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的交通非常發(fā)達,公交和高鐵幾乎成為我們?nèi)粘3鲂?,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但也是矛盾的高發(fā)地,其原因多是由座位引起的。像是“高鐵霸坐”、“公交罵坐”等新聞事件層出不窮。而且除了“霸坐男女”、“罵坐老人”等,熊孩子也成為公交、高鐵上“作妖”的一員。
點擊加載圖片
為了慶祝兒子9歲生日,王女士打算帶兒子去渴望已久的迪士尼玩。一大早,媽媽就帶著樂樂去了高鐵站。從樂樂家到上海,坐高鐵要將近7個小時。開始樂樂還算老實,但到了下午一兩點左右,樂樂就座不住了,開始鬧騰起來。
一直嚷嚷著:“什么時間能到呀”,后來干脆在座位上蹦跳喧嘩來發(fā)泄不滿。鄰座原本在睡午覺的青年被樂樂的吵醒了,開始他并沒有理會。但樂樂沒完沒了的“作妖”行為,實在讓他無法忍受,于是青年就說:“小朋友,能不能安靜些”周圍的人也都跟著附和。
點擊加載圖片
樂樂聽了后說:“今天我過9歲生日,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樂樂媽媽陪著笑臉:“他還是個孩子,今天過9歲生日,大家多見諒些?!痹拕傉f完,就聽見一個很稚嫩的聲音:“阿姨,大哥哥都9歲了,我今年才5歲,就知道不能打擾別人休息!”旁邊小女孩禮貌的回話。不僅讓樂樂一路上都羞愧地停止了鬧騰,他的媽媽也羞紅了臉。
孩子在車上鬧騰影響到周圍人休息,本就是孩子做的不對。但樂樂媽不僅不制止,還處處維護。一味地縱容孩子,只會慣壞孩子,讓孩子越來越目中無人。而且時間長了,還很容易惹人厭。年齡并不能成為打擾別人的理由,就像是老年人倚老賣老一樣,倚小賣小也只會招來更多的指責(zé)。
點擊加載圖片
倒是小女孩很值得稱贊,小小年紀(jì)就如此懂事,不僅敢于指出大人的錯誤,而且還很有禮貌。小女孩的這種行為教養(yǎng),和媽媽背后良好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針對上述事件,幫媽建議家長在教育孩子上,要做到下面2點
1. 是非分明
有些家長對人不對事,過分的維護孩子。就像王女士一樣,覺得“他還是個孩子”,應(yīng)該多些包容。但包容不是縱容,更不是是非不分。孩子年紀(jì)小,分不清是非可以理解。但如果家長也是非不分,任由孩子耍性子,那孩子將來也會變得是非不分。
點擊加載圖片
2. 賞罰分明
孩子做錯了事,家長就該批評、懲罰,做的好就要相應(yīng)的予以獎勵。只有賞罰分明,孩子才會意識到自己哪里做得對,哪里做得不對,才會有針對地加以改正,不斷進步。否則孩子永遠不會覺得自己做錯了,也就不會進步。
家長的行為和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言行舉止,父母越是慣著孩子,孩子也越覺得理所當(dāng)然,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所以家長千萬不能過分護著孩子,要是非分明、賞罰分明。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