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這里是簡食記!昨天到鄰居家串門,剛進門就聽見她對孩子說“寶貝,來,喝碗雞湯,奶奶剛煮的,營養(yǎng)都在里面”。鄰居奶奶這樣的做法,與大多數(shù)長輩一樣,都認為雞湯里的營養(yǎng)最豐富,感冒了喝碗雞湯就會好,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很多人都會認為,雞湯里的營養(yǎng)大于雞肉,煲煮了那么長時間,肉的精華都溶解到湯里面,于是便注重喝湯,其實不然,雞湯中的營養(yǎng)大部分是脂肪和鹽!想象一下一口喝下去的是滿滿的一口脂肪,能不胖嗎?雞肉無論怎樣煮,里面的營養(yǎng)成分都要高于雞湯,正確的做法是,既吃肉又喝湯!
小簡“賭上”101包辣條,這個知識點很多人不知道,就算是您知道,但是您知道煲雞湯應該用公雞還是母雞嗎?怎樣才能煮一碗又好喝,又有營養(yǎng)的雞湯呢?今天咱們就來聊聊煲雞湯那點事兒,只需4步就能煲出一碗,色澤金黃,營養(yǎng)均衡的雞湯,一起看看吧……
所需食材:童子雞,黨參,枸杞,蔥姜,鹽,清水。
做法,1:買回的雞先不要剁,將整只放入冰箱冷凍2小時,再剁成大塊。
2:用淘米水浸泡雞肉30分鐘,去除腥味和血水,冷水下鍋汆燙3-5分鐘,再撈出洗凈。
3:炒鍋燒熱放入少許底油,下入雞塊煸炒2分鐘,再加入適量清水,燒沸后倒入砂鍋內(nèi)。
4:然后加入蔥姜,黨參,小火煲煮1小時,再加入枸杞,鹽,煮10分鐘,撒上香菜末,即可。
技術要領總結(jié):
1:買回的整雞放入冰箱,這樣做的目的是排酸,跟豬肉排酸是相同原理。
2:汆燙時,一定要冷水下鍋汆燙,這樣能去除大部分腥味和雜質(zhì),很重要哦。
3:煎炒一下,煸炒過的雞肉再用來煲湯,更能激發(fā)出雞肉的營養(yǎng),煮好的湯更白。
4:基本常食:不管是雞湯還是排骨湯,亦或是其它肉湯,一定要最后放鹽,記住嘍。
到底煲雞湯應該用老母雞,還是大公雞呢?大公雞更適合年邁老人食用,老母雞適合身體虛弱者食用,而童子雞更適合大多數(shù)人食用,因為其蛋白質(zhì)較多,結(jié)締組織極少,更能被人體吸收,故用童子雞煲湯更合適,您get到了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