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是賈府四千金中最小的一個,也是最孤獨的一個。
元春是長姐,《紅樓夢》故事的開篇,她便已經(jīng)入了宮,后來因為她成了貴妃,回家省親,才有了大觀園,有了一群女兒和寶玉在大觀園中的浪漫生活。彩世界注冊
迎春性格軟弱,連丫頭婆子們都能欺負(fù),后來被自己的父親賈赦嫁給了中山狼,千金之軀被當(dāng)成蒲柳,最終香消玉殞。
探春是庶女,最恨此生非男兒,精明能干,一點不遜色于其他姐妹。后來探春遠嫁,背井離鄉(xiāng),按當(dāng)時的價值觀是悲慘的,可按現(xiàn)在的價值觀,或許她是四個姐妹中結(jié)局最好的一個。
惜春最小,黛玉入賈府時第一次出場。那時的她,穿著和姐姐們一樣的衣服,“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后來的惜春,見識了繁華落寞,甘愿伴著青燈古佛,終了一生。
一、年紀(jì)最小,卻最老成
對于惜春的印象,是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賈母歡喜介紹惜春擅長繪畫,讓她畫出大觀園來。
黛玉入賈府時,還極小的女孩,恍惚間忽然長成了亭亭玉立的才女。她曾有過親熱拉著黛玉喚“姐姐”的時候,可更多的時候,她仿佛是一個旁觀者,看著賈府人來人往,看著你們熱鬧,守著內(nèi)心平靜。
她一直是冷淡的,就連抄檢大觀園時,丫鬟入畫跪地求饒,她也依然打發(fā)了出去。
入畫自小伺候她長大,只因私藏了哥哥的東西,被惜春當(dāng)成丟了她的“體面”。連王熙鳳都準(zhǔn)備輕輕放下這件事,卻不想惜春卻反常地將入畫趕了出去。這樣的絕情冷漠,并非她天生如此。
曾經(jīng)她哄著黛玉叫姐姐,和智能兒一起嬉鬧,也曾有過少女的嬌憨,可隨著年歲增長,她越來越老成,也越來越孤獨。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于惜春而言,她常常自己從熱鬧里退出,甘愿守著自己。
她的父親賈敬,從來只知道修道,哥哥賈珍,似乎也沒有對她多么關(guān)心。逢年過節(jié),惜春常在榮國府,可她,本是寧國府的孩子。
二、越長大,越孤單
于惜春而言,越是長大,越覺得孤單。
賈敬心里似乎從來沒有這個女兒,從來不曾關(guān)心過問,一心只想成仙。
她的年紀(jì),比賈蓉還要小,若是生在現(xiàn)代的家里,絕對是嬌慣著長大的小公主,可從未見過賈珍和尤氏對惜春的半點噓寒問暖。
除了在榮國府,她還能看見些許溫暖,寧國府里,有的只有客套的禮待。
人情冷暖,或許在惜春很小的時候,便已經(jīng)看盡了。
寧國府,從來都比榮國府要混亂許多。
當(dāng)一個人,從小成長在孤獨里,自然也能受得住孤單。
三、失望夠了,便甘愿孤單
抄檢大觀園,惜春說:“不但不要入畫,如今我也大了,連我也不便往你們那邊去了?!庇仁弦娤Т哼@么說,不僅不去安慰她,反而對著眾人說:“你們聽才一篇話,無緣無故,又不知好歹,又沒個輕重。雖然是小孩子的話,卻又能寒人的心?!?/p>
可寒了人心的,哪里是惜春。
大家似乎忘記了她還是個孩子,忘記了她是怎樣長大,忘記了她是如何從溫暖便到寒冷。連探春都說她“孤介太過,我們再傲不過她的”。
不是沒有想過合群,可去榮國府,惜春只能感受到眾人的禮待,看不到那深入人心的親近。
黛玉有賈母細心呵護,她長在身邊,仿佛失去了那份天然的憐惜,反而備受冷落。
她愛畫,畫畫也是一個孤單到了極點的事情。一副大觀園的圖,想要完成繪制出來,也得兩年的時間。于惜春而言,比起和眾人寒暄,她或許更愿意與畫相伴。
人情冷暖,看透了,便真的只是那么回事了。
“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
惜春見到了三位姐姐的結(jié)局,也感慨世事無常,不僅想干脆就這樣守著孤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