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與鄰里鄉(xiāng)親們最大的不同就是對我們要求比較嚴格,他認為再艱苦也要去讀書。父親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我一個人笨得了。我們家當時的生活水平并不算最差,但我們過得比任何家庭的孩子都艱苦,讀初中時我還是穿著涼鞋過冬。童年和學生生活時代,父親給予我的感覺是既艱苦又有壓力,雖然玩得也不少,但總之不像其他孩子一樣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兒時不懂事,看到左鄰右舍的孩子得到父母的寵愛我倍感羨慕,長大以后才知道啥才是最好的父親。
我06年入實驗小學,遇上黃校長,他知識淵博,胸懷坦蕩,通情達理,每周定時給大家做一次講座,在他講座里都可以學到很多很多有用的東西,他從不批評人或者表揚人,老師、學生、家長卻都非常敬佩他,愛戴他。他常常鼓勵大家多看書學習,要有閱讀的習慣,在閱讀中增長智慧與才干。他嘴里說得最多的一首詩是,“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币馑际乔啻旱娜兆邮秩菀资湃?,做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jīng)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這首詩告訴我們時光易逝,所以要珍惜每一寸光陰,不斷學習。為了促使大家進步,當時學校 每個月還為老師購買150元的書。他在位時,一直都是這樣,是我遇到的最好的校長。
對于孩子的成長而言,重要的不是讀什么,而是培養(yǎng)一種以書為伴的良好習慣 ,這樣的習慣需要去投資,小到書柜、書桌、書、學習用具,大到學校、老師、環(huán)境,都需要投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