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fā),2020年注定和以往有些不一樣。
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也從以前每天只有一部分時間面對孩子,到全天面對孩子。
再加上擔憂疫情大規(guī)模爆發(fā),影響工作和事業(yè)發(fā)展,同時還需要面對遠程辦公的瑣碎工作,父母的各種情緒堆積在一起,趕上孩子再不省心,于是,在家辦公的父母,吼孩子更加成為了日?!?/span>起床、吃飯、寫作業(yè)、看電視、玩游戲,孩子的任何一個舉動,都可能讓父母血壓升高,怒吼分貝爆表。昨天網(wǎng)上曝光了一張爆笑的“抗疫在家”家庭成員時間表,讓多少媽媽哈哈一笑的同時,又開始反思自己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建立和諧親子關系,從不吼孩子開始
如果為人父母需要通過考試,那在這張試卷里最讓人頭大的題目,大概就是:不吼孩子。早上賴床不起,叫多少遍都無動于衷;
起床后磨磨蹭蹭,衣褲鞋襪丟得到處都是;
餐桌上總是調皮搗蛋,吵鬧挑食,無理取鬧;
在學校和其他孩子發(fā)生沖突,打架哭鬧、上躥下跳;
放學回家貪戀手機電視,寫作業(yè)不專心,慢慢悠悠;
不肯收拾房間,玩具丟得到處都是,家里搞得亂七八糟;
趁你不注意,拿著你的口紅給自己涂了個大花臉,還不忘在家里到處留下自己的抽象派“大作”
……
一聲怒吼過后,留下淚眼婆娑的小朋友,和后悔不已的自己。想要養(yǎng)育陽光優(yōu)秀的孩子,就要當個不隨意發(fā)脾氣的智慧家長。可是,怎樣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培養(yǎng)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呢?他們曾經(jīng)都是“戒吼困難戶”,面對孩子的反復挑戰(zhàn),總是一吼以求天下太平。后來,通過點滴的改變,他們不僅成功戒吼,建立和諧美好的親子關系,還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擁有出色的社交能力,也讓自己成為了更為優(yōu)秀的父母。本文根據(jù)全球領導力培訓20強資深講師、美國“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課程認證導師、美國“平和式教養(yǎng)法”課程認證講師——滕曉菲老師多年育兒教學經(jīng)驗整理而來,為方便閱讀,文章將以第一人稱口吻進行敘述。
孩子犯錯哭鬧不止,忍不住頻頻怒吼
但問題的關鍵其實在媽媽這里
白月,某企業(yè)高管媽媽,每天應對無數(shù)棘手的問題,鎮(zhèn)得住幾百人的團隊,卻降不住家里4歲半的兒子,吼娃曾是自己的日常。由于疫情的嚴重,白月正在焦急的采購口罩、酒精等用品,兒子突然來到白月跟前,和她說:“媽媽,我想出去玩?!?/span>白月瞬間血壓就升高了,大聲說:“這都什么時候了,你想還出門玩?”
小朋友哪懂這些,各種道理都聽不進去,晚飯也不吃了,非要出去玩。“還想出門玩!不要命了!不行就是不行!一點都不聽話!不許出門,門,聽到?jīng)]有!”這樣的情況,常常在白月家上演,不管孩子出現(xiàn)什么情況,她的應對方式就是:開吼!聽完她的故事,我笑著說:“你有沒有問他為什么想要出去玩呢?”“小孩還能有什么原因,看在家呆久了,憋壞了唄?!?/span>“問題就是出在這里,孩子現(xiàn)在還小,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平時你們忙著工作,現(xiàn)在好不容易待在家里,卻也是各忙各的,他想出門可能是希望大人可以陪著他玩或者去找能一起玩的小伙伴。”曾向接觸過的戒吼媽媽做過這樣一份調查,讓她們寫下自己吼叫的真正原因:“我想吼叫,并不是因為孩子系鞋帶的時間太久,而是我昨晚刷朋友圈睡得太晚,導致早上十分疲憊困倦。
我想吼叫,并不是因為孩子興高采烈地嚷著沖進了我的臥室,把我吵醒,而是因為孩子爸爸完全不管孩子,一副甩手掌柜的樣子,讓我很生氣。
我想吼叫,并不是因為孩子學習不夠努力,而是因為聽到其他媽媽炫耀自己的孩子如何優(yōu)秀,讓我覺得很沒面子?!?/span>
當我們剛開始追蹤自己吼叫的誘因時,容易認為是孩子的行為引發(fā)了自己的吼叫。但是,當我們捫心自問時,很容易發(fā)現(xiàn),其實大多數(shù)時候,吼叫的根源恰恰在于自己,而不是孩子。用積極的反饋代替消極的怒吼
孩子在媽媽的鼓勵中慢慢變好
剛上學前班兒子,字總是寫得歪歪扭扭,因為這件事,老師已經(jīng)找她說了好多次。為了幫孩子練好字,一小時幾百的書法課,眼睛眨都沒眨;
推掉各類應酬,每天一下班就往家里趕,等孩子吃過飯,就盯著他做作業(yè),隨時指出沒寫好的地方,要求多多改正;
有時候著急了,直接拽起作業(yè)本嘩啦啦全部扯掉,全部重寫。
每天晚上,家里都充斥著陳璐大聲的怒吼和多多委屈的抽泣。
陳璐和我聊起這件事,她不停嘆氣:“每天都因為這件事吼孩子,寫字沒什么起色,反而搞得兒子現(xiàn)在都不怎么和我說話了,心力交瘁?。 ?/span>簡單安慰后,我建議她不妨換個角度,與其一直抓著“寫不好”這件事不放,不如將注意力放在孩子進步的地方。陳璐接受了我的建議,每晚寫作業(yè)時,不再頻繁指出兒子寫得不好的地方,而是在寫得不太好的字里挑出一個寫得不錯的,告訴孩子:這個字很端正,這個偏旁寫得真不錯。慢慢地,變化發(fā)生了,孩子的字一天比一天寫得好,陳璐特別欣喜,母子二人的關系也比以前更融洽了。
伯德·約翰遜夫人說:你相信孩子是什么樣,他們可能就會變成什么樣。
看到孩子身上積極的一面,對他們的努力給予積極的反饋,是教養(yǎng)中很關鍵的一部分。前幾天晚上,我們家爸爸給小朋友買了個很好玩的抽拉橡皮,他特別喜歡,就拿著橡皮一直玩,找不到了,他很著急,一直纏著我說:“我的橡皮找不到了,媽媽你幫我找呀,什么時候才能找到啊。”當時我手頭上還有些工作需要處理,心情也被搞得有些煩躁。我意識到了自己的情緒,稍微推脫了一下,說:“媽媽去廚房喝口水,然后就幫你找。”我需要脫離有他的情境,給自己一點時間平靜一下。然后才能和他一起解決
這件事情本身,孩子并沒有犯什么錯,從他的角度來說,實在不應該受到批評指責,也不應該為我的壞情緒買單。如果我沒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很可能會吼他說:“你吵什么吵,媽媽在忙你沒看到嗎?”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有情緒的時候,給自己叫一個短短的暫停,這樣你就不會帶著情緒去處理孩子的情緒。來源:以上內容來源于微信公眾號教育 (ID: edu618),如果內容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