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由《中國美術報》組織主辦的“2018年度最具影響力藝術家及藝術機構”年度盛典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舉行,正式揭曉了2018年度最具影響力藝術家和年度最具影響力藝術機構榜單。
戴澤、劉文西、劉巨德、唐勇力、許江、李象群、趙奇、方力鈞、顧黎明、張方白、張譯丹、趙培智榮獲“2018年度最具影響力藝術家”稱號,北京民生現(xiàn)代美術館、合美術館、全山石藝術中心、上海奧賽畫廊、北京大都美術館榮獲“2018年度最具影響力藝術機構”稱號。百度指數(shù)添加
更多活動信息請見鏈接:
2018年度最具影響力藝術家及藝術機構發(fā)布!
趙奇
“
要在精神上尋根,不追隨時風。
”
趙奇,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委員。1954年出生在遼寧省錦縣。
作品曾連續(xù)獲得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第十二屆全國美展銅牌獎、銀牌獎,首屆、第二屆連環(huán)畫報金環(huán)獎,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全國連環(huán)畫評獎繪畫二等獎、三等獎、一等獎和專業(yè)性的全國美展、國際美展一等獎、二等獎等不同獎項二十多次。1996年被中國文聯(lián)世紀之星工程委員會評為中國文聯(lián)美術界唯一的“世紀之星”。
1990年在中國畫研究院舉辦“趙奇中國畫、連環(huán)畫作品展”和“趙奇作品理論研討會”,1991年在中國美術學院舉辦“趙奇作品觀摩展”,199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中國文聯(lián)‘世紀之星’工程——趙奇畫展”和“趙奇作品理論座談會”,2012年在遼寧博物館舉辦“與你相遇——趙奇繪畫作品展”和“趙奇畫展座談會”,2014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這片地呀——趙奇繪畫展”和“趙奇作品理論研討會”。2015年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舉辦“浴火——趙奇畫展”和“趙奇畫展座談會”。
有十幾種畫集出版,還有詩集《一個人》、《給你》,散文《最后,眼睛總是濕的》和學術文集《關于繪畫藝術的思考》、《能畫就多畫點——趙奇在教室里講繪畫》出版。
趙奇對中國現(xiàn)代史的關注與偏好,使他對“歷史場景的圖像還原”著迷,他用一個畫家的努力,依據(jù)大量的歷史影像資料,集合當年的記憶碎片,重新構建出歷史事件的宏大場景。這種學者般的嚴謹精神與異于尋常的想象力,讓歷史的圖像和方式重返當下。
藝術家感言:對我來說,繪畫就是一種表達,一種語言的表達,是人類獨有的表達方式。既然要表達,首先需要有內容、有想法,而且想法未必是一定要出去寫生、采風才能得到,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通過觀察、體悟和種種思考,也可以得到。生活中最寶貴的就是體悟,而繪畫本身也是一種思考和體悟的方式,我的很多想法都是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逐漸成熟的。對藝術家來說,創(chuàng)作是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
我們的生活感受只能從經歷開始,情感依附于具體的事件之上,才可以產生作品。作為藝術家應該是以冷靜的心態(tài),像科學家對待大自然那樣面對事實。這時候,你就可以感到,爐火映在臉上究竟應該紅得怎樣,用哪種顏料表現(xiàn)更合適,這就全在于觀察了。那是一種具體的感受與體悟,作品會因此而深刻。
趙奇《可愛的中國》
趙奇 長城五章 490cm×115cm 1992年
趙奇年輕時候 118cm×78cm 2002-2003年
趙奇 中國·農民 338cm×96cm 2006年
趙奇長歌·南京英魂 194×239㎝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