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言:“棍棒底下出孝子”,直至今日,這句話依然廣為流傳。但在如今這個社會,這句話適合嗎?古人所謂的“棍棒”,是打孩子還是“嚴厲”的意思呢?
從我父母那一代說起,六七十年代,不管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被父母打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如果說哪家孩子沒被打過,簡直就是奇跡。在他們那個年代,徹底的給大家展示了什么叫“棍棒教育”,因為在他們的傳統(tǒng)思想中認為,只有棍棒才能教出孝子。
但到如今這個新時代,隨著時代的變化,生活條件的改善,父母的文化水平越來越高了,教育孩子的理念也開始發(fā)生了改變。如今的父母已經(jīng)開始不再信奉“棍棒”教育了,開始推崇快樂教育,拒絕對孩子體罰和打罵。
當孩子犯錯時,現(xiàn)在的父母都是采取教導的方式,苦口婆心的開導孩子,但效果微乎其微,孩子不聽;也就導致很多家長不得不再次利用起“棍棒”教育,效果很顯著。
因為孩子受年齡限制,孩子的主觀意識還沒完善,導致他們分不清謊言和善意。
在孩子的眼中,跟他們普及“潛規(guī)則”是想不通的,他們只能理解表面的“規(guī)則”,更深層次的他們理解不了。所以說,對于低齡段的孩子而言,講道理是行不通的。不要嘗試讓他們循規(guī)蹈矩,只會徒增煩惱。
我們都知道采取打罵的方式是不對的,男人打女人是無能,父母打孩子,也是無能的表現(xiàn)。
可是,很多時候講道理是行不通的,只有采取最無能的方式,這是最直接,也是見效最快的方式。
在此聲明:采取無能的打罵方式僅限父母,不包括老師,老師打孩子,違反了法律程序。
有句俗話說得好:“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在教育孩子這條道路上,我同樣贊同,當父母的可以把鼓勵和懲戒相結(jié)合起來,適當?shù)膽徒湮磭L不可。
只是采取的方式要有輕重,不能長期這樣做,偶爾用一次會有奇效。
如果長期用,就成為家庭暴力,現(xiàn)在那么多人反對打罵孩子,就是因為這種情況。孫子兵法,不也說嗎:“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蓖硎欠褚部梢哉f,打孩子者,家之大事,不可不慎也。
復旦教授錢文忠就曾講過:“不要對孩子讓步,該揍就得揍”。
對此此話,我是持贊同觀點的。每位孩子總有讓人煩的時候,父母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為了給孩子漲點記性,采取打一頓的方式。
但是在“揍”孩子的這個過程中,父母下手要有輕重,要知道那些地方能打,那些地方不能打,別下重手。
---------------------------------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博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wǎng)觀點或立場。如有關(guān)于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fā)表后的30日內(nèi)與新浪網(wǎng)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