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慶
若問唐朝哪個詩人在日本最牛?也許是大詩人白居易吧,《源氏物語》都深受《長恨歌》影響;但張志和也十分厲害??赡軙凶x者以為大謬不然,《中國古詩名篇鑒賞辭典》([日]前野直彬等編)選白居易的達17首之多,而沒有張志和的,何牛之有! 原創(chuàng)文章
牛在頂層熱愛。日本第52代天皇嵯峨(786年-842年),雅擅書法、詩文,被列為平安時代三筆之一,在位期間大力推行“唐化”。他迷戀漢學,詩賦、書法、音律都有相當?shù)脑煸劇堉竞偷拿鳌稘O歌子》讓嵯峨心折,學而“實習”之,不僅如此,其女兒及大臣都有奉和,這使他成了日本填詞的始作俑者,開創(chuàng)了東洋一脈的漢語填詞歷史(《日本填詞史話》,[日]神田喜一郎著),這在日本朝野,影響可謂深遠。
張志和這位詩人不得了,是個“仙”。李白的“謫仙”就是個比喻,張志和可是被寫入《續(xù)仙傳》的([南唐]沈汾著)。該書有 “玄真子”一條,玄真子即張志和的道號,記述他博學能文、擅長繪畫,喝酒三斗不醉,雪地睡覺如常,尤奇者下水還不會濕,游遍天下山水。大書法家顏真卿是個張迷,作有《浪跡先生玄真子張志和碑》,寫他作畫:“須臾之間,千變?nèi)f化;蓬壺仿佛而隱見,天水微茫而昭合。觀者如堵,轟然愕眙”;其即興為文,更為“舉席駭嘆”??胺Q高才驚世。張志和的《漁歌子》素負盛名,蘇東坡有一闋《浣溪沙》題曰:“玄真子《漁父詞》(即《漁歌子》),極清麗;恨其曲度不傳,故加數(shù)語,令以《浣溪沙》歌之?!币饧吹酱筇K這時,《漁父詞》原曲已失傳,而《浣溪沙》一調(diào)猶可歌,為廣傳唱計,大蘇改寫前詞以入后調(diào),足見是推崇備至。
《漁歌子》五闋闋闋如入畫屏:“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釣臺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霅溪灣里釣魚翁,舴艋為家西復東。江上雪,浦邊風,反著荷衣不嘆窮。//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飵莼羹亦共餐。楓葉落,狄花干,醉泊漁舟不覺寒。//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連。釣車子,橛頭船,樂在風波不用仙?!痹谶@五闕連作中,尤以第一首最為著名,而且有一個特色:每闋結(jié)句第五字都用“不”字。這是一組栩栩如生的漁父浪跡圖,是一曲自由的頌歌;也可謂“說不”之歌,“說不”乃自由之始,令人思及“不改”其樂的孔顏樂境。自從大詩人屈原首開寫漁父,漁夫主題的詩文代有佳作,《桃花源記》的漁人還只是個發(fā)現(xiàn)者,到了張志和筆下,漁父即“自由的象征”得到廣泛認同。電視劇《三國演義》主題歌“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給人感覺王朝命短,漁樵即仙,就顯然繼承了這一傳統(tǒng)?!皹吩陲L波不用仙”,我猜當另有版本作“不羨仙”。
再來看嵯峨天皇的《漁歌子》:“江水渡頭柳絲亂,漁翁上船煙景遲。乘春興,無厭時,求魚不得帶風吹。//漁人不記歲月流,淹泊沿回老棹舟。心自效,常狎鷗,桃花春水帶浪游。//青春林下渡江橋,湖水翩翩入云霄。煙波客,釣舟遙,往來無定帶落潮。//溪邊垂釣奈樂何,世上無家水宿多。閑釣醉,獨棹歌,洪蕩飄飖帶滄波。//寒江春曉片云晴,兩岸飛花夜更明。鱸魚膾,莼菜羹,餐罷酣歌帶月行?!薄度毡咎钤~史話》指出,比起張志和創(chuàng)作《漁歌子》(774年),嵯峨父女唱和之作“僅僅晚四十九年”。大唐文化之為彼國追慕,于此可見。
我讀嵯峨填詞是驚艷又自愧。嵯峨作為一個東洋人,漢語填詞作得清新可喜,而滔滔我輩唐詩宋詞的子孫,善填詞者屈指幾人?好在經(jīng)過這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國運日隆,文化復興,詩詞創(chuàng)作在我國已現(xiàn)“逆襲”。
嵯峨的《漁歌子》作為漢語填詞開山之作,起點不俗。它每闋結(jié)句第五字都用“帶”字,略顯生硬,卻也尖新。至于張詞寫漁父“樂在風波”(實則自我寫照),嵯峨?yún)s將其完全浪漫化,我想,身為天皇而寫漁父詞,恐怕只能如此想當然了。
作者:朱子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