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又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類包括所有的動物或植物都需要依靠大地才能生存。自古以來,土地、領(lǐng)土的歸屬都是各國爭奪的焦點與核心。人與動物都要爭奪與保衛(wèi)自己的領(lǐng)地,因為我們需要依靠大地來供養(yǎng)!這就叫做“人法地”。
“地”同樣也需要依靠“天”來供養(yǎng),才能生生不息、綿延不絕。這叫做“地法天”。
什么是“天”?“天”應(yīng)該就是天空、空氣等。
試問什么生命可以離開空氣、離開氧氣?土壤需要空氣、樹木需要空氣、人類需要空氣、動物需要空氣、水中的魚兒也離不開空氣與氧氣!“天”高而清、大而遠、空而虛,人們可能都在無視它的存在,它卻又是萬物一刻也不可或缺的。
“天”又依“道”而行?!暗馈庇痔怀觥白匀弧保裱匀环▌t。
何謂自然?“自然”既全面,“自然”既平衡,平衡中又有進步。
宇宙自然既有序又無序,有序既平衡,無序既毀滅。
宇宙萬物如果在無序中不能趨于平衡,必然走向毀滅。
平衡可以被打破,趨于無序,但無序必需重歸平衡。
域中有四大:“道、天、地、人”,而“自然”凌駕于一切之上。
道分兩種:“道”和“常道”?!俺5馈奔醋匀挥篮阒?,無論人類存不存在,有沒有人理解,它都一直存在?!暗馈奔慈祟愃斫獾牡溃侨祟悓ψ匀蝗f物的理解與解釋。抱持這種理念就不難理解老子的開篇之意。
《道德經(jīng)》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可以這樣演繹一下:
老子說:“我所理解的道,可以講一講,但不是永恒之道。我所理解的道、我所書寫的道,也不是你們所理解的道。同一種道,一千個人會有一千種理解,但都不是全面的道。
比如我所寫的‘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這是我對一種道的文字表達,至于你們怎么理解,怎么解釋,那是你們的事,跟我無關(guān)。你們理解的是你們的,絕對不是我所理解的,也不是常道。
再比如‘小國寡民’,這是我對另一種道的表達,可能會有表達不當(dāng),但我已經(jīng)盡力了,你們理解的是你們的,跟我無關(guān)?!?/p>
常言道:“一千個人心中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很多事也是見仁見智,大家都是從道的一個方面去解釋,不是常道。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看誰對“道”認識更深、理解更準(zhǔn)確,這之中沒有裁判,無從比較。
“道可道非常道”,道理誰都可以講,但誰都不一定是對的。因此平衡最偉大,平衡中又有進步更偉大。
地球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平衡的、有序的,又是無序的!地球正是在平衡和無序的循環(huán)往復(fù)中不斷轉(zhuǎn)化和進步的。
地球從開始的簡單生命到高級生命,從最初的高含氧量到如今的較低含氧量,從以前的冰川世紀(jì)到如今的寒熱均衡分布,這些變化應(yīng)該都是經(jīng)過從平衡到打破,到再平衡再打破的不斷演化實現(xiàn)的。
人類最終不過是遵循自然之道,做到人地共存,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