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嘉珍
骨質疏松癥為臨床常見病,近幾年來國內外中醫(yī)藥領域探討防治本病進展較快,現將有關文獻綜述如下。
治療
從腎論治:骨骼為腎精化生之精髓所充養(yǎng),若腎精充足,精能生髓,髓能養(yǎng)骨,則筋骨強勁,堅硬有力。黃氏等用補腎健骨法,選熟地、山茱萸、菟絲子、鹿角膠、龜板膠、淫羊藿、肉蓯蓉、山藥、丹參、杞子、田七等治療本病200例,總有效率為85.5%[1]。林氏用益腎健骨湯,選用川續(xù)斷、骨碎補、菟絲子、補骨脂、龜膠、山茱萸、杞子、女貞子、淮山、茯苓、生龍齒、生牡蠣治療本癥20例,治療前后骨密度有明顯改善[2]。劉氏等用壯骨補腎法,選補骨脂、杞子、杜仲、熟地、菟絲子等補腎中藥為主治療本癥54例,總有效率為90.8%[3]。楊氏等選擇退化期骨質疏松癥患者11例,按臨床表現分為腎陰虛型和腎陽虛型,分別用左歸丸及右歸丸加減治療,連服2個月,結果9例腰背痛癥狀明顯減輕或消失者,X線顯示骨密度明顯增高者6例[4]。張氏選用補腎中藥回骨丸(由鹿角膠、紫河車、熟地、杞子、仙茅、龜膠、鱉甲、龍骨、牡蠣、淫羊藿等組成),每次10g,每日3次,3個月后復查發(fā)現患者骨礦含量、骨密度明顯升高,腎虛積分值明顯下降[5]。王氏等用二仙湯(仙靈脾、仙茅、知母、黃柏、當歸、巴戟天)治療骨質疏松癥50例,對患者骨密度有改善[6]。王氏等用補腎益骨膏(熟地、淫羊藿、紫河車、澤瀉、龍骨等)治療更年期婦女骨質疏松癥,服藥3個月后,患者撓、尺骨骨礦含量均較治療前增加(均P<0.01)[7]。梁氏等以續(xù)斷、桑寄生、山萸肉、骨碎補、熟地等治療58例,腎虛癥狀明顯改善,且骨密度平均值略有回升[8]。丁氏等用補腎健骨膠囊和鈣劑分別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各17例,6個月后中藥組癥狀緩解改善率達92.9%,而鈣劑組僅為40%;中藥組腰椎骨密度平均升高1.6%,而鈣劑組下降0.5%,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9]。沈氏用補腎密骨液對23例絕經后婦女骨質丟失進行預防,與對照組20例進行比較,結果顯示治療組口服補腎密骨液5個月后,其尺、橈骨骨礦物質含量較治療前明顯增加,而對照組呈進行性減少。治療組空腹尿鈣、羥脯氨酸與肌酐比值較治療前下降,且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補腎密骨液能夠預防絕經后婦女的骨質丟失[10]。楊氏等用補腎中藥治療50例老年骨質疏松癥,結果顯示補腎中藥可很快解除骨質疏松所致的自覺疼痛,對骨折愈合有一定促進作用,并可提高骨密度值[11]。
以上臨床文獻表明從腎論治骨質疏松癥不但使腎虛癥狀明顯改善,且骨礦含量、骨密度等指標的檢測亦可得到改善,證實了“腎主骨”的理論為指導臨床防治骨代謝疾病提供了科學依據。
其它療法
有學者從補氣活血、健脾調肝等方面治療本病,取得了一定的療效。曹氏經臨床實踐,探索出以治陰為本,治陽為標的原則,治療48例老年腰椎骨質疏松癥,5個月后X線顯示骨密度增高約70%[12]。日本學者館野健以張仲景方當歸四逆散加吳茱萸生姜湯治療老年骨質疏松癥,取得較好療效[13]。日本金井成行用加味歸脾湯治療骨質疏松癥,觀察顯示對骨鹽量增加明顯,可使貧血及更年期指數改善[14]。張氏等發(fā)現丹參能使骨折過程中膠原纖維絲形成增多,鈣鹽沉積豐富,證明了丹參可以從鄰近骨折骨組織中調動鈣,以滿足新骨形成對鈣的需要,這說明丹參具有直接調節(jié)鈣代謝的作用[15]。李氏等用養(yǎng)脾陰之中藥骨密Ⅱ號(黃精、龜板、制首烏、玉竹等組成)治療糖皮質激素所致大鼠實驗性骨質疏松癥,結果顯示其各項測定值明顯高于病模組,提示養(yǎng)脾陰之中藥不但可治療骨質疏松癥,也可預防骨質疏松癥[16]。蘇氏擬補腎活血湯治療骨折后期斷端骨質疏松癥46例,結果均獲治愈[17]。
非藥物治療
1.合理膳食:飲食結構與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生有很大關系,人到中老年,脾胃功能常不足,影響營養(yǎng)吸收而致骨質疏松。故飲食中既要吃富含蛋白質和鈣豐富的飲食,如牛羊肉、奶類、海產、豆類、魚類等,又要注意吃淮山、黨參之類健脾運脾的食品,使脾胃運化功能強健,精微物質充分得到吸收利用??蛇x用胡桃肉、黑芝麻、阿膠等滋補保健品增強老年人的體質,保持一定的體重對骨丟失有積極的預防作用。同時還應戒除煙酒。
2.運動療法:太極拳、保健操、步行與站立等對骨質疏松癥的治療有很大意義。范氏認為每日累計2~3小時的站立與步行可防止骨脫鈣引起的尿鈣流失,腹背和四肢適當的負重可使肌肉保持適當的張力,對抑制骨質疏松有良好的作用,對絕經后婦女的骨脫鈣亦有良效[18]。
展望
骨質疏松癥為多病因全身代謝性疾病,故在治療中應注意尋找起主導作用的因素,針對機體不同情況下骨質疏松發(fā)生的因素采用不同方法治療。目前臨床治療本病療效仍不理想,高效、安全的藥物及方法尚有待開發(fā)、研究,尤應重視積極開展宣傳預防教育工作。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530021
參考文獻
1 黃勇,李萬逸.補腎健骨湯治療老年骨質疏松癥臨床觀察.中醫(yī)正骨,1998,10(2):38
2 林翰宇,齊振熙.益腎健骨湯治療骨質疏松癥臨床觀察.福建中醫(yī)藥,1998,29(2):9~10
3 劉勇,劉振義.補腎壯骨法治療骨質疏松癥54例.北京中醫(yī)雜志,1993,(1):28
4 楊旭,劉征.退化期骨質疏松的中醫(yī)治療.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1995,9(2):28
5 張劍宇,李麗,羅潤明.骨疏靈治療藥物性骨質疏松癥的實驗研究.中華內科雜志,1995,34(6):410~411
6 王長海,張仲海,馬靜.二仙湯治療骨質疏松50例.陜西中醫(yī),1998,19(5):205
7 王小云,徐珉,張春玲,等.補腎益骨膏治療更年期婦女骨質疏松癥的臨床觀察.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98,15(2):84~87
8 梁立,江正玉,劉中厚,等.補腎中藥治療骨質疏松臨床觀察.中醫(yī)雜志,1992,33(1):36
9 丁桂芝,張忠蘭,周通,等.補腎健骨膠囊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療效分析.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5,15(7):392
10 沈霖,杜靖遠,楊家玉,等.補腎法預防絕經后婦女骨質丟失的臨床研究.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4,14(9):515~518
11 楊晉才,劉崇敬,關立,等.補腎中藥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療效觀察.中醫(yī)藥研究,1998,14(4):36~37
12 曹飛.腰椎骨質疏松癥治陰為本治陽為標.新中醫(yī),1994,(6):287
13 館野健.漢方の臨床,1989,36(2):83
14 崔昕.加味歸脾湯對骨質疏松的療效.國外醫(yī)學.中醫(yī)中藥分冊,1996,18(3):41~42
15 張菊英.丹參注射液對骨折愈合中鈣沉積的影響.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84,(4):536
16 李浩鋼,吳軍豪.脾腎同補防治骨質疏松癥的實驗研究.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98,(9):45~46
17 蘇繼承,劉明武.補腎活血湯治療骨折后期斷端骨質疏松46例.中國中醫(yī)骨傷科,1998,6(2):37~38
18 范振華.老年骨關節(jié)病及康復.實用老年醫(yī)學,1993,7(1):4
19 王云釗,李海平,孟迅吾,等.原發(fā)性骨質疏松專題座談會紀要.中華外科雜志,1992,30(8):470~474
收稿日期 199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