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假設,也是很多朋友心中設想過的一個話題,假如6500萬年前小行星沒有撞擊地球,恐龍是否仍然會是地球上的霸主?還是人類依然會逆襲成功?這都是充滿變數(shù),我們從地質史上的生命演化進程角度來做個簡單分析。
6500萬年前恐龍幾乎在短的時間內就從地球上消失,留給我們的唯有相應地質年代的化石,而在此之后恐龍已經杳無音訊!有朋友猜測恐龍也許發(fā)展出了高級文明,制造宇宙飛船飛走了,這當然是一種非常可愛的解釋方式,但科學卻不允許這樣拍腦袋和開玩笑!
上世紀七十年代晚期,墨西哥灣從事石油勘探的工程師發(fā)現(xiàn)了一個環(huán)狀地形,后經過調閱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陸地上也有一個半圓形地形,兩者一起構成了一個直徑180千米的怪異環(huán)形。
八十年代初期亞利桑那大學的認為這是一個隕石撞擊坑,并且在K-T界面找到了高含量的銥沉積以及玻璃隕石的風化物質,結合大規(guī)模的環(huán)狀地形與K-T沉積線,基本判定在白堊紀和第三紀交接時期,發(fā)生過一起超級隕石撞擊事件!
恐龍最早從三疊紀開始出現(xiàn),歷經侏羅紀以及白堊紀,到與第三紀交接的白堊紀晚期,歷經約1.6億年,體型越來越龐大,恐龍家族規(guī)模也在迅速擴大,到了白堊紀晚期,地球上到處都遍布恐龍的足跡,但小行星的撞擊迅速改變了地球氣候條件,只有部分恐龍可能死于小行星直接撞擊,但更多的恐龍是在未來的數(shù)年內逐漸死去,因為巨大的撞擊揚起的塵埃和次生火山噴發(fā)事件導致氣候劇變,最終體型龐大的恐龍無法適應這種劇變而滅絕,只有小型化成功的部分恐龍幸存而演化成鳥類。
但也有另一種說法認為恐龍可能印度外海一顆小行星撞擊導致的火山噴發(fā)而滅絕,因為從時間上來評估,那次撞擊導致的火山噴發(fā)前后時間比較能對應。不過不管是哪次,都是小行星撞擊+次生的超級火山噴發(fā)事件所致。
其實大型恐龍應該很難在地質史上延續(xù)太長時間,恐龍能從三疊紀開始,歷經侏羅紀到白堊紀,當時的氣候條件是關鍵,溫暖濕潤,食物充足,這是所有動物的天堂,而且恐龍很好的避開了二疊紀和三疊紀之間的一次大滅絕事件。
但超級體型的動物往往不能延續(xù)太久,因為在它們對這個要求太高,比如地質史上最龐大的動物易碎雙腔龍,它只生存與1.5億年至1.45億年前的晚侏羅紀。在其他恐龍仍然在蹦踏的情況下,它就已經滅絕了!
因此從6500萬年后出現(xiàn)的滅絕性事件對恐龍的威脅會非常大,我們可以來盤點下除了耳熟能詳?shù)奈宕螠缃^事件外,還有哪些可能會導致恐龍滅絕的事件!
從6500萬年后比較大的滅絕事件分別是2300萬年前的中新世滅絕事件和530萬年前的上新世-更新世滅絕事件,還有258.8萬年前的第四紀滅絕事件。
這三次事件中,無論哪次可能都會造成恐龍大規(guī)模滅絕,但具體規(guī)模如何我們很難了解,但憑恐龍沒有毛發(fā)的身板是很難熬過冰川期這種全球性寒冷氣候的,比如第四紀冰川期,時間從258萬年開始,規(guī)模遍及赤道地區(qū),時間跨度百萬年的冰川期,恐龍是很難挺過來的!
恐龍要歷經漫長時間熬到現(xiàn)代,那么小型化、長出毛發(fā)、穴居都是必須的,但變成這個樣子還是恐龍嗎?就像很多朋友認為鳥類不是恐龍一樣,但事實上鳥類就是從恐龍演化而來,因為在恐龍和鳥類之間的恐龍化石很清晰的表明了兩者之間的關系,但恐龍不演化又不可能適應各個時代,最終還是要滅絕。
恐龍演化的終極可能是什么?這個是個很好的話題,上文說了恐龍不改變仍然是滅絕,而演化成鳥類的恐龍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而且鳥類在全世界超過一萬種,遍布北極南極以及高原赤道的,天空和地面以及水面都是他們勢力范圍,相信各位應該會感嘆一句,鳥類也許是地球上進化最成功的一個物種。
因此恐龍終極演化成文明之路需要哪些改變呢?也許我們可以參考人類的演化過程,有幾個關鍵節(jié)點:
陸生動物:未來方便生火
直立行走:解放雙手,制造工具
群體行動:群體適合種族延續(xù)
這是最基本的三個要求,恐龍滿足兩個條件,但要滿足第二個條件是很難的,人類祖先在非洲大陸上習慣了樹上生活,為什么會下地生活有一個超級喪氣的歷史,因為人類的祖先南方古猿在和倭黑猩猩祖先競爭的時候敗北了,不得不從樹上下地到地面生活,這直接導致了人類直立行走進步,繼而解放出雙手,得以鍛煉雙手制造工具,但最終的意義并不在此,因為工具的制作伴隨著大腦的發(fā)育,這兩者是互相成就的,因此人類得以快速發(fā)展就在于此,而另一個決定性因素就是火的利用,而跟恐龍的對決中,還沒有到用火的程度。
但恐龍一直都在地面上,沒有直立行走的需求,而且恐龍有快速奔跑以及尖牙利齒,也有強大的力量,生來就是頂級掠食動物,而對于這種模式,可以參考地球上頂級掠食者老虎獅子以及豹的演化道路,似乎我們根本看不到它們的文明之路,因為距離實在是太遙遠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恐龍走向文明是很難的,即使小型化成功恐龍也僅僅是走向了鳥類,但鳥類并沒有誕生鳥人,這點也許大家都沒想到,盡管它們可能是進化最成功的物種,但它們仍然會在人類的鐵蹄之下顫抖,不過我們要的不是這個效果,而是要保護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