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期,有一對父子很奇怪,父親是隋朝名將死于叛亂,兒子是唐朝宰相卻死在戰(zhàn)場。他們是隋朝著名將領來護兒,和唐高宗時期的宰相來濟。配資論壇
來護兒是隋朝名將,曾參加過平陳的戰(zhàn)爭。不過,他在戰(zhàn)場上最有名的經(jīng)歷是三征高句麗和討伐楊玄感。大業(yè)八年,隋煬帝第一次東征高句麗,來護兒帶著他的水軍,在平壤六十里外與高句麗國王高元相遇。來護兒大敗高句麗,接下來他驕傲地打了敗仗,其他隋將也都吃了敗仗。隋煬帝不得不撤軍,第一次東征以失敗告終。
大業(yè)九年,第二次東征,來護兒本來準備從海路進攻高句麗,沒想到卻被楊玄感穿了小鞋。楊玄感借口來護兒謀反,扯起了反隋的大旗。來護兒無端中槍很生氣,他一面讓兒子向隋煬帝匯報,一面轉身帶兵收拾楊玄感,他和宇文述聯(lián)手平定了楊玄感叛亂。
大業(yè)十年,隋煬帝三次東征,來護兒很給力,打了不少勝仗。就在來護兒大敗高句麗,準備進軍平壤一舉抓獲高元時,卻接到隋煬帝的停戰(zhàn)詔書。高元投降,雙方停戰(zhàn)。來護兒無奈地接受命令。
大業(yè)十二年,來護兒作為隋煬帝的親信,跟著去了江都,他負責保衛(wèi)皇帝的安全。但這個任務他還沒很好地完成。大業(yè)十四年,江都兵變,來護兒在上朝的路上被叛軍殺死。一代名將沒有死在戰(zhàn)場上,卻死在幾個叛亂的小毛孩手中,似乎有些悲催,不過他的兒子來濟,在唐朝為名將之家書寫了輝煌。
來濟在唐朝以敢于直言而著稱。貞觀時期,太子李承乾試圖謀反被抓,唐太宗在朝堂上向眾人拋出一個難題:如何處理李承乾?這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涉及到唐朝的繼承人問題,也涉及到唐太宗的父子關系。因此,當朝宰相們都不敢輕易說話。
而當時只是個從六品小官的來濟提出一個原則:“上不失作慈父,下得盡天年。”這個原則可以說兩全其美,既保住李承乾的性命,又不讓唐太宗落個殺子的罵名,很機智地解決了唐太宗的難題。
唐高宗時期,來濟當了宰相。當武則天想當皇后而不能時,提出要新建一個名號:宸妃。來濟立刻提出反對意見,宸是北斗星的意思,北斗星在古代代表皇帝,一個女人怎么能站在北斗星的位置上呢?。
盡管有來濟的反對,武則天還是排除萬難,當了皇后。來濟這個絆腳石被流放到西部去守邊疆。
龍朔三年,西突厥入侵,來濟召集部下做好防御措施。當一切準備妥當,來濟于對身邊的人說,我本帶罪之人,蒙皇恩浩蕩,赦免了我的死罪,如今國家有難,我一定赴湯蹈火,以身贖罪。
戰(zhàn)場上,這個前朝將軍的兒子,當朝曾經(jīng)的宰相,沒有穿鎧甲就帶兵出征了。他抱著必死的決心奮勇殺敵,最后還是被敵人殺死,完成了自己戰(zhàn)死沙場的心愿。
父親是將軍死于叛亂,兒子是宰相卻戰(zhàn)死沙場來,來護兒和來濟父子的命運似乎有些顛倒,但這并不影響他們共同的品質(zhì):忠君報國。無論是來護兒還是來濟,都有一顆赤誠的忠君之心,愛國之心,這也是他們贏得后世尊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