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燙傷亦稱灼傷,是指高溫(包括火焰、蒸汽、熱水等)、強(qiáng)酸、強(qiáng)堿、電流、某些毒劑、射線等作用于人體,導(dǎo)致皮膚損傷,可深在肌肉、骨骼,嚴(yán)重的合并休克、感染等全身變化。按損傷深淺分為三度。I度燒傷主要表現(xiàn)為皮膚紅腫、疼痛。Ⅱ、Ⅲ見度燒傷主要表現(xiàn)為皮膚焦黑、干痂似皮革,無疼痛感和水泡。Ⅱ、Ⅲ度燒傷常常產(chǎn)生感染、脫水、休克、血壓下降的表現(xiàn)。
1.黃瓜汁
[配 方] 生黃瓜數(shù)斤。
[制用法] 用冷開水反復(fù)洗凈,搗爛取汁放在事先消毒好的容器中,用消毒棉簽蘸黃瓜汁涂于傷面,輕者每天涂3次,重者每天涂 6—9次。
[功 效] 治療燒傷,復(fù)原快,愈后無瘢痕。
2.冰片醋
[配 方] 冰片3克,米醋250毫升。
[制用法] 將冰片放入醋瓶?jī)?nèi),使冰片溶化。用時(shí)搖勻,涂搽患處,1日數(shù)次。
[功 效] 解毒止痛。用于燙傷水皰未破者。
3.醋調(diào)大黃燕窩泥
[配 方] 大黃50克,燕子窩泥20克,冰片4.5克,米醋適量。
[制用法] 將前3味研為細(xì)末,用米醋調(diào)勻,涂敷患處,1日2 次。
[功 效] 清熱解毒,散淤止痛。用于I度燙傷、燒傷。
4.五倍子蛋清
[配 方] 五倍子,雞蛋清各適量。 [制用法] 將五倍子研末調(diào)雞蛋清成糊狀,敷患處。
[功 效] 治療燒傷。
5.鮮牛奶
[配 方] 鮮牛奶適量。 [制用法] 將消毒過的紗布浸于牛奶中。將紗布敷于傷口。
[功 效] 生津潤(rùn)燥。用治火灼致傷。
6.馬鈴薯汁
[配 方] 馬鈴薯適量。
[制用法] 將馬鈴薯去皮,洗凈,切碎,搗爛如泥,用紗布擠汁。以汁涂于患處。
[功 效] 清熱,防腐。用治輕度燒傷及皮膚破損。
7.豬蹄甲治
[配 方] 豬蹄甲適量。
[制用法] 將蹄甲燒制成炭,研極細(xì)面,以油混合成膏。將傷面用涼水洗凈,局部涂敷。
[功 效] 解毒,收濕,斂瘡。用治燒燙傷。
8.糖醋絲瓜葉
[配 方] 鮮絲瓜適量,食醋、白糖各等份。
[制用法] 將鮮絲瓜葉搗成絨,浸于糖、醋中,取適量敷于傷處, 1日2次。
[功 效] 清熱解毒。適用于燒燙傷。
9.海螺灰
[配 方] 海螺殼適量。
[制用法] 海螺殼燒灰研成細(xì)末,放在瓷瓶中密封,存于并內(nèi)水中,隔3日后即可使用。用前先將患部洗凈,再將海螺灰撒布傷面,然后以紗布繃帶包扎,每日上藥2次。
[功 效] 清熱收濕,消腫止痛。治水火燙傷。
10.蟹治
[配 方] 蟹(河蟹、海蟹不限)1只。
[制用法] 將蟹搗爛。涂敷患處。
[功 效] 清涼,消炎,止痛。用治水燙傷、灼傷、漆瘡、疥癬等。
11.白礬花椒末治燙傷
[配 方] 白礬、花椒各適量,香油少許。
[制用法] 將白礬及花椒用砂鍋炒至花椒呈金黃色,然后共軋成粉末,用芝麻香油調(diào)成膏。涂于患處,包扎好。
[功 效] 止傷口痛,促進(jìn)滲出物吸收,促嫩肉生長(zhǎng)。
12.冰片西瓜皮
[配 方] 西瓜皮、冰片、香油適量。
[制用法] 日久曬干的西瓜皮燒灰,加冰片少許研成粉末,用香油調(diào)勻。敷于患處。
[功 效] 清熱,解毒,防腐。用治燒傷、燙傷及口腔炎等。
13.陳年小麥粉
[配 方] 陳年小麥粉。
[制用法] 將陳年小麥粉炒至黑色,以篩過細(xì)。如皮已爛,干敷于患處;如尚未破,用陳菜油拌勻調(diào)涂。
[功 效] 清熱涼血,止痛。用治火、油燙傷。
14.泡桐葉
[配 方] 泡桐葉、芝麻香油各適量。
[制用法] 將泡桐葉洗凈曬干,研末,過篩備用。用時(shí)取香油少許與泡桐葉粉調(diào)成糊狀,清潔創(chuàng)面后將藥敷于創(chuàng)面,每日換藥3 次。
[功 效] 清熱,止痛,消腫。主治新鮮I、Ⅱ度燒傷及小面積 Ⅲ度燒傷。
15.老白菜葉
[配 方] 大老白菜葉5片,香油適量。
[制用法] 將白菜葉焙干研成細(xì)末,用香油調(diào)勻。涂于患處。
[功 效] 消腫解毒。用治燙傷、灼傷。
16.爛橘子抗菌
[配 方] 爛橘子。
[制用法] 鮮橘子放于濕潮處日久自爛。亦可把爛橘子放在有 色玻璃器皿里,密封貯存。越陳越好,爛橘子中含橘霉素,有強(qiáng)力 抗菌作用。用爛橘子涂擦患處,不需包扎。
[功 效] 殺菌,解火毒。用治燙傷、灼傷。
17.蒲公英白糖
[配 方] 蒲公英適量,白糖、冰片各5克。
[制用法] 蒲公英絞汁,調(diào)入白糖及冰片各5克。敷或涂于患處。
[功 效] 清熱,涼血,解毒。用治燙傷、燒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