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敦煌石窟(四)敦煌的歷史變遷——東晉十六國

          從張騫鑿空西域之后的西漢、東漢、曹魏、西晉三四百年間,中原王朝統(tǒng)治者都十分重視對絲路沿線的開發(fā)和保護,就算是對西域的統(tǒng)治有起有伏,但基本上大部分時間都守住了西大門——敦煌,這使得敦煌得到了極大發(fā)展,中原的生產(chǎn)技術(shù)和文化一直源源不斷地澆灌著這片土地。

          西晉疆域圖:

                  但是從東漢末年開始,中國西部和北部周邊的各少數(shù)民族開始不斷向漢地遷徙,造成這一狀況的最大原因,是因為各種情況形成的兵力、勞力不足導致的中原政府對各少數(shù)民族的招誘。同時,各少數(shù)民族之間的消長變化也引起了一些民族內(nèi)遷。內(nèi)遷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鮮卑、氐、羌等,歷史上稱其為“五胡”。

          到了西晉時期,“西北諸郡皆為戎居”,關(guān)中百萬余口,“戎狄居半”。這些內(nèi)遷的外族逐漸由游牧轉(zhuǎn)向農(nóng)業(yè)定居,胡漢文化相互影響滲透。但在交融的同時,矛盾也不斷加深。從造字來說,戎、狄、蠻、夷本來只是對不同生活狀態(tài)的人的描述,但是隨著文明進程的不同,逐漸被演變成了貶義詞,歷來在漢人心中的高人一等心理是激化矛盾的一個原因,當然也不是唯一一因。不少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動亂,其上層人物亦往往利用本族人民,實行割據(jù)。西晉以后的五胡亂華、永嘉之亂亦肇基于此。

          西晉內(nèi)遷民族:

                再加上西晉時期持續(xù)了十六年的八王之亂,整個社會哀鴻遍野,直接導致了西晉的滅亡。從晉武帝建國開始,西晉國祚不過51年,從滅東吳、統(tǒng)一全國開始,37年。剛剛從三國分裂狀態(tài)走出來的華夏再次進入長達三百年的分裂。

                 316年,西晉覆滅,衣冠南渡。317年,西晉皇族瑯琊王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建立東晉政權(quán),主要統(tǒng)治長江以南地區(qū)。中原門閥及百姓,則大部分南遷,因為河西地區(qū)的相對安定,還有一部分門閥士族遷往河西,少量遷往東北方向。

                 東晉時,北方地區(qū)則前前后后由內(nèi)遷的匈奴、鮮卑、羯、氐、羌五族和漢族建立了大大小小的二十多個政權(quán),其中十六個國力較為強勁,因此北方這個時期被稱為十六國時期,與東晉合稱東晉十六國。

          河西地區(qū)則先后出現(xiàn)前涼、后涼、南涼、西涼、北涼等政權(quán),雖有政權(quán)更迭和戰(zhàn)亂,但比起中原地區(qū),仍可算安定。

          前涼:301年——376年,涼州大姓漢人張軌建立。301年,張軌被晉封為涼州刺史,313年受封西平郡公、涼州牧,建立前涼政權(quán),都城姑臧,今武威。這也是士族入河西之因。后被氐族政權(quán)前秦所滅。下圖為鼎盛時期疆域圖:

              后涼:386年——403年,開國國君呂光原為前秦將領(lǐng)。383年,前秦與東晉淝水之戰(zhàn)時,呂光在西域鏖戰(zhàn)。前秦兵敗后,385年,呂光從西域班師返回,入主涼州,自稱涼州刺史,最后建立后涼政權(quán),都城姑臧。403年,降于羌族政權(quán)后秦。

          西涼:400年——421年,創(chuàng)建者為李廣后代李暠,先建都敦煌,后遷都酒泉,亡于北涼。

          北涼:397年——460年,開創(chuàng)者匈奴人沮渠蒙遜,定都姑臧。439年拓跋燾率北魏軍團圍攻姑臧,北涼王降。其弟西行至高昌(今屬吐魯番)重新建國,460年被柔然攻破,北涼亡。

          南涼:397年——414年,拓跋鮮卑政權(quán)。都城樂都(今屬青海)、姑臧,被隴西鮮卑政權(quán)西秦滅。

                 著重說一下建都在敦煌的西涼政權(quán)。西晉滅亡后,李暠的祖父在前涼政權(quán)內(nèi)任職,其父早亡。400年,李暠建國后大力發(fā)展,敦煌一片繁榮。405年,為消除北涼的威逼,李暠選擇遷都酒泉,同時遷敦煌居民2萬多戶,逼近北涼都城。盡管此舉拱衛(wèi)了西涼政權(quán),但敦煌實力卻被削弱。李暠病逝后,其子李歆繼任,420年,被北涼打敗,西涼滅亡,李歆之弟據(jù)敦煌抵抗。421年,北涼二萬大軍攻打敦煌,久攻不下,引黨河水灌城,敦煌陷落,北涼大規(guī)模屠城,敦煌元氣大傷。

                 至于莫高窟現(xiàn)存最早的三個洞窟,也就是北涼三窟究竟是不是這個時期建造的,學術(shù)界還有爭論,我個人傾向于是北魏初期。

          莫高窟272窟:


          莫高窟275窟:

          莫高窟268禪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歷史速覽之三:中國歷史上的涼國——前涼、后涼、南涼、西涼、北涼
          鮮卑的故事(四十五)占據(jù)姑臧
          兩百年豪族,被連根拔起
          《南北分治》之一:沮渠蒙遜滅西涼
          古典文學作品中頻繁露臉,古代的“涼州”到底是什么地方?
          武威姑臧,河西“五涼”——李唐皇室先祖與一統(tǒng)河西的沮渠蒙遜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