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我國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好發(fā)于我國的太行山地區(qū)、秦嶺東部地區(qū)、大別山區(qū)、四川北部地區(qū)、閩南和廣東潮汕地區(qū)、蘇北地區(qū)等。近年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習慣及結構發(fā)生改變,其在我國的發(fā)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因而食管癌的治療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患上任何一種疾病,患者和家屬都希望能夠趕快治好,食管癌患者和家屬同樣如此。威靈仙是中醫(yī)治療食管癌的常用藥,其有效率高達88.7%,韓國醫(yī)生甚至稱用威靈仙治食管癌有治愈案例。那么,威靈仙真的可以治好食管癌嗎?怎么治呢?
威靈仙為毛莨科植物威靈仙、棉團鐵線蓮或東北鐵線蓮的根及根莖,其味辛、咸,性溫,有毒,具有祛風濕、通經絡的功效,是治療風濕痹痛的常用藥。此外,威靈仙還可以用于治療肢體麻木、筋脈拘攣、屈伸不利、骨哽咽喉、梅核氣、尿路結石、便秘等病癥,同時還是中醫(yī)治療腫瘤的常用藥。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威靈仙含有抗癌成分,對移植性小鼠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除了可以用于治療喉癌、子宮肌瘤、胃肉瘤等腫瘤疾病外,其對食管癌有獨特的功效。據(jù)對300例用藥患者研究發(fā)現(xiàn),服用威靈仙的有效率高達88.7%,而治愈率可達11%,因而威靈仙是中醫(yī)治療食管癌的常用藥,其治療方法也受到廣泛關注。
中醫(yī)認為,食管癌的病因病機主要是七情不舒,肝郁氣滯,脾胃虛損,痰濕不化,氣滯血瘀,毒邪蘊結或年事體衰,氣血虧損,因而中醫(yī)治療食管癌以理氣健脾、化痰利濕、祛邪扶正為法。藥用威靈仙30~60g,香附12g,砂仁10g,黨參30g,炒白術10g,茯苓12g,制半夏9g,薏仁40~60g,全蝎8~15g,蜈蚣0.5~3g,隨癥加減。因威靈仙性走竄,以消克為能事,積濕停痰,血凝氣滯,諸實宜之,氣壯用量大服之有捷效,氣弱者因其性大抵疏利,久服恐損真氣,故用量宜輕,需要根據(jù)患者的身體情況用藥。薏仁最善利水,不至耗損真陰之氣,具有健脾去濕功效;全蝎、蜈蚣有毒,善解毒散結,通絡止痛,從而使腫毒惡瘡得以化消。諸藥配合,使肝郁之氣順,脾胃之氣旺,氣血精微得以化生,痰濕毒邪得以祛除,從而有效改善病癥,調理機體,延長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由于食管為消化道的一部分,因而罹患食管癌后,患者可有明顯的吞咽不暢癥狀,給患者的進食帶來嚴重影響,甚至滴水難進。對吞咽不暢,且伴有倦怠乏力、納呆、嘔吐等病癥的患者,藥用黃芪、代赭石各30g,急性子、半夏曲、雞內金、山慈菇、威靈仙、女貞子各10g,神曲15g。其中黃芪、女貞子補益氣血,急性子、威靈仙、山慈菇消瘤散結,雞內金、神曲、谷芽、麥芽健脾和胃,代赭石平肝降逆止嘔,可達到補氣養(yǎng)血、和胃降逆的功效,有助于改善癥狀,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患者生存時間。
中醫(yī)藥治療癌癥的臨床成功案例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多的被大眾接受,'三聯(lián)平衡理念'就是中醫(yī)藥治療癌癥的重大成果,以人為本,從整體出發(fā),采取“扶正’‘疏通’‘祛毒’三大對策,不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而且還可以調理機體,恢復氣血、陰陽、臟腑平衡,使患者恢復到自然狀態(tài)下的平衡,對延長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實現(xiàn)癌癥患者帶瘤生存的可能。
如 第五屆百位抗癌明星康復經驗交流大會上, 64歲肝癌患者白淑彩,巨塊型肝癌(16.6×17.8cm)且成多發(fā)病灶,并有少量腹水,在尋求中醫(yī)治療后,恢復正常人生活,帶瘤生存19年之久,被河南電視臺記者親自專訪白淑彩事跡;還有陳耀東老師的抗癌心路,食管癌晚期伴有賁門淋巴結轉移,在中醫(yī)治療后堅持服藥3年多的陳耀東不僅生活基本如常,而且檢查結果顯示食管部腫塊已消失。在我們臨床上此類的案例還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