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智白嗲們軟文代發(fā)
第91界奧斯卡頒獎典禮終于塵埃落定了,贏家不出大家所料,《綠皮書》喜提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稱號,《羅馬》被提名為最佳影片,實至名歸。
第91屆最佳影片提名海報
整個頒獎禮中各種幺蛾子沒有往年那么多,溫和且平穩(wěn)。如今,美國奧斯卡金像獎走過了近92年歷史,它還是那么的“政治正確”,包容力max。
奧斯卡的女王們依舊很耀眼,她們憑本事使自己的地位和形象有了很大的突破。奧斯卡頒獎典禮作為世界電影舞臺的中心,僅僅是看她們在其中不斷變換著的身影,也能感受到時代的流變。
近幾年,有三部電影是一定要關(guān)注的。你能從中看出當下人最為關(guān)注的女性力量、女性創(chuàng)造力、階級困境等方面的熱門話題。同時也能看到女性力量在奧斯卡舞臺中心的豹變。
▼
奧斯卡在對普通女性敞開懷抱
今年,女性力量依舊是奧斯卡的重頭戲,雅利扎·阿巴里西奧是這屆奧斯卡最平凡也是最令人驚艷的新面孔。因出演今年大熱的《羅馬》被提名為最佳女主角。
由此能看出,奧斯卡在把目光轉(zhuǎn)向歷史背后普通人的命運。素人演員也在奧斯卡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雅利扎·阿巴里西奧原本是一名幼兒園老師,意外被導(dǎo)演卡隆發(fā)掘參與了《羅馬》的拍攝。
《羅馬》本身就是一部很棒的女性主義電影。故事發(fā)生在墨西哥城的一個中產(chǎn)階級社區(qū)“羅馬”。講述年輕女傭克萊奧在雇主索菲亞家中工作。
索菲亞的丈夫長期在外,由女傭克萊奧照顧索菲的四個孩子。突如其來的兩個意外,同時砸中了女傭克萊奧和雇主索菲亞,她們陷入了困境。
這個家庭的四個孩子深愛著女仆克萊奧。她早上把他們從床上叫醒時,會用極其溫柔的語調(diào)說:"醒來吧,我的天使。"克萊奧和另一個女仆共用這家住宅隔壁的一個房間,她們每天不知疲倦地工作。
她可以和家人一起享受看電視的樂趣,但只要這家的父親想喝茶,她就得起身去泡茶。和許多跟她地位相似的人一樣,她既是家庭的一員,又不完全是。
孩子們還不知道他們的家庭陷入了困境。他們的父親假裝出差,實際上是為了另一個女人而離開他們的母親。
但這個故事只是映襯女傭克萊奧故事的背景。阿巴里西奧完美地演繹了她的角色,雖然她之前從未演過戲。
女仆克萊奧的男朋友以去衛(wèi)生間為由,把她丟在電影院里偷偷離開,沒有告訴她他不會回來了。之后,她獨自坐在影院外喧鬧的街道邊,手里抓著他留下的夾克??梢愿惺艿剿樕狭髀冻隼Щ蠛途趩?,但她并沒有自憐。
她和雇主女主人索菲亞幾乎在同一時間成為了被男人拋棄的人,她們惺惺相惜,共同對抗著生活的困境。
這家人也開始接受她,孩子們的祖母帶著克萊奧去一家家具店給她的孩子買了一張嬰兒床。
就在這天,支持民主的學生在游行示威,準軍事部隊開槍打死了許多人。這個場景重演了一樁歷史事件,就是墨西哥近代史中的科珀斯克里斯蒂大屠殺。
親眼目睹了這場大屠殺的克萊奧由于驚嚇過度,她的孩子不幸夭折了。
很快女主人索菲亞也決心帶孩子們?nèi)ズ_?,計劃在度假時告訴他們,他們的爸爸并沒有出差,而是離開了這個家,并且不再回來的事實。
雖然女仆克萊奧還未走出失去孩子的痛苦和陰影,但是她還是決定陪孩子們?nèi)ズ_呎樟纤麄儭?/span>
在海邊玩耍的兩個孩子被海浪帶到遠處,不會游泳的克萊奧奔向大海把兩個孩子分別救上岸。
在片子接近尾聲時,全家人聚在一起緊緊擁抱克萊奧,她終于哭著說出在內(nèi)心藏了很久的話:我原本并不想要她的(她夭折的孩子)。
這時銀幕上的克萊奧既是一個平凡的女人,也是一個非凡的女英雄,堅強又隱忍。
她是這家人的克萊奧,也是她自己的克萊奧。女傭人不是她唯一的身份,作為獨立個體,她也明白感情是共通的,但階級依舊是她和她的雇主之間無法逾越的現(xiàn)實。
奧斯卡把這個獎項給了她和《羅馬》,實際上也給了每個普通女人,曾經(jīng)度過的艱難時刻。
你看到站在領(lǐng)獎臺上的她可以沒有背景,沒有學院派無懈可擊的演技,沒有主流審美認可的美麗臉蛋,但她代表了墨西哥普通人的一段不可磨滅的記憶。
我想說的是:奧斯卡從此以后應(yīng)該頒給每個有故事的人一座小金人,因為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演員,沒有人比更適合你的角色。
幕后女王在奧斯卡的逆襲
如今的奧斯卡依舊是由男性主導(dǎo),值得慶幸的是,近幾年,由女性主導(dǎo)的電影也正乘著時代的東風走在前列,被奧斯卡認可。
越來越多的女性在此成為幕后女王,去年奧斯卡最吸睛的導(dǎo)演就是格蕾塔·葛韋格 。這在奧斯卡女導(dǎo)演獲獎名單中是很特別的存在,她也被大家稱為“最美導(dǎo)演”。
奧斯卡歷史上總共有五名女導(dǎo)演提名了最佳導(dǎo)演獎,自從凱瑟琳·比奇洛獲得勝利以來,只有格蕾塔·葛韋格憑借《伯德小姐》在2018年入圍了最佳導(dǎo)演獎。
她憑借《伯德小姐》嶄露頭角,這部電影是她寫給家鄉(xiāng)薩克拉門托的自傳體情書,也是每個女性成長手冊。其中有我們每個人都有過的惶惑,不安,掙扎與希冀。
伯德小姐是克里斯汀為自己取的名字,她堅持用這個怪異的名字取代父母為她起的乳名,內(nèi)心不自覺種下了反叛的種子。
她古怪、敏感、自我。在即將升入大學的當口,陷入愛戀,為未來煩惱,和母親爭吵,恰巧遇到父親失業(yè),她不得不開始處理突然降臨的所有紛亂,并且一心想要去東海岸的一所大學念書,遠離這兒的一切。
她過著一種不好但也不至于很差勁的生活,遇到兩次愛情每次都以浪漫開頭,以狼狽收尾,甜茶就是傷害她的渣男之一
她靠墻根抽著煙翻看《花花公子》,一邊表演不羈一邊不知所措。
和閨蜜的感情若即若離,看似滿不在乎實則心事重重。
深愛自己的家卻也不免虛榮。有一個沉默的父親,以及強勢又實際的母親。常常和母親抗爭,一言不合就跳車。
其實,她也很渴望得到母親的認可,母親希望它能成為更好的人,她說:如果這就是最好的我呢?
在和母親考察完大學回薩克拉門托的路上,兩人先是在收聽廣播朗誦時同樣眼含熱淚,之后因為母親阻止伯德小姐繼續(xù)播放錄音的一個小小舉動,一場唇槍舌戰(zhàn)開始勢不可擋。
格蕾塔·葛韋格敏銳地捕捉到親子相處模式:一分鐘一個樣子,旁人看來溫情又可愛。
當她終于來到夢寐以求的紐約,大學生活初體驗之后,鏡頭里的她身邊突然空曠起來——大城市的自由天空,如此空曠、孤獨。
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迷茫,開始撥通家人的電話,最終接受了克里斯汀這個姓名,接受了家庭,接受了故鄉(xiāng)。人生就這樣開始了。
這個故事有很多情節(jié)是導(dǎo)演的親身經(jīng)歷,能把老生常談的青春故事講的不落俗套,并且打動全世界實在不簡單。
80后的格蕾塔·葛韋格也是美國電影行業(yè)難得一見的奇葩。當很多女性電影人都在為不平等而憤懣時,以此獲得力量和機會時,葛韋格其實沒有將女權(quán)政治為自己所用,卻也爭取到了施展才華的機會。
她始終關(guān)注二十多歲年輕人對感情生活、對未來發(fā)展的困惑,將呢喃核運動發(fā)揮到的極致。靠《伯德小姐》詼諧又落魄的小鎮(zhèn)青年形象,這個不走尋常路的導(dǎo)演從銀幕的生活實景里走到了去年的奧斯卡現(xiàn)場,之后,她被好萊塢視為女性代表。
在肯定這位青年導(dǎo)演和她的作品《伯德小姐》時,奧斯卡顯然又年輕了很多歲。
瓦爾達超長待機的創(chuàng)造力
去年的奧斯卡頒獎季最激動人心的場面是新浪潮之母阿涅斯·瓦爾達的出現(xiàn),從事電影創(chuàng)作70年之久的她,步入90歲后帶來了《臉龐與村莊》。
從迷人的法國知識女青年到可愛的蘑菇頭時髦奶奶,沿襲著左岸派的精神,她從未讓自己老去。
在這部奧斯卡提名紀錄片中,阿涅斯·瓦爾達與年輕的街頭藝術(shù)家JR紀錄了:兩人駕駛著JR的自帶超大鏡頭的小貨車一路穿越法國的村莊。
一路上他們拍攝下所遇到農(nóng)場主、民工、流浪漢、酒吧吧員等各路人。然后在房子和工廠的墻上涂抹告示牌尺寸大小,為這些人拍下的肖像畫。
攝影、裝置藝術(shù)、行為藝術(shù)在田野里、大海邊被他們玩得溜極了。在她眼里,任何一個普通人都有有成為藝術(shù)家的潛力。
瓦爾達和年輕的藝術(shù)家這對搭檔老少化學反應(yīng)爆棚,他們分享旅途中所見所聞的視角和看法。
這趟旅程證明了生在不同年代的人也是可以無縫對接交流,在一起開心創(chuàng)作的。大家平時看到的藝術(shù)品不一定是博物館的專利,創(chuàng)作可以實時發(fā)生。
電影的尾聲也非常精彩,瓦爾達邀請 JR 一起去拜訪她的老朋友 —法國新浪潮導(dǎo)演代表之一的 Jean-Luc Godard戈達爾 。經(jīng)過幾小時的長途跋涉,等待他們的卻是閉門羹。
瓦爾達像小孩子一樣哭著說:“我喜歡他,但他就是一只壞老鼠”。語氣可愛到爆棚。
她的旅伴JR安慰瓦爾達:“他可能是想打亂你電影的敘事結(jié)構(gòu)。繼續(xù)各自的創(chuàng)作,或許有天你們的作品還會彼此交匯,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
瓦爾達記得她33歲那年,從來不會在別人面前摘下眼鏡的戈達爾,在她面前突然摘下過墨鏡,就一小會兒。
Jean-Luc Godard戈達爾
如今,步入90歲的她坐著輪椅在盧浮宮奔跑回憶戈達爾的經(jīng)典之作《法外之徒》。戈達爾放鴿子的行為,也不免讓人體會到新浪潮一去不復(fù)返的時光。
左岸派三巨頭
很多人說,瓦達爾和她的作品這一次是屬于創(chuàng)造力的勝利,它讓普通人產(chǎn)生了共鳴,而不是強烈的個人主義。
你如果非要問她電影是什么?她會說:電影不就是讓人感到神奇的東西嗎?
奧斯卡在肯定《臉龐與村莊》這部作品時,很大程度是被瓦達爾超長待機的創(chuàng)造力和藝術(shù)生命力所打動。
至于它被提名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什么的,對我們來說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奧斯卡想讓世界上更多的人看到了這個又酷、又可愛的女性藝術(shù)家,她愛電影如生命。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奧斯卡
千禧年之前,像費雯麗的《亂世佳人》,奧黛麗.赫本的《羅馬假日》這樣帶有強烈史詩感且觀眾緣極好的電影,在頒獎季可以說是叱詫風云。
《蒂凡尼的早餐》劇照
那個時期奧斯卡青睞的女性角色,才子佳人是標配,她們的造型經(jīng)典到可以成為潮流制造機,舉止端莊優(yōu)雅,簡直是大家心目中完美女孩的代名詞。
《亂世佳人》劇照
在早期的好萊塢,她們的熒幕形象是男性視角的產(chǎn)物,他們以為女性就應(yīng)該是醬紫的:溫柔賢淑、有著脆弱的眼神,家庭是她們最終的歸屬。
隨著全世界轟轟烈烈的黑人平權(quán)運動、酷兒運動、女權(quán)運動等社會風向帶來的變化,新好萊塢的審美也被時代推著向前走??谖蹲兊酶娱_放、多變。肉眼可見的變化就是:對女性外表的重視,開始轉(zhuǎn)向內(nèi)心。
近幾年,奧斯卡的熱門之作《她》、《卡羅爾》等作品,讓我們看到的于佩爾、女魔頭這些一流的女演員不再單純以年輕、性感的花瓶形象示人,進而展現(xiàn)更復(fù)雜、多變的一面。這些角色代表著女性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惑,她們在用靈氣為大家答疑解惑。
《她》劇照
她們的角色可以很不可愛,很作,但面對現(xiàn)實都有自己的一套。顯然,這個時代的觀眾更喜歡能帶來真實共鳴的角色,因為那才是屬于新時代女性的自由。
去年的《三塊廣告牌》中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對真相的堅持,那股誓不罷休的霸氣;導(dǎo)演格蕾塔·葛韋格因《伯德小姐》被提名為最佳導(dǎo)演;新浪潮之母瓦達爾創(chuàng)造性的勝利。
《三塊廣告牌》劇照
今年頗具女性主義的《羅馬》大熱,嘎嘎在《一個明星的誕生》中的熒幕首秀。奧斯卡也不再僅僅是史詩、動作、高票房、完美女王的主場。女性的輿論魅力越來越強大,那些有社會立場的女性更容易贏得掌聲和尊重。
我們經(jīng)??吹剿齻兘柚鴬W斯卡的舞臺上呼吁男女平權(quán)、男女同工同籌、集體參與#Metoo運動、為少數(shù)群體發(fā)聲。
舉個栗子,在第87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最佳女配角得主帕特里夏.阿奎特在獲獎感言最后,振臂一呼,說到是時候解決女性薪酬不平等問題了,臺下嘉賓中的梅里爾.斯特里普、詹妮弗.洛佩慈等人聽到此言也是搖旗呼應(yīng)。當時真的很振奮人心。
她們在改變世界性問題上聲量越來越大,同時也在以各不相同但同樣曲折的人生經(jīng)歷鼓舞觀眾敢于做夢、敢于做自己。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色,她們的角色變得越來越真實、接地氣,有時候她演的就是她自己。
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在戲外不僅敢穿,還有種天生敢為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魄力;于佩爾身上始終有種知識女性的精神困惑;梅姨的政治立場一向鮮明;《羅馬》的女主人公的故事里有很多平凡女性的真實生活;瓦達爾則只代表她自己,專注于電影一百年。
她們的作品正在被世界觀看,其真實的人生也成為打動世界的一部分。我們在看奧斯卡頒獎禮時,想看到的不是小金人,而是手握小金人的那個人,她做了什么?她想表達什么?她在改變什么?
責任編輯:陳泰山 牛西 / 編輯:N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