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術檢驗儀器設備
期間核查作業(yè)指
XXX機動車綜合檢測服務公司
作業(yè)指導書
文件編號:QJZY2020-01
文件版本:第2版 第1次修訂
修訂頁
文件頁碼:共1頁
執(zhí)行日期:2021年1月1日
修 訂 頁
修改章節(jié)
文件編號
頁數
修改說明
批準人
修改日期
車速表
3
依據標準GB 38900-2020刪除了車速表核查
2020.11.20
前照燈
3
修改了標準號
2020.11.20
作業(yè)指導書
文件編號:QJZY2020-02
文件版本:第2版 第1次修訂
目 錄
文件頁碼:共1頁
執(zhí)行日期:2021年1月1日
目 錄
序號
名稱
文件編號
頁碼
1
修訂頁
QJZY2020-01
1
2
目錄
QJZY2020-02
2
3
期間核查
QJZY2020-03
3
4
軸(輪)重儀
QJZY2020-04
4
5
滾筒反力式制動檢驗臺
QJZY2020-05
7
6
平板式制動檢驗臺
QJZY2020-06
10
7
側滑檢驗臺
QJZY2020-07
13
8
前照燈檢測儀
QJZY2020-08
15
作業(yè)指導書
文件編號:QJZY2020-03
文件版本:第2版 第1次修訂
期間核查
文件頁碼:共1頁
執(zhí)行日期:2021年1月1日
一、目的
為了解我公司環(huán)保檢測線設備測量標準、測量儀器或標準物質的校準狀態(tài)在兩次檢定或校準期間校準狀態(tài)的可信度,減少由于儀器穩(wěn)定性變化造成的結果偏差,確保設備在使用期間維持有效良好狀態(tài),有必要對其進行檢查,在校準有效期內校準值的變化是否超出其允許誤差極限。
二、范圍
本期間核查適用于本公司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儀器設備的期間檢查。
三、依據
1.GB/T 37536-2019《機動車檢驗機構檢測設備期間核查規(guī)范》
2.本公司安檢檢測線在用設備說明書
3.GB 38900-2020《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項目和方法》
4.公司程序文件(期間核查程序)
5.JJG 1014-2019《機動車檢測專用軸(輪)重儀檢定規(guī)程》
6.JJG 906-2015《滾筒反力式制動檢驗臺檢定規(guī)程》
7.JJG 1020-2017《平板式制動檢驗臺檢定規(guī)程》
8.JJG 908-2009《平板式制動檢驗臺檢定規(guī)程》
9.JJG 745-2016《機動車前照燈檢測儀》
四、核查方法
1.傳遞測量法
2.標準物質法
3.多臺套比對法
4.兩臺套比對法
5.核查標準法
6.常規(guī)控制圖法
作業(yè)指導書
文件編號:QJZY2020-04
文件版本:第2版 第1次修訂
軸(輪)重儀
文件頁碼:共3頁
執(zhí)行日期:2021年1月1日
軸(輪)重儀
一、環(huán)境條件
1.溫度:-10℃~40℃;
2.相對濕度:0~85%;
3.核查應在周圍無影響測量的污染、振動、噪音和電磁干擾的環(huán)境下進行。
二、適用標準法規(guī)
下列標準的條款通過本作業(yè)指導書的引用,而成為本作業(yè)指導書的條款。鼓勵使用下列文件的最新版本,以新條款取代本作業(yè)指導書原引用的相應條款。
1.GB/T 37536-2019 《機動車檢驗機構檢測設備期間核查規(guī)范》
2.JJG 1014-2019《機動車檢測專用軸(輪)重儀檢定規(guī)程》
三、核查方法
采用傳遞測量法核查,砝碼法和測力儀法可任選其一進行核查。
四、核查工具
砝碼或測力儀可任選其一
1.砝碼:準確度不低于M1等級
2.測力儀:準確度不低于0.3級
五、核查的項目(或參數)
載荷示值誤差
六、技術條件
按照JJG 1014-2019的技術條件,確定控制限為載荷的示指誤差不超過±2.0%。
七、核查操作規(guī)程
1.砝碼法
軸(輪)重儀調整零點后,向被核查軸(輪)重儀的承載器上加砝碼,選取常用秤量點作為核查點,加載至核查點后讀取軸(輪)重儀示值,按公式(A.1)計算該核查點的示值誤差。
(A.1)
式中:
—砝碼法核查點的示值誤差;
—核查點軸(輪)重儀的示值,單位為(kg);
—核查點加載砝碼質量值,單位為(kg)。
2.測力儀法
按照說明書安裝專用反力架后,使用千斤頂加力使得壓力通過測力儀傳感器軸線垂直作用在軸(輪)重儀的承載器上。將軸(輪)重儀與測力儀調整至零點,選取常用秤量點作為核查點,加載至核查點后讀取儀表示值,按公式(A.2)計算該核查點的示值誤差。
(A.2)
式中:
—測力儀法核查點的示值誤差;
—核查點軸(輪)重儀的示值,單位為千克(kg);
—重力加速度,單位為米每二次方秒(m/s2)。
—核查點測力儀示值,單位為千牛(kN);
八、核查結果的判定及處理
1.如果或,則本次核查通過。表明被核查的軸(輪)重儀保持了檢定或校準時的狀態(tài),處于受控狀態(tài),可繼續(xù)使用。
2.否則或,則本次核查不通過。表明被核查的軸(輪)重儀技術指標超出預期使用要求,應立即停止使用。對被核查的軸(輪)重儀技術狀態(tài)異常情況進行分析、查找原因,可更換核查方法及增加核查點,必要時應進行維修或更換并重新進行檢定或校準。
九、核查頻次
每年至少進行1次期間核查,當核查數據處于臨界狀態(tài)或對結果有懷疑時,可適當增加核查頻次。
十、原始記錄格式
軸(輪)重儀期間核查原始記錄格式見附表A1。
附表A1 軸(輪)重儀期間核查記錄
編號: J-ZLZYHC 20XX-XXX
被核查
儀器設備
名稱
軸(輪)重儀
型號規(guī)格
出廠編號
最大允許誤差
MPE:±2%
周期檢定/校準起止時間
20XX年 XX月XX日~ 20XX 年XX 月 XX 日
所使用的高準確度等級儀器設備
名稱
砝碼/測力儀
型號規(guī)格
出廠編號
準確度等級/不確定度/最大允許誤差
砝碼:M1等級。
測力儀:0.3級。
測量過程描述:
采用傳遞測量法核查,根據JJG 1019-2006要求,使用砝碼(或測力儀)對軸輪重儀進行示值誤差測量,記錄核查點示值誤差。
本次核查日期
20xx年xx月xx日
核查人
核驗人
核查環(huán)境條件
溫度: ℃ 相對濕度: %
1
2
3
示值
誤差
平均值
%
砝碼/測力儀示值
kg/kN
軸輪重儀示值kg
示值
誤差
%
砝碼/測力儀示值
kg/kN
軸輪重儀示值kg
示值
誤差
%
砝碼/測力儀示值
kg/kN
軸輪重儀示值kg
示值
誤差
%
數據分析判斷及結論:
JJG 1014-2019規(guī)定,該儀器最大允許誤差為±2%。本次核查的示值誤差平均值為 。在允許范圍內,則該儀器保持檢定/校準時狀態(tài)。
技術負責人簽字:
年 月 日
作業(yè)指導書
文件編號:QJZY2020-05
文件版本:第2版 第1次修訂
滾筒反力式制動檢驗臺
文件頁碼:共3頁
執(zhí)行日期:2021年1月1日
滾筒反力式制動檢驗臺
一、環(huán)境條件
1.溫度:0℃~40℃;
2.相對濕度:0~85%;
3.核查應在周圍無影響測量的污染、振動、噪音和電磁干擾的環(huán)境下進行。
二、適用標準法規(guī)
下列標準的條款通過本作業(yè)指導書的引用,而成為本作業(yè)指導書的條款。鼓勵使用下列文件的最新版本,以新條款取代本作業(yè)指導書原引用的相應條款。
1.GB/T 37536-2019 《機動車檢驗機構檢測設備期間核查規(guī)范》
2.JJG 906-2015《滾筒反力式制動檢驗臺檢定規(guī)程》
三、核查方法
采用傳遞測量法核查,砝碼法和測力儀法可任選其一進行核查。
四、核查工具
砝碼或測力儀可任選其一
1.砝碼:準確度不低于M2等級
2.測力儀:準確度不低于0.3級
五、核查的項目(或參數)
制動力靜態(tài)示指誤差
六、技術條件
按照JJG 906-2015的技術條件,確定控制限為制動力的靜態(tài)示指誤差不超過±3.0%。
七、核查操作規(guī)程
1.砝碼法
按設備使用說明書要求,將專用測力杠桿固定在制動臺滾筒或滾筒等效位置上,確定杠桿比 (必要時)。核查點選擇制動臺滿量程的50%。杠桿安裝完畢,儀表調零,按規(guī)定核查點對左(右)制動臺加載砝碼,讀取核查點所對應的左(右)制動臺示值 ,重復測量3次。
按公式(A.3)計算核查點左(右)制動臺的示值誤差。
(A.3)
式中:
--左(右)核查點制動力示值誤差;
--左(右)核查點制動力示值3次測量結果的平均值,N;
--核查點加載砝碼值,kg;
--專用砝碼檢測裝置杠桿比;
--重力加速度,m/s2。
2.測力儀法
按設備使用說明書要求,將專用測力杠桿固定在制動臺滾筒或滾筒等效位置上,確定杠桿比 (必要時)。核查點選擇制動臺滿量程的50%。滾筒反力式制動檢驗臺需將杠桿安裝完畢,測力儀與制動臺儀表同時調零,測力儀按規(guī)定核查點對制動臺加載,讀取各核查點所對應的左(右)制動臺示值 ,重復測量3次。
按公式(A.4)計算核查點左(右)制動臺的示值誤差。
(A.4)
式中:
—左(右)核查點制動力示值誤差,%;
—核查點左(右)制動臺制動力示值,N;
—核查點測力儀示值,N;
—專用砝碼檢測裝置杠桿比。
八、核查結果的判定及處理
1.如果,則本次核查通過。表明被核查的滾筒反力式制動檢驗臺保持了檢定或校準時的狀態(tài),處于受控狀態(tài),可繼續(xù)使用。
2.否則,則本次核查不通過。表明被核查的滾筒反力式制動檢驗臺技術指標超出預期使用要求,應立即停止使用。對被核查的滾筒反力式制動檢驗臺技術狀態(tài)異常情況進行分析、查找原因,可更換核查方法及增加核查點,必要時應進行維修或更換并重新進行檢定或校準。
九、核查頻次
每年至少進行1次期間核查,當核查數據處于臨界狀態(tài)或對結果有懷疑時,可適當增加核查頻次。
十、原始記錄格式
滾筒反力式制動檢驗臺期間核查記錄格式見附錄A2。
附表A2 滾筒反力式制動檢驗臺期間核查記錄
編號: J-ZDJYTHC 20XX-XXX
被核查
儀器設備
名稱
滾筒反力式制動檢驗臺
型號規(guī)格
出廠編號
最大允許誤差
MPE:±3%
周期檢定/校準起止時間
20XX年 XX月XX日~ 20XX 年XX 月 XX 日
所使用的高準確度等級儀器設備
名稱
砝碼/測力儀
型號規(guī)格
出廠編號
準確度等級/不確定度/最大允許誤差
砝碼:M2等級。
測力儀:0.3級。
測量過程描述:
采用傳遞測量法核查,根據JJG 906-2015要求,使用砝碼(或測力儀)對滾筒反力式制動檢驗臺進行示值誤差測量,記錄核查點左(右)制動臺示值誤差。
本次核查日期
20xx年xx月xx日
核查人
核驗人
核查環(huán)境條件
溫度: ℃ 相對濕度: %
1
2
3
示值
誤差
平均值
%
砝碼/測力儀示值
kg/kN
制動臺示值DaN
示值
誤差
%
砝碼/測力儀示值
kg/kN
制動臺示值DaN
示值
誤差
%
砝碼/測力儀示值
kg/kN
制動臺示值DaN
示值
誤差
%
數據分析判斷及結論:
JJG 906-2015規(guī)定,該儀器最大允許誤差為±3%。本次核查的示值誤差平均值為 。在允許范圍內,則該儀器保持檢定/校準時狀態(tài)。
技術負責人簽字:
年 月 日
作業(yè)指導書
文件編號:QJZY2020-06
文件版本:第2版 第1次修訂
平板式制動檢驗臺
文件頁碼:共3頁
執(zhí)行日期:2021年1月1日
平板式制動檢驗臺
一、環(huán)境條件
1.溫度:0℃~40℃;
2.相對濕度:0~85%;
3.核查應在周圍無影響測量的污染、振動、噪音和電磁干擾的環(huán)境下進行。
二、適用標準法規(guī)
下列標準的條款通過本作業(yè)指導書的引用,而成為本作業(yè)指導書的條款。鼓勵使用下列文件的最新版本,以新條款取代本作業(yè)指導書原引用的相應條款。
1.GB/T 37536-2019 《機動車檢驗機構檢測設備期間核查規(guī)范》
2.JJG 1020-2017《平板式制動檢驗臺檢定規(guī)程》
三、核查方法
采用傳遞測量法核查。
四、核查工具
工作測力儀:準確度不低于0.3級
五、核查的項目(或參數)
制動力示指誤差
六、技術條件
按照JJG 1020-2017的技術條件,確定控制限為制動力的示指誤差不超過±3.0%。
七、核查操作規(guī)程
按設備使用說明書要求,安裝專用加載工具和測力儀等,加力方向與制動臺的制動力方向即行車方向一致。核查點選擇制動臺滿量程的50%。測力儀與制動臺儀表同時調零,測力儀按規(guī)定核查點對制動臺加載,讀取核查點所對應的左(右)制動平板示值 ,重復測量3次。
按公式(A.5)計算核查點左(右)制動平板的示值誤差。
(A.5)
式中:
—左(右)核查點制動力示值誤差;
—核查點左(右)制動臺制動力示值,單位為牛(N);
—核查點測力儀示值,單位為(N)。
八、核查結果的判定及處理
1.如果,則本次核查通過。表明被核查的平板式制動檢驗臺保持了檢定或校準時的狀態(tài),處于受控狀態(tài),可繼續(xù)使用。
2.否則,則本次核查不通過。表明被核查的平板式制動檢驗臺技術指標超出預期使用要求,應立即停止使用。對被核查的平板式制動檢驗臺技術狀態(tài)異常情況進行分析、查找原因,可更換核查方法及增加核查點,必要時應進行維修或更換并重新進行檢定或校準。
九、核查頻次
每年至少進行1次期間核查,當核查數據處于臨界狀態(tài)或對結果有懷疑時,可適當增加核查頻次。
十、原始記錄格式
平板式制動檢驗臺期間核查記錄格式見附表A3
附表A3 平板式制動檢驗臺期間核查記錄
編號: J-ZDJYTHC 20XX-XXX
被核查
儀器設備
名稱
平板式制動檢驗臺
型號規(guī)格
出廠編號
最大允許誤差
MPE:±3%
周期檢定/校準起止時間
20XX年 XX月XX日~ 20XX 年XX 月 XX 日
所使用的高準確度等級儀器設備
名稱
測力儀
型號規(guī)格
出廠編號
準確度等級/不確定度/最大允許誤差
0.3級
測量過程描述:
采用傳遞測量法核查,根據JJG 1020-2017要求,使用測力儀對平板式制動檢驗臺進行示值誤差測量,記錄核查點左(右)制動平板示值誤差。
本次核查日期
20xx年xx月xx日
核查人
核驗人
核查環(huán)境條件
溫度: ℃ 相對濕度: %
1
2
3
示值
誤差
平均值
%
測力儀
示值
kN
制動臺示值DaN
示值
誤差
%
測力儀
示值
kN
制動臺示值DaN
示值
誤差
%
測力儀
示值
kN
制動臺示值DaN
示值
誤差
%
數據分析判斷及結論:
JJG 1020-2017規(guī)定,該儀器最大允許誤差為±3%。本次核查的示值誤差平均值為 。在允許范圍內,則該儀器保持檢定/校準時狀態(tài)。
技術負責人簽字:
年 月 日
作業(yè)指導書
文件編號:QJZY2020-07
文件版本:第2版 第1次修訂
側滑檢驗臺
文件頁碼:共2頁
執(zhí)行日期:2021年1月1日
側滑檢驗臺
一、環(huán)境條件
1.溫度:0℃~40℃;
2.相對濕度:0~85%;
3.核查應在周圍無影響測量的污染、振動、噪音和電磁干擾的環(huán)境下進行。
二、適用標準法規(guī)
下列標準的條款通過本作業(yè)指導書的引用,而成為本作業(yè)指導書的條款。鼓勵使用下列文件的最新版本,以新條款取代本作業(yè)指導書原引用的相應條款。
1.GB/T 37536-2019 《機動車檢驗機構檢測設備期間核查規(guī)范》
2.JJG 908-2009《平板式制動檢驗臺檢定規(guī)程》
三、核查方法
采用傳遞測量法核查。
四、核查工具
百分表:準確度為1級
五、核查的項目(或參數)
側滑示指誤差
六、技術條件
按照JJG 908-2009的技術條件,確定控制限為核查點側滑的示指誤差不超過±0.2m/km。
七、核查操作規(guī)程
按儀器使用說明書要求,安裝百分表和擋位工具,將側滑檢驗臺上位機軟件調至側滑核查界面,選擇5m/km作為核查點。調整好側滑臺與百分表零位,用微動工具緩慢推動滑板,使滑板移動。當百分表顯示達到核查點時,記錄側滑臺示值,重復測量3次。按公式(A.6)計算示值誤差。
(A.6)
式中:
—核查點側滑示值誤差,單位為米每千米(m/km);
—側滑檢驗臺3次示值平均值,單位為米每千米(m/km);
—百分表示值,單位為米每千米(m/km)。
八、核查結果的判定及處理
1.如果m/km,則本次核查通過。表明被核查的側滑檢驗臺保持了檢定或校準時的狀態(tài),處于受控狀態(tài),可繼續(xù)使用。
2.否則m/km,則本次核查不通過。表明被核查的側滑檢驗臺技術指標超出預期使用要求,應立即停止使用。對被核查的側滑檢驗臺技術狀態(tài)異常情況進行分析、查找原因,可更換核查方法及增加核查點,必要時應進行維修或更換并重新進行檢定或校準。
九、核查頻次
每年至少進行1次期間核查,當核查數據處于靈界狀態(tài)或對結果有懷疑時,可適當增加核查頻次。
十、原始記錄格式
側滑檢驗臺期間核查原始記錄格式見附表A4。
附表A4 側滑檢驗臺期間核查記錄
編號: J-CHJYTHC 20XX-XXX
被核查
儀器設備
名稱
側滑檢驗臺
型號規(guī)格
出廠編號
最大允許誤差
MPE:±0.2m/km
周期檢定/校準起止時間
20XX年 XX月XX日~ 20XX 年XX 月 XX 日
所使用的高準確度等級儀器設備
名稱
百分表
型號規(guī)格
出廠編號
準確度等級/不確定度/最大允許誤差
1級
測量過程描述:
采用傳遞測量法核查。根據JJG908-2009要求,使用百分表對側滑檢驗臺示值5m/km點進行測量,記錄百分表和側滑檢驗臺示值,計算示值誤差。
本次核查日期
20xx年xx月xx日
核查人
核驗人
核查環(huán)境條件
溫度: ℃ 相對濕度: %
1
2
3
示值
誤差
最大值
m/km
百分表示值mm
側滑臺示值m/km
示值
誤差
m/km
百分表示值mm
側滑臺示值m/km
示值
誤差
m/km
百分表示值mm
側滑臺示值m/km
示值
誤差
m/km
數據分析判斷及結論:
JJG908-2009規(guī)定,該儀器最大允許誤差為±0.2m/km。本次核查的示值誤差最大值為 。在允許范圍內,則該儀器保持檢定/校準時狀態(tài)。
技術負責人簽字:
年 月 日
作業(yè)指導書
文件編號:QJZY2020-08
文件版本:第2版 第1次修訂
前照燈檢測儀
文件頁碼:共2頁
執(zhí)行日期:2021年1月1日
前照燈檢測儀
一、環(huán)境條件
1.溫度:0℃~40℃;
2.相對濕度:0~85%;
3.核查應在周圍無影響測量的污染、振動、噪音和電磁干擾的環(huán)境下進行。
二、適用標準法規(guī)
下列標準的條款通過本作業(yè)指導書的引用,而成為本作業(yè)指導書的條款。鼓勵使用下列文件的最新版本,以新條款取代本作業(yè)指導書原引用的相應條款。
1.GB/T 37536-2019 《機動車檢驗機構檢測設備期間核查規(guī)范》
2.JJG 745-2016《機動車前照燈檢測儀》
3.GB 38900-2020《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項目和方法》
三、核查方法
采用多臺套比對法進行核查。
四、核查工具
試驗車輛
五、核查的項目(或參數)
遠光光強示指誤差
六、技術條件
按照JJG 745-2016的技術條件以及GB 38900規(guī)定的檢驗方法,依據JJF 1059.1進行不確定度分析評定,得到核查點遠光光強的示指測量不確定度為18%,k=2。
七、核查操作規(guī)程
1.采用多臺套比對法進行核查。按照機構期間核查計劃用被核查的前照燈檢測儀對試驗車輛進行測量。
2.按儀器使用說明書要求進行開機預熱。根據GB 38900《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項目和方法》規(guī)定的檢驗方法將試驗車輛沿引導線居中行駛至規(guī)定的檢測距離處停止,車輛的縱向軸線應與引導線平行。 置變速器于空擋,車輛電源處于充電狀態(tài),開啟前照燈遠光燈。按前照燈檢測儀測量程序啟動測量儀,自動搜尋試驗車輛前照燈,測量其遠光發(fā)光強度,此時記錄遠光發(fā)光強度示值。
3.隨后對同一穩(wěn)定試驗車輛在第二臺前照燈檢測儀上進行遠光發(fā)光強度測量。重復2步驟,得到試驗車輛遠光發(fā)光強度示值。
4.接著對同一穩(wěn)定試驗車輛在第三臺前照燈檢測儀上進行遠光發(fā)光強度測量。重復2步驟,得到試驗車輛遠光發(fā)光強度示值。按公式(A.7)計算En值。
(A.7)
式中:
En —歸一化偏差;
—被核查前照燈檢測儀對試驗車輛前照燈遠光發(fā)光強度的測量結果,單位為千坎德拉(kcd);
—3臺前照燈檢測儀對試驗車輛前照燈遠光發(fā)光強度的測量結果的平均值,單位為千坎德拉(kcd);
U—3次測量的不確定度。如果該兩套儀器設備屬同一單位溯源時,應考慮其相關性影響。
八、核查結果的判定及處理
1.當時,期間核查結果滿足要求,表明被核查的前照燈檢測儀保持了檢定或校準時的狀態(tài),處于受控狀態(tài),可繼續(xù)使用。
2.當時,期間核查結果滿足要求但存在風險趨勢,機構應對被核查的前照燈檢測儀進行分析,查找原因,加強維護保養(yǎng)和跟蹤,并加大核查頻次。
3.當時,本次期間核查不通過,表明被核查的前照燈檢測儀技術指標超出預期使用要求,應立即停止使用。對被核查的前照燈檢測儀技術狀態(tài)異常情況進行分析、查找原因,可更換核查方法或增加核查點,必要時應進行維修或更換并重新進行檢定或校準。
九、核查頻次
每年至少進行1次期間核查,當核查數據處于臨界狀態(tài)或對結果有懷疑時,可適當增加核查頻次。
十、原始記錄格式
前照燈檢測儀期間核查記錄格式見附表A5。
附表A5 前照燈檢測儀期間核查記錄
編號: J-QZDJCYHC 20XX-XXX
被核查
儀器設備
名稱
前照燈檢測儀
型號規(guī)格
出廠編號
最大允許誤差
MPE:±15%
周期檢定/校準起止時間
20XX年 XX月XX日~ 20XX 年XX 月 XX 日
其他參加比對儀器設備
名稱
前照燈檢測儀
型號規(guī)格
出廠編號
準確度等級/不確定度/最大允許誤差
名稱
前照燈檢測儀
型號規(guī)格
出廠編號
準確度等級/不確定度/最大允許誤差
被測樣品
名稱
試驗車輛
型號規(guī)格
出廠編號
準確度等級/不確定度/最大允許誤差
----
測量過程描述:
采用多臺套比對法核查。用被核查的前照燈檢測儀對試驗車輛進行測量,得到測量值I1。然后用其他幾臺前照燈檢測儀分別對該試驗車輛進行測量,得到測量結果I2、I3。從而得到平均值,計算En值。
被核查前照燈檢測儀測量值I1:
其他參加核查的前照燈檢測儀測量值I2:
其他參加核查的前照燈檢測儀測量值I3:
數據分析判斷及結論:
技術負責人簽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