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村一直都保持著過去的傳統(tǒng)文化,就算是在今天的自由化思想體系中,那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習俗依舊在農(nóng)村中生生不息。特別是對于孝道,農(nóng)民總會將它放在第一位,在很久就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父母老了的時候,年輕子女都會盡到贍養(yǎng)的責任,讓老人的生活無憂無慮,不然的話只會受到村民們的指指點點。
在老人去世之后,子女們也都會遵守著過去的傳統(tǒng),舉辦一個十分風光熱鬧的葬禮。此時村民們也都會來到主家,對逝者致以沉重的悼念。一般喪禮都會舉辦7天,在這段時間內(nèi)孝子和村民們都會本著過去的講究,每個人都會最大化的尊重逝者,讓老人可以入土為安。
在安葬之后,子女則會請上村里的石匠,幫忙鐫刻著一塊石碑,上面寫著逝者的生前信息,讓晚輩們都能夠警醒并尊重。不知農(nóng)村朋友發(fā)現(xiàn)沒,墓碑上總會出現(xiàn)“顯”、“故”、“考”、“妣”這幾個字,很多的年輕人并不懂其中的含義,這樣一來時常會鬧出尷尬的事情。那么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講究呢?
在墓碑上總會用上“顯”或“先”,看似兩者之間的讀音相似,其實具體所指示的風俗還是不同的。有些地方則認為“顯”代表的是先人品德的高尚,這樣也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尊重?!跋取本蜎]有那么多的講究了,一般只是一種對先人的尊稱。
還有說法稱“顯”則是指家族輩分最高的人離開了人世,家族的其他人都是晚輩了,而“先”字就表明還有同輩分的親人在世。也有一些地方“顯”則是兩個父母去世的意思,如果父母間只有一個人離世了,那就用“先”。
這個詞就很好理解了,說的就是先人已經(jīng)離世,表現(xiàn)子女對父母的一種悼念和懷緬,因此在墓碑上總能看到這個詞。
其實這個兩個詞我們在《爾雅》這篇古文中已經(jīng)學習到了,考妣其實就是父母的另一種說法,是對他們的敬仰。如果墳?zāi)拱苍岬氖歉赣H,那墓碑就會寫著“先考”,以表明父親已經(jīng)離開人世了。如果墳?zāi)箤?yīng)的是母親,那墓碑上就會注明“先妣”。
在幾千年的喪葬文化中,每個地區(qū)都有著各自的文化習俗,因此墓碑上鐫刻的字有著不同的說法。農(nóng)民朋友,你們對這4個詞有什么不一樣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