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搜索外星文明經歷非常有意思,首先是從外星文明發(fā)出無線電信號這個角度去搜索外星人,后來在搜索半個多世紀發(fā)現毫無效果,轉而去搜索外星人的老巢,可能存在宜居條件的行星,那么兩者可能存在外星文明的概率上,是否有增加呢?
人類搜索外星文明的簡史
其實天文學家搜索外星人,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葉,那個以為火星上存在運河和火星人的歷史我們就不多說了,還是介紹些大家感興趣的資料!
真正搜索外星人要從德雷克開始說起,是他先想到用射電望遠鏡來搜索外星人信號,還提出了一個德雷克方程來計算宇宙中可能存在的生命,而且他還忽悠了一大幫科學家相信他的公式是普適的,可以評估出銀河系中存在無數的文明,組織了大家都來尋找外星人,這就是SETI計劃
因此在他主持升級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之后,就向2.5萬光年外的M13球狀星團發(fā)射了一個蓄謀已久的“阿雷西博信號”,這個信號以非常巧妙的方式包含了數字已經人類DNA和地球位置等等詳細信息,這在后來引發(fā)了超級討論,很多科學家都認為向外星人發(fā)射信號的METI行為無疑是找死,因此后來天文學家制定出搜尋外星人的規(guī)則
如果要接收信號,那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但如果要發(fā)射信號,那很抱歉,請不要這樣自私的操作,將地球文明葬送在好奇害死貓的邏輯中。
阿雷西博信息
再后來METI行為消停了很久,SETI計劃有了個大突破,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大耳朵射電望遠鏡收到了一個著名的“WOW”信號,非常疑似智慧文明發(fā)送,但沒有收到重復信號,此后分析可能受激的氫分子云所發(fā)射!
但此后SETI計劃再無激動人心的發(fā)現,倒是METI(主動發(fā)射信號)的行為此起彼伏,分別在1999、2001、2003發(fā)射了宇宙呼喚1、青少年信息和宇宙呼喚2三個信息,目標是32-69光年外的幾顆恒星,最先抵達的是宇宙呼喚2,目的地是仙后座HIP4872,時間2036年4月份!
但在2017年時又發(fā)射了一個信號,2017年10月16日,10月17日和10月18日三天時間內,挪威特羅姆瑟歐洲非相干散射科學協(xié)會的32米口徑射電望遠鏡,向系12.36光年外的GJ 273星系重復發(fā)送了三次,包括33個簡短音樂作品,科學和數學教程,當然也包含太陽系和地球在銀河系中的位置!不過最近的接收對象也要在2030年能被對方收到,2042年左右我們就能收到回音!
不過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NASA在支持SETI計劃上的資金就越來越少,SETI計劃也開始尋求公眾的捐款,另外SETI計劃為檢索射電望遠鏡接收到的信息,開發(fā)了一個SETI@HOME的計劃,利用PC空閑時間的資源來下載分析資料再回傳!再后來漸漸有些銷聲匿跡,想來也是科學家明白了外星人可能并會用無線電來通信!而且即使有,也不會用燒穿自己的功率向宇宙發(fā)射信號。
SETI@HOME工作時的界面,是不是很酷?
系外宜居行星搜索
最早的系外行星其實在上世紀就發(fā)現了,亞歷山大·沃爾茲森與戴爾·費雷歐在1992年發(fā)現脈沖星PSR B1257+12旁有著系外行星,其外圍兩顆行星質量皆為地球的4倍左右,這就是第一顆超級地球,但真正可能宜居的超級地球,卻要到2007年才有所突破!
PSR B1257+12的系外行星示意圖
2007年4月,斯特凡·烏德里所領導一支根據地在瑞士的團隊,宣布在格利澤581周邊宜居帶邊緣發(fā)現兩顆超級地球,表面可能存在液態(tài)水,質量大約是地球的5倍。
2009年12月,MEarth計劃大衛(wèi)·夏邦諾等人發(fā)現一顆名為GJ 1214 b的超級地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2.7倍,它很可能處在恒星格利澤1214的宜居帶上,表面可能存在液態(tài)水!
2011年12月5日,NASA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發(fā)現第一個位于類太陽恒星適居帶的太陽系外行星,該行星名為開普勒22,直徑為地球的2.4倍,表面可能存在液態(tài)水!
......
最著名的超級地球:開普勒452b
這是NASA在2015年7月23日公布的一顆超級地球,它距離地球約1400光年,圍繞G型主序星開普勒452運行的一顆行星,直徑大約比地球大60%,公轉周期385天,僅僅比地球的一年多20天而已,在當年的熱榜上,這個超級地球占據了很久!
但它和地球相似指數只排到了第六,那么第一是誰呢?KOI-4878.01,距離地球約1075光年,質量、半徑、表面溫度、軌道半徑與地球非常相似,兩者相似指數達到了98%,可謂是孿生兄弟!
距離最近的超級地球
2020年1月上旬,TESS望遠鏡發(fā)現了一顆系外行星TOI 700 d,距離地球只有101光年,直徑比地球略大,母星是一顆M型紅矮星,它處在宜居帶的熱邊緣,也就是說它仍可能是宜居的!
這些超級地球上可能存在生命嗎?
盡管天文學家想象外星生命形式時腦洞開得很大,但在搜尋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行星時卻非?,F實,首先就要有液態(tài)水,否則就免談!其實這并不是天文學家缺乏想象力,而是現實逼迫的,因為科學家只在地球上發(fā)現了生命,金星和火星上都沒有發(fā)現,所以科學家也很現實!
這些行星上可能存在液態(tài)水,一般的資料中都會如此說明,但這個前提只是該天體存在于恒星的宜居帶內,但事實上火星也在宜居帶,也存在水,但卻不存在液態(tài)水,假如比鄰星方向的外星人在發(fā)現太陽系有3顆行星處在宜居帶內(金星、地球和火星),那么他們可能認為這三顆行星都可能宜居!
但事實上只有一顆地球宜居!因為人類是通過凌星法和徑向速度法兩種方式觀測,再加計算得到的結果,實際上并非100%肯定,甚至都可能不存在這顆行星,因此存在的不確定性因素非常大!
如果超級地球和地球條件一樣,能誕生出生命嗎?
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但能不能和人類同等級就不好說了!因為一個文明的發(fā)展,必須要求母星非常穩(wěn)定,不會時不時的來一次超級耀斑,附近也不會超新星爆發(fā),而生命發(fā)展的可能性就更加不確定了,比如從氨基酸到蛋白質,這個看起來非常簡單的東西,實際上復雜到只有億億億億分之一的成功概率都沒有,因為蛋白質少則有幾百個氨基酸組成,多則上千個,還不能出錯,你說這可能性有多低?
因此我們找到的外星人,也許還停留在基本生命狀態(tài),也可能停留在生命大爆發(fā)時代,更有可能停留在茹毛飲血的時代!那么有某群外星人比我們先進的可能嗎?當然有啦,不過不是我們找他們,而是他們來找我們啦!
因此找到超級地球,只能說人類找到外星人的步伐又向前了一步,但什么時候能找到外星文明,科學家也只能表示呵呵!
人類是被圈養(yǎng)的嗎?
往往在搜尋外星人無果的情況下,就會提出各種否定自我的問題,事實上我們要知道宇宙是有著138億年悠久的歷史,所以啥啥事情都有可能發(fā)生!那么問題來了,會不會有一些外星人早已發(fā)展到神級文明,然后不斷在宇宙中播種呢?
麻省理工學院的約翰·鮑爾在1973年發(fā)表的論文稱,外星智能生命可能在宇宙中到處都有分布,他們沒有與人類互動是因為他們把人類當成了動物園!2016年時動物園假設的支持者喬西·赫拉對此進行了解釋,他認為外星生命是存在的,他們非常先進,但卻不想與我們接觸,原因要么是不想影響人類生活!
劉慈欣在《贍養(yǎng)上帝》就提出這個好玩的問題,這些上帝在很久以前在地球上播撒了生命,但現在他們已經太依托AI,所以當這些AI設備無法自我維持時,他們的生活就陷入了困境,只能尋求人類的幫助!
外星人怎么做到對人類無感隔離?
很多朋友可能會懷疑,外星人如何隱藏自己?在宇宙中如何做到無線電靜默?其實答案很簡單,距離就是屏障,以人類現在看起來很發(fā)達的科技,但其實對4光年外的文明正在發(fā)生核戰(zhàn)都不知道,盡管種花家曾經計算過多大的核彈爆炸能讓哈勃感知,但哈勃忙得很,哪有時間老盯著比鄰星看呢!
還有一個就是維度隔離,比如人類就像生活在一個長寬高都無限的三維空間中,人類探索了整個宇宙,然后告訴民眾,宇宙中只有地球有文明,其他一無所有!好吧,這個結論就像一條金魚搜索了整個魚缸,然后告訴它的朋友這個世界上就只有你我!
殊不知空間還可能存在更高的維度,這個宇宙只是高維宇宙的一部分,或者我們的宇宙本身就是高維的,因此在了解更高維度之前,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是不全面的,所以即使現在外星人像觀察金魚一樣觀察人類,我們也不知道!
這些腦洞思維確實非常有趣,但卻存在一個巨大的漏洞,那就是外星人是不是有更高級的文明圈養(yǎng)的呢?甚至是不是更更高級文明的超級電腦中的一個程序呢?就像人類的宇宙沙盒游戲一樣!對于此類問題,這個理論無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