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為何劉邦一見"商山四皓",便知太子廢不了了?

          漢高祖十一年(前196),淮南王英布造反,劉邦想派太子劉盈領(lǐng)兵前去平叛。

          劉盈身邊的四位老者聽聞這個消息后,立即向呂釋之警告說:

          太子從未上過戰(zhàn)場,而英布卻是久經(jīng)沙場的老將,況且讓太子統(tǒng)率老將,無異是讓羊統(tǒng)率狼,太子出征有功也無益于名位,無功可就要被廢掉了。

          呂釋之嚇得渾身直冒冷汗,不敢遲疑立即轉(zhuǎn)告了妹妹呂后。

          呂后也嚇得不輕,此前劉邦就有廢掉劉盈,改立戚姬之子劉如意為太子之意,

          關(guān)鍵時刻,還是元老周昌站了出來,

          口吃的他急得大喊“臣期、期知其不可”、“臣期、期不奉詔”,劉邦被周昌口吃的模樣逗笑了,廢立子之事,也就暫時作罷了。

          事后呂后當(dāng)眾向周昌下跪叩謝了他的大恩,

          但她知道,只要定陶美人戚姬抹眼淚,丈夫劉邦就很容易被打動,

          如今又聽說丈夫想讓兒子去打英布,莫說劉盈輸了可能會被廢掉太子之位,甚至可能再也回不來了,

          她急得眼淚都流出來了,匆匆前去勸說劉邦改變主意:太子年幼統(tǒng)帥不了叔伯輩的老將,皇上雖然有病,還能勉強坐上馬車,還是自己去吧!

          呂后哭天抹淚地說了一通,氣得劉邦大罵:這孩子本來就沒用,還是老子自己去吧。

          可等到第二年英布叛亂平復(fù)后,返回長安的劉邦又重提廢太子之事。

          盡管朝臣群起反對,但這次劉邦似乎是鐵了心要廢掉劉盈,

          他在討伐英布時被流矢射中,回來后病情不見好轉(zhuǎn),反而愈加嚴(yán)重,也就愈想另立太子。

          張良見勸諫無效,便托病不理事了,

          最后還是太傅叔孫通以死力爭,劉邦這才作罷,不過還是想換太子。

          正在呂后母子情況不妙的時候,在一次宴會上,四位老者跟著太子劉盈隆重出場了。

          四人的年紀(jì)都八十好幾了,須眉皓白,儀態(tài)雍容尊貴,

          劉邦覺得奇怪,于是就問他們是誰,四人上前自報家門,

          劉邦大吃一驚,這才知道原來他們就是自己數(shù)次征召而不得的“商山四皓”。

          宴席結(jié)束之后,劉邦目送四皓簇?fù)碇舆h去,終于放棄了廢太子的打算。

          他指著商山四皓給戚姬看著,并且說道:

          我想換太子,可有這四人輔佐他,看來羽翼已成,難以動搖了,

          呂氏真的是你的主宰者了。

          戚姬聽后不但絕望而且恐懼,她又流著眼淚乞求劉邦,

          然而劉邦沒買賬,他當(dāng)然知道這個決定對戚姬母子意味著什么,可他已經(jīng)無力改變,

          高歌數(shù)曲后就起身離開了,獨留戚姬一人哀嘆流淚。

          商山四皓何許人也?

          為何劉邦一見他們,便知劉盈羽翼已豐,又為何認(rèn)定戚姬的命運將由呂后掌控?

          “商山四皓”何許人也?

          其實歷史上有不少人,即使你搜羅大量文獻史料,都找不出他們究竟有過什么表現(xiàn),可卻備受后人推崇,

          比如春秋時代的介之推,在晉文公落魄時曾把腿上的肉割下一塊煮成湯讓他充饑,這份忠心被后人稱贊至今;又如戰(zhàn)國時代的王斗,當(dāng)面指責(zé)齊宣王太虛偽;

          而“商山四皓”也是介之推、王斗這樣的人物,

          翻遍史料也找不出他們有什么著作或成就,只能得到個信息——

          他們是秦朝末年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里季吳實、甪里先生周術(shù)。

          四人因不滿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的暴行而隱居于商山,“皓”指隱士。

          后人覺得他們不畏秦法酷嚴(yán),隱居山林潔心養(yǎng)志,德高天下是了不起的人物,據(jù)《魏書·地形志》記載,南北朝時期咸陽郡、上洛郡還立有“四皓祠”,可見四人在后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亦可知四人在漢初是極具名望的,否則劉邦也不會多次去請他們出山了,

          不過四人拒絕了劉邦的征召,根本就不搭理此事。

          那么,像“商山四皓”這類隱居山林的高人賢士,拒絕劉邦多次,又為何被呂后請出山了呢?

          我們先說說當(dāng)時呂后的境況。

          呂后與戚姬,勢同水火

          皇帝的后宮,群芳爭奇斗艷,妻妾之間爭寵吃醋之事更是不勝枚舉,

          在劉邦的后宮中,登峰造極者莫過于呂后,跌落云端者莫過于戚姬。

          至今人們提起呂后,最先想到的是她的狠辣,

          然而早年的呂后還是稱得上賢惠的,她為了劉邦歷盡艱辛,九死一生。

          呂雉嫁給劉邦的時候,劉邦只是沛縣的一個小小亭長,一窮二白是既好酒也好色,還帶著一個非婚生的兒子劉肥,

          當(dāng)時呂雉一家剛剛從單縣遷居到沛縣,

          因呂雉的父親呂公與沛縣縣令是知交好友,呂公過生日,沛縣官吏富民聽到消息紛紛前去拜會,

          劉邦自然也不想放過這樣的好機會,厚著臉皮虛報了一張“賀儀一萬錢”的拜貼,

          就這樣堂而皇之地混進了壽宴,旁若無人地談笑風(fēng)生,

          呂公一見劉邦,頓時被他“隆準(zhǔn)龍顏”震驚,當(dāng)即就決定將女兒呂雉許配給劉邦為妻。

          劉邦娶了富家小姐呂雉后,仍然不改浪蕩本色,三天兩頭不見人影,

          家中全靠呂雉一人支撐,

          誰料沒過多久,劉邦因私自放走了刑徒,畏罪潛逃進了芒碭山里,

          官兵們找不到劉邦,就將呂雉當(dāng)成替罪羊抓進了大牢,吃了不少苦頭。

          后來趕上陳勝吳廣起義,沛縣縣吏蕭何、曹參也想起事,安排屠夫樊噲去尋找劉邦,

          劉邦回到沛縣后使計殺死了縣令,自己領(lǐng)著沛縣子弟揭竿而起,興兵反秦。

          這年劉邦48歲,呂雉34歲。

          又過了兩年,劉邦與項羽決裂打了起來,倒霉的呂雉和公公劉太公一起成了項羽的俘虜,

          直到楚漢兩家劃界之后(公元前203年),項羽才放了劉太公和呂雉,

          到此時呂雉已經(jīng)被關(guān)了兩年多,

          可以說呂雉嫁給劉邦后,不是走在操勞家務(wù)的路上,就是走在坐牢的路上,沒能過多少安穩(wěn)日子,

          而她如今最擔(dān)心的是一雙兒女,

          好在回到漢營后看到兒女安然無恙,她的內(nèi)心總算是安穩(wěn)了下來。

          然而,當(dāng)她看到劉邦身邊一名新寵的時候,團圓的喜悅瞬間就減淡了不少,

          她沒想到,自己百死一生的時候,丈夫依然不改風(fēng)流本性。

          劉邦的新寵便是戚姬,呂雉覺得“新”實屬因為她陷于敵境太久了,

          對漢營內(nèi)的所有人來說,他們對這位年輕貌美又能歌善舞的夫人再熟悉不過了,

          甚至不少人都不認(rèn)得劉邦的正牌妻子呂雉,反而一直以為戚夫人就是正妻。

          這位戚姬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燈,她沒想到呂雉會活著回來,

          自己這個冒牌正妻要火速讓位了,

          如果說剛開始時她只是出于妒忌而爭風(fēng)吃醋的話,那么劉邦于公元前202后稱帝天下之后,

          戚姬的內(nèi)心就開始翻騰了,她多么希望自己能被封為皇后,這樣自己的兒子劉如意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成為嫡子爭奪皇位了,

          讓她失望的是,劉邦稱帝后(公元前202年)依然將發(fā)妻呂雉封為了皇后、劉盈立為了太子,當(dāng)然這可能是念及夫妻情分,也可能是因為是呂家的功勞,

          戚姬只是一個尋常的婦人,又如何能猜透這里面的彎彎道道,

          在她看來只要離間劉邦夫婦的感情,自己日后就能當(dāng)上皇太后來號令天下。

          因此,她不止一次地擺出委屈巴巴的樣子,日夜向劉邦涕泣,想來沒少給劉邦下眼藥,

          在戚姬不懈地“努力”下,劉邦終于同意了,

          呂雉母子與戚姬母子之間的一場奪嫡之戰(zhàn),也即將拉開帷幕。

          劉邦的心思

          劉邦一生共有八個兒子,劉盈排行第二,母為劉邦的原配夫人呂雉,

          劉邦的庶長子叫劉肥,因其母曹姬是劉邦的外室,故不能立為太子。

          所以,呂雉的兒子劉盈順理成章地被立為了太子,

          然而劉盈的太子之位坐得并不穩(wěn)定,劉盈為人仁弱,劉邦認(rèn)為他不像自己,再加上戚姬哭功了得,

          劉邦幾次三番想要廢掉劉盈,立深得他喜愛的戚姬之子劉如意為太子,

          此外,當(dāng)初劉邦被楚軍追擊時,嫌馬車跑得太慢,多次把呂雉的兒女踢了下車,

          幸好夏侯嬰又將這兩個孩子抱上了車,為這事劉邦差點斬了夏侯嬰,

          從這件事來看,或許是他常年在外的緣故,與兩個孩子的感情多少有些疏離,

          那么,還有什么原因使得劉邦固執(zhí)地想廢掉劉盈呢?

          我們先看呂雉做了什么。

          劉邦第一次上朝提出廢掉太子劉盈,發(fā)生在高祖十年(前195年),

          要知道在此之前的那一年,

          也就是高祖九年(漢十一年,前196年),劉邦親征陳豨的時候,

          呂后和蕭何將淮陰侯韓信,騙至長樂宮的鐘室殺掉了!

          韓信始終是劉邦心里的一塊疙瘩,早年在楚漢之爭中,在劉邦最危急的時刻,韓信要挾過劉邦封王,

          劉邦登上皇位后,將韓信由齊王改封為楚王,又由楚王貶為淮陰侯,可見他內(nèi)心的矛盾與憂慮,

          但是劉邦一直沒有殺韓信,因為他與韓信有約: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器不殺。

          沒想到,韓信最后死在了呂后手中,她命宮人用竹簽刺死了韓信,

          在司馬遷老先生的《史記》里,記載劉邦聽到韓信被呂后刺死的心情是:且喜且哀之,

          這話道出了他內(nèi)心的曲折,不忍殺戮功臣,呂后卻果敢地解了自己心中的疙瘩,

          連殺彭越的主意都是呂后出的,

          想想劉邦在夜深人靜回味此事時,難道不會為呂后的心狠手辣而冒一身冷汗么?

          這樣的呂雉,韓信這樣的人都敢殺,別說是朝中大臣,哪怕是劉邦都不免畏懼幾分,也就是戚姬那樣不知深淺的女人,才敢招惹呂雉,

          想到太子劉盈的性格,劉邦都可以想象未來呂雉會如何染指朝政,

          他劉邦最在意的是什么?不就是怕劉姓的江山被異姓占據(jù)么!

          與他一同打天下的功臣都被打壓得差不多了,可呂家的勢力又成了劉邦的心病,

          除了長子劉肥已成年,劉邦其余的七個兒子年齡都還小,雖然都被封為了藩王,

          整個劉姓宗室加起來,恐怕也不是呂雉的對手,

          因此,劉邦很可能因為這個緣故,堅持要將戚姬的兒子劉如意冊立為太子,畢竟戚姬母子沒什么大樹可依。

          否則,劉邦畢竟是個皇帝,怎么可能糊涂到因為自己喜好就輕易下決定廢掉當(dāng)了八年太子的劉盈呢,

          他說“如意像我的性格”,更像是個掩飾自己內(nèi)心真實想法的一個借口而已。

          其實從另一件事上,也能體現(xiàn)出劉邦對呂后的忌憚。

          在劉邦稱帝后,就將呂雉的女兒封為了魯元公主,并且指婚給了趙王張敖為王后,

          可沒過多久,因為劉邦在與匈奴冒頓單于的大戰(zhàn)中受到了重創(chuàng),決定采用“和親”政策與匈奴化敵為友,于是又打算將魯元公主嫁到匈奴去。

          呂后當(dāng)然不會同意,她一邊在劉邦面前大鬧,一邊又先一步為女兒和張敖操辦了婚事,劉邦這才罷休,

          但他對張敖這個女婿卻是不怎么待見,每次路過趙國都是橫挑鼻子豎挑眼,

          張敖的國相貫高實在咽不下這口氣,想要刺殺劉邦,但沒找到機會下手,結(jié)果這件事沒成卻走漏了消息,

          劉邦大怒,二話不說就將女婿張敖一同丟進了死牢,

          就在呂后母女哭得昏天暗地的時候,貫高受盡酷刑也不愿意把不知情的張敖拖下水,這才保住了張敖的性命,

          但是劉邦也將女婿由趙王貶為了“宣平侯”,而將戚姬的兒子劉如意由代王改封為趙王。

          代王和趙王,雖說都是藩王,但二者的境況差得實在遠了些,

          代地偏遠屬于大漢王朝的邊緣之地,可想而知,起初劉邦對戚姬的兒子也并非史書中說得那么寵愛,也難怪后來老實巴交薄姬母子被封到了代地,

          劉邦這一舉動,看似是戚姬母子摘了果子,實際上可能也是劉邦削弱呂后勢力的手段之一。

          張良獻計呂后

          因為朝臣的阻礙,劉邦一直未能得逞,但隨著他身體出現(xiàn)問題,廢掉劉盈的想法愈發(fā)強烈。

          呂雉大半輩子都是在血雨腥風(fēng)中過來的,

          她深知如今面臨的危機,并不是戚姬那個“愛哭鬼”制造的,而是她的丈夫劉邦,

          若不能迅速解決這個問題,怕是兒子劉盈的太子頭銜就要易主了,

          她是如坐針氈、日夜不安,卻又遲遲想不出什么辦法讓劉邦改主意。

          正在呂后焦頭爛額的時候,有人對呂后說:張良善畫計,且一向為劉邦所信重。

          漢初三杰,“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在漢朝初定時就托辭多病,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掛個沒實權(quán)的“少傅”官職,過上了半隱居生活,

          呂后讓兄長呂澤找上門的時候,張良已經(jīng)多年閉門不出了。

          呂澤也管不了那么多,史書上說他“劫良”,就是強迫張良想個辦法,

          張良終于勉為其難地出了一個主意:去請"商山四皓"出山,如果能讓皇上看到,大有幫助。

          漢代定鼎以來,劉邦千方百計想要羅致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來為治理國家出謀劃策,

          但“商山四皓”聽說劉邦不太重視儒生,始終不肯應(yīng)合。

          看起來,想要請他們出山,無異于踢鐵板,

          那呂后又是用什么手段請到了四人呢?

          主意也是張良出的:今公誠能毋愛金玉璧帛,今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宜來。

          什么意思?

          就是要求:一、不要舍不得金玉玉帛,要重金聘請;二、態(tài)度要謙恭。

          看到這里是不是覺得這樣的高人竟然花了錢就請到了,是不是有些離譜?

          實際上,張良是“文化圈”里的人,

          或許"商山四皓"不是見錢眼開,而是張良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

          那么,為何劉邦一見"商山四皓",便知劉盈羽翼已豐?

          其實劉邦未必只因為自己都請不動地“商山四皓”成為太子的賓客,

          就覺得廢不了太子劉盈了,畢竟“商山四皓”在宴會上亮相后又沉寂在了史書中,

          后來太子劉盈登基后,也未見四人參政的記載。

          關(guān)于“商山四皓”的身份前面已經(jīng)說過,他們在當(dāng)時很有名望,

          可以說這四人是文士的代表,

          秦始皇就是個前車之鑒,當(dāng)然劉邦還不知道文士們會用筆墨聲討始皇帝兩千年之久,

          可在當(dāng)時,匈奴正虎視眈眈的盯著西漢王朝的一舉一動,

          但凡王朝內(nèi)部有一絲動蕩,他們就會像聞見腥味的野獸一樣洶涌而來,屆時可有西漢王朝受的,

          天下還不穩(wěn)定,劉邦不敢冒這樣的風(fēng)險,

          更讓他脊背發(fā)涼的是,能給呂后出這樣主意的人除了張良沒別人了,再加上之前朝中激烈的反對聲浪,

          若是他強行換掉太子,只怕立即就要捅出大婁子來,

          經(jīng)過此事,他也認(rèn)識到呂氏母子的地位,在元老和朝臣中的影響力,已經(jīng)不可撼動了,幾乎所有人都在支持他們,

          連雄才大略的劉邦,也不得不為了大局妥協(xié)。

          劉邦臨死之前,為了保全戚姬母子所做的準(zhǔn)備

          一生隨心所欲的劉邦,終于在暮年不得不面對自己無力保全嫩婦嬌兒的悲涼。

          他非常了解呂雉,韓信這樣的不世英雄都死在她的算計中,

          只會撒嬌弄癡的戚姬就根本不是她的對手,

          劉邦為此愁腸百結(jié),

          這時大臣趙堯先生向他提出了一個建議:讓口吃的周昌去做趙王劉如意的國相,畢竟呂后欠周昌一個天大的恩情。

          于是周昌由皇帝的“宰相”,就這樣降級到趙國當(dāng)了“國相”,周昌自然知道劉邦這番安排的用意,就是要他保住趙王。

          當(dāng)然,這對劉邦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

          正巧他聽說樊噲跟呂后串通一氣,想等自己死后圖謀不軌,

          劉邦又密令陳平,讓他盡快帶著大將周勃去軍營里立斬樊噲。

          陳平、周勃當(dāng)即動身,不過在路上二人就嘀咕上了:樊噲不僅是功臣元老,還是呂后的妹夫,眼下皇帝正在氣頭上,萬一他后悔了,我們怎么辦?

          二人如此猶豫不是沒有道理的,

          當(dāng)時劉邦已經(jīng)油盡燈枯了,給他們下達的還是“密令”,倘若日后呂后問罪,二人鐵定是吃不了兜著走的。

          最后二人決定先把樊噲綁上囚車押回長安,到時候再見機行事,

          虧得這兩人精明,多想了一步,

          他們沒將樊噲押回長安,就在半路上聽說皇帝駕崩了,好在呂后沒跟兩人計較。

          劉邦此舉不單單是為了西漢王朝,他也擔(dān)心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樊噲會“助紂為虐”,自己的寶貝兒子劉如意可經(jīng)不起他打,

          他在臨死前,都不知道心愿樣沒能實現(xiàn),帶著自己營造出的假象,心有不甘地離開了人世。

          戚姬母子的悲慘結(jié)局

          劉邦死后,劉盈登基為帝,他性格軟弱,實權(quán)控制在了太后呂雉手中。

          呂雉隱忍多年,終于擺脫了悲慘命運,熬過了丈夫大權(quán)在握,

          后宮只會圍著劉邦打轉(zhuǎn)的女人,從不曾意識到呂雉是個怎樣的人,或許還不止一次嘲笑她色衰愛馳了,

          這就是一個普通女人和女政治家的區(qū)別,

          呂雉根本就沒給她們?nèi)魏巍白跃取钡臋C會,當(dāng)即就將劉邦諸子趕回了他們各自的封地,

          而劉邦的姬妾們一一被送進了冷宮,穿著粗衣舊衫,勉強維持溫飽的日子。

          尤其是美夢破碎的戚姬,命運更是悲慘。

          她連枯坐冷宮的“資格”都沒有,她被剃成光頭、以鐵鏈系頸、穿上土褐色的囚衣,整日在宮院中搗米,

          戚姬還沒認(rèn)識到呂雉的厲害,根本就不懂得忍辱負(fù)重的道理,反倒唱起歌來:

          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幕,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dāng)誰使告汝!

          戚姬哀怨的歌聲,還沒傳到遠在封國的趙如意耳中,就被宮人傳給了呂雉。

          本來呂雉還沒想到那么長遠,但是經(jīng)戚姬“提醒”,忽然意識到趙王劉如意也快成年了,萬一他哪一天作亂,那還了得?

          于是呂雉下定決心,要鏟除這個隱患。

          戚姬不會想到,她訴說的委屈,會害掉自己兒子的性命!

          由于趙國是由國相周昌坐鎮(zhèn),

          呂雉本想召趙王入京,但被周昌一一拒絕,呂雉也知道自己欠他人情,拿他沒有辦法,

          但這并不意味著呂雉就會放棄,

          這一次,她沒有征召趙王,反而征召了周昌。

          周昌不得不離開趙國前往長安,可他沒料到他剛離開,呂后就下令征召趙王入京,

          劉如意當(dāng)時也就十四、五歲,他不敢違抗命令,果真就來到了長安。

          本來皇帝劉盈想保全弟弟的性命,與他同吃同住,可到底還是讓呂雉等到了機會,

          她趁著兒子早起習(xí)射時,命人將毒藥灌進了劉如意的口中.......

          劉如意就這么死了,得知消息的戚姬頓時崩潰了,

          可還沒等她回過神來,就被人拖走,沒多久就成了糞池里的“人彘”,

          看來劉邦還是錯看了呂雉,或者說所有人都沒想到,她會用這樣殘酷的方式報復(fù)戚夫人!

          呂雉似乎對自己的“作品”十分滿意,甚至還專程請來兒子劉盈觀賞,

          劉盈看到萬分驚恐,這才得知蠕動在糞池里的竟是昔日美艷的戚夫人!

          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母親會殘忍到這個地步,

          劉盈精神恍惚地逃回了宮殿,自此之后再沒睡過安穩(wěn)覺,更沒心思上朝理政,

          眼見著呂雉一個個地收拾其他弟弟,劉盈也力不從心了,

          如是渾渾噩噩地熬了七年之后,年僅24歲的劉盈便離開了人世。

          漢惠帝劉盈死后,太后呂雉又先后立了兩個小皇帝,臨朝稱制8年之久,

          一方面大力削奪一些重臣元老的權(quán)力,迫使他們“病免家居”;另一方面,又將她的家侄呂祿、呂產(chǎn)等諸呂及其親信封為王侯。

          呂雉不會想到,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遠方的薄姬效力……

          公元前180年,呂雉病死,終年六十二,據(jù)說是得狂犬病而死,其事記在《五行志》中。

          呂雉死后,周勃、陳平等即以遵守劉邦生前規(guī)定的“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遺詔為由,發(fā)動宮廷政變,將諸呂一網(wǎng)打盡,迎立薄姬之子、代王劉恒為帝,是為漢文帝。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呂后對情敵的報復(fù):挖眼剁腿做成"人豬"
          女人與政治
          【收藏歷史】呂后專權(quán)
          千古一后呂雉 | 權(quán)利頂端的愛與恨
          文學(xué)知識故事集?呂后下手,“最毒不過婦人心”210
          [轉(zhuǎn)載]新史記|呂后干的臟活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