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開學第一課
1、 父母的心態(tài)決定孩子的狀態(tài)
家庭教育就是人生的起跑線,父母的愛和尊重才是孩子心底最渴望的起跑線,不要把眼光盯在知識學習上,每一年都有25%的知識被淘汰,未來的主人翁第一要有感性的思考力。
有一位女朋友離婚后,非常喜歡問孩子,你愛不愛媽媽?你以后會一直愛媽媽嗎?你愛媽媽你會離開媽媽嗎?天天照三餐問,口氣極其哀傷,孩子只能睜大眼睛一直點頭。她的男人跟她分手后,她一直處在創(chuàng)痛中,把被拋棄的不安全感放在孩子身上,但孩子沒辦法反抗,不能說別再問了,孩子不能跟她分手。我實在忍不住說,你不要這樣問他,他沒有不愛你,更不會不愛你。但是你無意識的把情緒、傷痛的出口放他身上,他才六歲,這樣日積月累的討愛,孩子也會在無意識里接收你的不安全感。我說,你只要好好愛他,他一定會愛你。而你如果內(nèi)心健康,他愛媽媽就不會累,他的內(nèi)心根本沒有分離,你天天問,他會潛移默化的也跟著恐懼。
2、孩子不屬于父母
不管她成績好壞都是我的孩子,不管這世界如何評價她都是我最親的寶貝;相信她,每個孩子內(nèi)心深處都想學習好,都想成為父母的驕傲,相信孩子會力盡所能;相信孩子是上帝所賜的產(chǎn)業(yè),只是借著父母來到這個世界,并不屬于父母,孩子有他人生的道路要走,我們只能盡做父母的本分,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他自己。
3、 不要把付出當做犧牲
為什么要為孩子犧牲?他沒有要你犧牲什么。他要你快樂,當你說為他犧牲的時候,也許你沒想過,他因此背負了你的偉大,我媽媽小時候總說我為你們犧牲了什么,我到現(xiàn)在都會難受,我不要我媽媽為了我放棄她的人生,我變成被動的罪人。
我為你犧牲了我的長發(fā),我為你犧牲了我的青春,我為你犧牲了我的自我,我為你犧牲了我的人生,這種讓孩子內(nèi)疚、負重前行的話語,不自覺的種在孩子內(nèi)心,變成我那么愛媽媽,卻害了媽媽,我不要生下來就好了,媽媽,為什么你要生我呢?我寧可你不要犧牲什么,你快樂的生活吧。
你無潛意想告訴孩子你的偉大,卻讓孩子被壓的抬不起頭,我媽媽因為有我,變成了一個不夠完整的人,像一顆種子在他幼小的內(nèi)心成長,我傷害了媽媽,變成了你愛的暗示。
孩子沒有要你生他,生下他是你的決定,你不是為他做什么,是為自己。因為要孩子是你的決定,你做的每件事都是自己的意愿,不存在犧牲,是孩子教會我們無私付出,所有一切都是心甘情愿。
4、父母要豐盛自己,優(yōu)秀的父母才能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孩子
我們照顧孩子,也是孩子夢的引領者,我們照顧他健康成長之余,也要帶他走上完成自我夢想的道路,只有我們有豐盛的意識,孩子才能有豐盛的人生。
有調(diào)查顯示:“閱讀型”家庭子女成績優(yōu)秀的比例更高。閑暇時父母經(jīng)?!白x書看報”的家庭中,其子女成績優(yōu)秀的比例為31.31%,高于“看電視、玩電腦、手機”(27.43%)、“朋友聚會、打牌娛樂”(24.90%)等家庭。學業(yè)水平較高的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也相對更多。由此看來,為孩子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型”家庭氛圍對小學生學業(yè)成長的意義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