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面試有一種常見現(xiàn)象:當雇主問及對薪資的要求時,求職者會小心翼翼地回答“我愿意尊重貴公司的規(guī)章制度”,很可惜,這是非常錯誤的回答方式,至少要補充一句,“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月薪或者年薪不低于XX元”。因為,絕大部分公司的薪資都有一定彈性!
從公司招聘時間成本、人力成本來考慮,如果你在面試環(huán)節(jié)表現(xiàn)優(yōu)異,并且對薪資有一定堅持的話,很多雇主還是愿意給你這個機會。因為,如果因為一點點薪資,拒絕了優(yōu)秀的人才,就意味著HR要重新發(fā)布招聘信息、簡歷篩選、約面試、一輪,甚至二輪面試,還要溝通用人部門意見等等,將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而且,很多情況下,一些公司新招的員工,相比原崗位上已經(jīng)離職或者調(diào)崗的員工薪資都會偏低一點,主要是新員工即使資歷稍低一點,只要培養(yǎng)一段時間就可以彌補。還有一些公司,在考核政策方面也說明了這一點,比如,有些公司績效考核指標會包含“得到雇傭卻因故沒來報道的求職者要低于一定比例”。所以,請大膽提出你的薪資期望值!
不過,在進入面試薪資談判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3件事:
1、調(diào)查一下應聘公司職位的薪水情況,同時也了解下市場上相關職位的薪資水平。這樣雙方進入談判環(huán)節(jié),求職者才不會過于被動和吃虧;也不用擔心,過于抬高身價,導致和優(yōu)秀公司失之交臂,或者”過于便宜就把自己給賣了”。如果你展現(xiàn)出來你很懂“行情”,對方自然也會謹慎地和你談這件事。
2、認清自己的價值。和買東西一樣,想清楚自己和對方是處于什么狀況,是“買家說了算,還是賣家說了算”。假設,你已經(jīng)離職急需一份工作,那這個談判基本就沒有什么話語權了。類似這種缺少籌碼的情況下,干脆就不要主動提薪資這塊。
3、明確你的“底線”是多少,這可能關乎著你后續(xù)做出的職業(yè)選擇。舉例來說,如果你期望年薪是25萬,而對方只愿意付你20萬。這種情況下,雙方開始談判之后,如果你的底線是23萬,那雙方談判結果只有落到23-25萬之間, 你才可能會選擇這家公司;而如果你的底線本來就是20萬,那不管雙方最后談到多少,你都會前往入職。
進入面試環(huán)節(jié)之后,作為應聘者,你應該盡量推遲提及薪酬問題,直到對方確認你就是他們要找的人,而且是唯一合格人選。
如果有的雇主,喜歡在面試不久之后,就提及此話題,你可以轉移話題,比如問一句“我可以先具體了解下我的工作內(nèi)容嗎?”,或者態(tài)度友善并委婉地回復對方“為什么我們不把薪水的事放到最后呢,重要的事您覺得我是否是適合的人,是否能勝任此份工作,否則談薪水為之過早”。當然,如果有雇主仍追著不放,那你也不要直接給對方一個確認的數(shù)字,可以根據(jù)你面試前做的調(diào)研,給對方一個薪資幅度。
薪資談判一直是個相對敏感的話題,談判過程中,如何避免給對方產(chǎn)生負面感覺,又能順利地談下去呢?下面給出幾點建議:
首先,當對方問及你薪資問題的時候,根據(jù)你前期做的調(diào)研,在合理范圍內(nèi),態(tài)度堅定的表達出你的期望值。這個期望值的“標準”沒有辦法準確界定,但至少要讓對方覺得有談下去的必要。切勿太夸張,讓招聘者直接回絕你可以去下一家了。當然,要的太低,雇主也不會對你心存感激,甚至還可能讓對方質(zhì)疑你的能力也說不定。
雖然薪資談判猶如“市場買賣”,但是也不要開出的價格,讓你感覺你在等著對方“殺價”,不一定所有人都愿意玩來來回回的砍價游戲。如果你提出了你的期望值25萬,對方回給你的數(shù)字是20萬,這種情況下你可以禮貌而堅定的表達出“你對你的能力有自信,并且了解貴公司肯定有自己的難處,你愿意退一步將期望值降到23萬,同時也希望對方能感受到你愿意加入公司的誠意”。你的回復拋出去之后,就結束討論,等對方?jīng)Q定結果即可。
再有一點,不要斤斤計較、貪心不足。比如,面試時候給對方一個薪資期望值,而等對方確定要錄用你的時候,又反悔想要繼續(xù)再談。這種情況,建議盡量避免,否則很容易給對方留下斤斤計較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真的進了這家公司,現(xiàn)在和你談判的就是你同事,雙方關系鬧僵肯定不是大家想要的結果。如果你真的很有實力,以后在公司業(yè)績上非常突出,不怕沒有更多加薪籌碼和機會。
了解完薪資如何談判,也清楚自己的期望待遇,你就可以理直氣壯、義正言辭地向公司表達自己的立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