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雷霆玉樞寶經),撰人不詳,約出于北宋末或南宋。該經以“雷聲普化天尊”,道教的最高雷神為中心,闡述“至道”之理,人之“氣數(shù)”,以及消災解厄之法。此為明萬歷四十七年刊經折裝本
經文闡述“至道”與“氣數(shù)”,稱:“道者以誠而入,以默而守,以柔而用。用誠似愚,用默似訥,用柔似拙。夫如是,則可與忘形,可與忘我,可與忘忘”。又曰:“惟其忘而不忘,忘無所忘,無可忘者,即是至道”。認為人稟受不同謂之氣,智愚清濁謂之數(shù);數(shù)系乎命。氣系乎天。學道之士若為氣數(shù)所囿, 天命所梏,則不得真道。又述消災解厄之法。謂凡遇三災九厄,可依法持誦經文,若默念普化天尊之號,即有諸神消災解厄;若歸命此經,可以長生。
歷經明清二朝,該經書為道教、儒教,以及三教合一觀點下,用于自我修煉的群眾特別推崇。至今,玉樞經仍被吟誦和演出,存在于許多道教科儀體系之中。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上天神霄府九宸大帝之一,是總司五雷,普化群生,賞善罰惡之神。神霄玉府,左有玉樞五雷使院,右有玉府五雷使院。玉府前有三十六面雷鼓,由三十六位天神主管。凡行雷之時,天尊親擊本部雷鼓一下, 雷公雷師即興發(fā)雷聲。玉,形容地位尊貴,樞,表示關鍵樞紐。玉樞為天庭職掌雷霆生發(fā)、賞善罰惡的機構?!队駱袑毥浖ⅰ罚骸坝裾?,寶中之尊貴也。樞者,天之樞紐也。雷霆者,天地之樞機…玉樞之經,乃天府之雷文也。如有不順之人,當制心斬首,皆在雷司之主令也”“凡世間亢陽為雪,風雨不時,干戈妄動,饑饉薦臻,皆請命玉府,經由玉樞,大布分野。兼判三司將兵三界鬼神功過,匡濟黎民,應雷霆諸司院府并佐玉樞之令,稟聽施行”。(介紹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