患者:胡某某,男,32歲
初診:2023年6月10日
主訴:原發(fā)性高血壓10年,頭暈,服用降壓藥后,血壓145/95mmhg。
體征:舌紅苔薄黃,舌體胖大,脈沉細(xì)。
診斷:1眩暈 2高血壓
辯證分型:肝陽(yáng)上亢
治法:平肝熄風(fēng),清熱活血,補(bǔ)益肝腎
方藥:天麻鉤藤飲加減
天麻15g 鉤藤12g 石決明20g
鹽杜仲10g 川牛膝12g 桑寄生15g
黃芩10 益母草10g 首烏藤12g
梔子5g 茯神12g 玉米須5g
夏枯草12個(gè) 酒地龍10g
7付 水煎服 一日一劑分兩次服
二診:2023年7月1日
主訴:今復(fù)診,病史同前,血壓降至125/85,雙耳耳鳴,聽力下降,入睡困難,睡眠時(shí)間短。
體征:血壓120/85mmhg, 舌紅苔薄黃,舌體胖,脈沉細(xì)。
診斷:1高血壓。2眩暈
辨證分型:肝陽(yáng)上亢癥。
治法:平肝熄風(fēng),疏肝解郁,滋養(yǎng)安神
方藥:天麻鉤藤飲加減。
天麻15g 鉤藤12g 石決明20g
鹽杜仲10g 川牛膝12g 桑寄生15g
黃芩10g 益母草10g 梔子5g
夜交藤12g 茯神12g 玉米須5g
夏枯草12g 酒地龍10g 北柴胡10g
川芎15g 醋香附5g 煅磁石20g
敗醬草15g
7付 水煎服 一日一劑分兩次服
7劑后,血壓保持125/85mmgh范圍之內(nèi)。頭暈,耳鳴,失眠好轉(zhuǎn)。
分析:張景岳云"無(wú)虛不作眩,當(dāng)以治虛為主,而酌兼其標(biāo)。"高血壓多為腎精虧損,陰不斂陽(yáng),虛陽(yáng)上亢。故以天麻,鉤藤平肝熄風(fēng)為君藥,石決明平肝潛陽(yáng)鎮(zhèn)上亢之陽(yáng);鉤藤、夏枯草、黃芩可平肝熄風(fēng),清熱降壓;桑寄生、懷牛膝、杜仲補(bǔ)益肝腎,引血下行。如失眠多夢(mèng)加磁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