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皇族在當(dāng)時顯赫一時,但是皇族的爵位并不都是代代相承的,有的親王爵位很大,但是后代卻沒有這樣的待遇,而有的親王的爵位世襲,只要家里有人,就可以繼承這個爵位。其中就有鐵帽子王。鐵帽子王是個相當(dāng)于金飯碗的存在,在清朝鐵帽子王只有十二位,且都地位顯赫。但隨著清朝沒落,就連皇帝都下了臺,更別說普通親王的待遇了。
晏森就是這么一位鐵帽子王的后代,也就是下一任的鐵帽子王,可是隨著清朝滅亡,這位曾經(jīng)的郡王也成了平民。本來,依靠著家里的一些財產(chǎn),他也可以度日,只是偏偏他花錢沒有節(jié)度,不但變賣了自己的王爺府,還賣了自己的祖墳。要知道祖墳可是代表的祖先,在現(xiàn)在祖墳還都在后代有著崇高的地位,而晏森竟然將其變賣。
晏森花錢大手大腳,有了錢就會去花天酒地,所以他也根本存不住錢,最后淪落到了拉車的地步。而曾經(jīng)的皇上溥儀聽說之后,心里也是十分難過的。大清雖然沒了,但是曾經(jīng)的親王竟然到了這樣的地步,于是溥儀就叫了晏森前來。晏森跑到東北找到了溥儀,據(jù)說當(dāng)時溥儀給了晏森一個大箱子,從此晏森就沒出現(xiàn)過。
有人猜測著大箱子里面的是金銀珠寶,也有的猜測是什么密令,這都是人云亦云。但是即便給的金銀珠寶,按照晏森那個性格,怕也是都花了個干凈。而也曾有傳言說,晏森最后是餓死的。至于他真正的死因是什么?也都是有待進一步研究考證,但是他淪落為車夫這事,卻是事實,所以很多人不稱他為郡王,反而稱呼他為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