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初到東北上學時,熱心的室友天天教我說東北話。
“你知道列巴是什么嗎?”女裝
“不知道?!?/p>
“是面包!”
“咦?怎么跟昨天剛背的單詞хлеб有點像呢?”
“對呀對呀!”
除了“列巴”之外,東北話中還有很多詞匯的讀音與俄語十分相似,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嘮一嘮那些東北話方言中的俄語吧!
格瓦斯квас
在東北,有一款在南方以及其他北方地區(qū)很少見的飲料,那就是秋林格瓦斯。東北的大大小小的超市里隨處都可見這個秋林格瓦斯。小編第一次喝秋林格瓦斯時,感覺它特別神奇,因為它喝起來像啤酒,但卻沒有什么酒精的味道。后來小編的室友告訴我,格瓦斯是由大列巴面包發(fā)酵而成的飲料,只含了0.5%的酒精。
格瓦斯是由俄語單詞квас音譯而來的。而中國第一款格瓦斯飲料,也就是秋林格瓦斯是由俄國商人伊·雅·秋林引進的。1900年,伊·雅·秋林在哈爾濱建立了中國第一家跨國商業(yè)企業(yè)——秋林公司,并且他將自己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飲料格瓦斯以及格瓦斯的釀造工藝也帶入到了哈爾濱。而如今,格瓦斯飲料在東北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
蘇波湯суп
蘇波湯又叫羅宋湯、紅菜湯,而“蘇波”就是суп的音譯。蘇波湯不僅是東北人的家常菜,也是東北的西餐廳、中式菜館、學校食堂等經常出現(xiàn)的一道菜。
蘇波湯一般以甜菜為主料,常加入馬鈴薯、西紅柿、紅菜、菠菜、牛肉塊等進行熬煮,熬出來的湯呈紫紅色。小編覺得,這個和東北亂燉有點像喲~
老哈爾濱方言中的俄語
在上世紀的哈爾濱,流傳著這樣一段順口溜:“一到中國街,滿街毛子調。握手拿瓜摸,都拉時氣好。來了個戈比旦,開著馬神車,摟著個瑪達姆,喝著俄特克。奶油斯米旦,列巴大面包,水桶喂得羅,攔波電燈泡。沒錢喊涅肚,有錢哈拉少?!?/p>
哈爾濱的大爺大媽們管啤酒叫畢瓦(пиво),軍官上尉叫戈比旦 (капитан),汽車、縫紉機叫馬神 (машина),俄羅斯婦女叫瑪達姆 (мадам),火車叫瓦罐車 (вагон)等等。雖然,如今有些詞匯哈爾濱的年輕人們已經不怎么說了,但在老一輩的哈爾濱人口中還經常能聽到這些方言的。
而這些方言的由來就要追溯到上個世紀初的哈爾濱了。1903年,中東鐵路正式通車運營。鐵路運營后,大量的俄羅斯商人在哈爾濱進行貿易、定居,當時,俄國移民人數(shù)已達到14000多人。
而在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后,又有不少俄羅斯沙皇皇室階級貴族、資產階級政府政要、資本家、莊園主、貧苦平民等各個階層的俄羅斯人繼續(xù)順著中東鐵路紛紛逃離俄國,一半逃到了法國,而另一半則逃到了哈爾濱。因此,成千上萬的俄羅斯移民者與哈爾濱本土的中國人生活在一起后,當?shù)氐闹袊藵u漸地將俄語滲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種“俄語音譯”的老哈爾濱話了。
好了,今天小編嘮嗑就嘮到這兒啦!有沒有覺得東北話很神奇呢?是不是覺得這種音譯方言很有意思?感興趣的話大家可以多多關注我們喲~更多精彩還在后頭!
(本文來自:歐那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