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歷史上的風(fēng)云人物,趙匡胤的一生充滿了傳奇,也留下了無數(shù)謎團。其中,最大的一個謎團是趙匡胤之死。
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農(nóng)歷),趙匡胤召其弟趙光義飲酒,隔日清晨,趙匡胤暴死,享年五十歲。因此,趙匡胤之死,有一種傳聞是被趙匡義謀殺。
那么,趙匡胤是不是趙光義謀殺呢?這一宮廷權(quán)力斗爭,估計永遠沒有真相。然而,趙匡胤病死還是他殺?當時卻有兩個小人物的舉動,留下一個千古之謎!
關(guān)于趙匡胤之死,最廣為人知的一個傳言是:燭影斧聲!所謂燭影,就是有人遙見得燭光下趙光義的影子,所謂斧聲,有人聽到趙匡胤引柱斧戳地,并大聲說“好為之”,并不是說趙光義拿斧頭砍趙匡胤。第二天,趙光義接受遺詔,繼位為帝。
對于這一段宮廷之變,司馬光在《涑水紀聞》有所提及:當晚兩人飲酒之后,趙光義就離開了皇宮,第二天凌晨,趙匡胤被暴斃。從這一段記載來看,仿佛趙匡胤死于意外,至少和趙光義無關(guān)。
歷史真相究竟如何呢?不妨看一看這兩個小人物的異動,或許能給出一個答案!
第一,太監(jiān)王繼恩!皇后發(fā)現(xiàn)趙匡胤死去,就讓太監(jiān)王繼恩把皇子趙德芳(趙匡胤四兒子,當時快18了)找來繼位。然而,王繼恩卻就沒找德芳,而是去找了趙光義。隨后,趙光義忸怩裝了一番,然后進宮登基?;屎笠灰娳w光義,一臉懵逼,知道大勢已去,只能默認此事。
第二,醫(yī)官程德玄!四更天里,王繼恩來到趙光義的府邸,卻看到了程德玄。原來,趙光義讓程德玄過來,而且是二更天就過來了,一直等在晉王府。后蜀國的孟昶,南唐的李煜,吳越國王錢俶,據(jù)說都被程德玄毒死了。所以,可能是程德玄將都要給了趙光義,后者給哥哥下毒。
顯然,從這兩個小人物的異動來看,一個比一個讓人難理解。作為皇帝貼身太監(jiān),王繼恩為何不找趙匡胤的兒子,而讓趙光義來繼位?為何醫(yī)官程德玄,在趙匡胤死的當晚,趙光義會在二更天把他喊過來?是確認毒藥發(fā)作時間,還是想要控制住程德玄?
這一切問題都沒有答案,反而讓趙匡胤的死因,變得更撲朔迷離。只是,這里依然還有一個問題,趙光義如果是“篡位”,為何朝中上下,沒人會反對呢?
其實很簡單,因為趙光義和趙匡胤的關(guān)系,沒大家想象的那么和諧,(1)連皇帝身邊的王繼恩,都是趙光義的人,可見趙光義的暗線有多少?(2)趙光義是開封府尹,其實當時已經(jīng)“架空”了趙匡胤,所以趙匡胤才要遷都,這樣好洗掉趙光義的勢力,但卻為趙光義反駁,無奈之下只好作罷。因此,也可以說趙匡胤是中國最憋屈的開國皇帝,比李淵還憋屈。
當然,京城上下沒什么反應(yīng)的原因,除此之外,還和五代十國亂紛紛有關(guān),政權(quán)頻繁更迭,城頭變幻大王旗,大臣們見慣不怪了。
總而言之,趙匡胤為何暴斃,歷史沒給出答案,但所記載的這兩個小人物異常東西,卻似乎又點出真相。尤其在趙光義控制了朝廷的情況下,以及從趙匡胤50歲就暴斃來看,“謀殺篡位”可能更接近歷史事實!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趙匡胤死得不明不白,皇帝做的很憋屈,但卻將中華文明推向巔峰。大師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痹陉愐竦难劾铮w匡胤開創(chuàng)的宋朝,才是中華文明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