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維潤賽潤資訊公眾號
呼吸道感染是由致病微生物入侵呼吸道并進行繁殖所致的疾病,可分為上呼吸道與下呼吸道感染,其中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為喉部以上部位的感染,例如急慢性鼻炎、喉炎與咽炎;下呼吸道感染為喉部以下部位的感染,包括急慢性氣管炎、急慢性肺炎、支氣管炎。研究發(fā)現(xiàn),上呼吸道感染以病毒為常見病因,少數(shù)由細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則由細菌、病毒、衣原體、支原體、軍團菌等微生物所致。
據(jù)WHO報告,下呼吸道感染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傳染病,是引起死亡的第四大死因,2019全球近260萬人死亡。據(jù)研究報道,2019年上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病率高達52.0-128.2/10萬。由此可見,呼吸道感染依然是全球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
呼吸道感染可以誘發(fā)諸多疾病,加之臨床癥狀各有不同,相同病原體能夠導致多種疾病,而一種疾病也可能由諸多病原體所致,所以及時明確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體類型,對于進一步診療工作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fā)布了一項來自106個城市、277家哨點醫(yī)院和92個參考實驗室,歷時11年的呼吸道傳染病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在完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動監(jiān)控網(wǎng)絡的同時,確定引起中國人群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及其流行病學特征。
一、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一)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陽性率
在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有34.8%的患者至少感染一種病毒且呈陽性。其中兒童的感染率最高。見表1。
在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住院患者的陽性率高于門診陽性率。見表2
(二)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譜
在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8種病毒中,排前五的依次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見表3)
1、不同年齡組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譜
2、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疾病類型
在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8種病毒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肺炎的占比最高,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次之。
非肺炎類型的疾病中,流感病毒占比最高,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次之。
二、細菌性感染
(一)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的陽性率
在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有22.8%的患者至少感染一種細菌且呈陽性。其中以兒童的感染率最高。(見表6)。
在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住院患者的陽性率高于門診陽性率。(見表7)。
(二)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譜
在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9種細菌中,排前五的依次為肺炎鏈球菌、肺炎支原體、流血嗜血桿菌、肺炎克雷伯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見表8)。
1、不同年齡組的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病原體譜
在引起兒童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的9種病原體中,肺炎鏈球菌的占比最高,流血嗜血桿菌、肺炎支原體、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桿菌次之。在成人和老年人群體中,肺炎鏈球菌也是引起的細菌性呼吸道感染占比最高的病原體。而引起學齡前兒童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中,肺炎支原體占比最高,高達56.7%。(見表9)。
2、細菌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疾病類型
三、混合型感染
在混合型呼吸道感染中,肺炎鏈球菌和肺炎支原體混合感染的占比最高。其他混合型感染包括:
肺炎鏈球菌+鼻病毒;
嗜血流血桿菌+鼻病毒;
肺炎鏈球菌+嗜血流血桿菌;
肺炎支原體+腺病毒;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 ...
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