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徐莉,家有大寶4歲,小寶1歲。老公一人的工資養(yǎng)全家有壓力,不得不讓家里老人搭把手,徐莉出去找份工。
盡管有孩子奶奶搭把手,她依然覺得自己每天像陀螺一樣,忙得團團轉。
天微亮就必須起床,做早餐,送大寶去幼兒園,然后去上班。下午,接孩子,婆婆煮飯菜,她陪孩子玩,喂孩子吃飯,收拾廚房,洗衣服,和大寶復習幼兒園學習的內容,給兩孩子洗澡,然后一個個哄他們睡覺。
忙完這些,基本已經(jīng)是晚上10點了。她才有空去沖涼,當她想和老公說說話時,他永遠拿著手機玩。
徐莉無數(shù)次提醒自己:我不能要求老公既賺錢養(yǎng)家,又要體貼顧家。
可每次看到他掃把倒了、孩子摔了也不扶,就心有不甘:我也要上班呀,我也很累呀。
她想叫老公幫個忙,得到的總是這樣的回答:我上班累死了,你就別吵我了行不行?
結婚后,所謂的愛情,早就在鍋碗瓢盆里消失不見了。老公早就不再對自己說“我愛你”,取而代之的是“你煩不煩???”
當初那個說愛她疼她守護她的男人,和眼前這個只會吼她罵她無視她的男人,天知道居然是同一個人。
徐莉開始覺得,有沒有老公,好像都一個樣,自己就是網(wǎng)上說的“喪偶式婚姻”。
喪偶式婚姻,喪掉的究竟是什么?
是責任感。
相對于戀愛,婚姻多了一份責任,需要對愛人負責,對孩子負責,對家庭負責。
可是,有一類中國家庭的男人,還沒有意識到角色身份的轉變。
家,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一個睡覺的地方。
他們對朋友熱情友好、談笑風生,對老婆冷若冰霜,有矛盾就變臉,出問題就逃避,別說卿卿我我,能正常說幾句話就不錯了。
不合格的丈夫,往往也是不稱職的父親。
很多爸爸下班回家就喊累,除了吃飯就是玩手機,喂孩子吃飯的是媽,幫孩子洗澡洗衣的是媽,輔導孩子的是媽,帶孩子看病的還是媽。
媽生媽養(yǎng),爸呢?缺位了。
叫他陪伴孩子,注意力卻在麻將桌上、手機屏幕上,哪里有高質量的陪伴?
每個月按時交工資,就覺得盡到了家庭的責任,這爹也太好當了吧!好像一張工資卡就解決所有問題。
孤軍奮戰(zhàn)的媽媽,該怎么辦呢?
要讓丈夫歸位。
但如果沒有恰當?shù)姆椒ㄈヒ龑В瞧拮拥囊宦暵晠群?,很容易變成丈夫耳中的一次次抱怨。結果只能造成夫妻間更大的隔閡。
父位缺失,對下一代和全民族的危害,不容小覷。
我們應該鼓勵爸爸多多參與家務事。“會煮飯的男人很帥”“會帶孩子很棒”“會做家務很了不起”。
為了避免變成“喪偶式婚姻”,正確引導丈夫歸位,我們給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1.明確職責范圍,越早越好
隨著社會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tǒng)婚姻模式已經(jīng)不太適用,畢竟大部分男人的工資是養(yǎng)不起一大家子的。很多女人既要賺錢養(yǎng)家,又要負責家務和娃。
所以,想要使得自己在婚姻中角色獲得平衡,你們要盡早明確各自的職責范圍。
比如,當女方買菜燒飯的時候,男方就要洗碗拖地;當女方接送孩子的時候,男方就要給娃講故事洗澡。
在結婚初期,就要制定有效可行的規(guī)則,做到了有獎勵,比如給對方按摩呀,給對方準備小驚喜呀之類的;
沒做到,就小懲罰,比如罰對方洗碗呀之類的。注意哦,懲罰不能太嚴,不然會打擊積極性。
2.拒絕當“超人媽媽”
有一部分女人的喪偶式婚姻,完全是自己慣出來的。
她們依然有很傳統(tǒng)的思想,認為愛一個人,就是要答應他所有的要求,給他洗衣做飯,生娃帶娃,她把自己活成一個人人都夸的賢妻良母。
可是,你想過沒有,你把什么家務活都做完了,男人做什么呢?久而久之,男人就認為你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反正你自己可以做,我為什么還要做?
反正我怎么做你都會嫌棄,我為什么還要做?
作為女人,我們要在男人面前,把自己柔弱的一面展示出來。
就算是一個人能換的燈泡,也要讓男人參與進來。給他傳遞一種“你很重要,我需要你”的感覺,這對他而言,是一種價值的認可。
有個委托人,她老公大男子主義很嚴重,認為家務活就是女人的事。我們就教她這樣和老公說話:
老公,我頭好暈,今天你煮飯好不好?我知道我老公最棒的,不會拒絕我的。
當她用可憐兮兮的小眼神望向老公時,她老公沒有像以往那樣嫌棄她,而是囑咐她好好休息,然后默默地走進了廚房。
飯煮好之后,她開心地抱著老公不撒手,說“幸虧有你,有你真好”,然后給他一個香吻,她老公一個大男人,愣是臉紅到脖子根。
媽媽不是十項全能,爸爸也不能只要求他們重在參與。
如果爸爸能把花在牌局、酒局、手機游戲的時間,分一點點給媽媽和孩子,那媽媽的怨氣不會那么大,孩子也能體驗到和父親相處的快樂。
3.遇事不指責
從戀愛到婚姻,我們多少會有不適應的地方。
面對家庭日常的瑣事,或者突如其來的變故,我們會不厭其煩,會不知所措。
如果我們總把壓力轉移給對方,抱怨對方,指責對方,那只會得到對方的反駁和還擊。
我們的人生,總有一些事是我們無法掌控的。有一些事情,我們是無法改變的,他的出生,他的家庭,他的工資等等,這些事情,很難變成我們理想的狀態(tài)。你不管怎么抱怨,也沒有用的,只會惡化你們之間的關系。
但有一些事情,是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和心態(tài)慢慢變好的。
當他把小禮物送給你,看到你的微笑,聽到你的愛意,而不是“XX老公送老婆一輛豪車,你給我什么破玩意兒!”
當你把孩子交給他,是鼓勵,是信任,而不是“這么簡單的事都做不好,我要你有什么用?”
當他主動把家打掃一遍,你感恩,你溫柔,而不是“地都拖不干凈,走開,別礙手礙腳”
你會發(fā)現(xiàn),你們的關系正在慢慢地改變,他會發(fā)現(xiàn)這個家也有他的一半,他會逐漸看到你的付出,也慢慢會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來。
一個幸福的家庭,每個人都要盡到自己的職責,每個家庭成員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敷衍,不搪塞,不指責,互相體諒了,負責任了,問題就少了。
我想,只要你方法得當,一步步慢慢引導,男人的責任感被激發(fā)后,實現(xiàn)家庭里的自我價值,“喪偶式婚姻”將不復存在。
希望每個在婚姻圍城里苦苦掙扎的女人,能夠披荊斬棘,一往無前,達到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