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寶寶媽媽今天05:32
大圖模式 唐高祖李淵于隋,義寧二年 ( 618 年) 五月登基為帝。六月,立李建成為皇太子,李世民封為秦王,李元吉封為齊王。但是李建成雖被封為太子,這個太子的位子并不穩(wěn)當(dāng),因為在建立唐朝時,出力最多的是秦王李世民。高祖李淵還曾經(jīng)許諾過李世民待到功臣立為太子。李建成于是就聯(lián)合齊王李元吉穩(wěn)住自己的位子,李建成與李世民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
“功業(yè)日盛,高祖私許立為太子”
武德七年 ( 624 年) ,太子建成對李世民動了殺機(jī),趁李世民跟隨唐高祖李淵巡行仁智宮之時,私下指使郎將爾朱煥、校尉橋公山與慶州都督楊文干密謀發(fā)動兵變誅殺李世民。但是誰曾想李建成看錯了眼,用錯了人,爾朱煥、橋公山懼罪向朝廷告發(fā)。
而被豬隊友坑的楊文干無奈遂舉兵叛亂。李淵急忙召見李世民商討平叛之 事,李淵為了穩(wěn)住大局,又對李世民開了空頭支票,對李世民說平叛后就還給你太子的位子。
“文干事連建成,恐應(yīng)之者重。汝宜自行,還,立汝為太子?!?div style="height:15px;">
李建成想殺李世民,誘發(fā)楊文干起兵作亂,直接威脅到李淵人身安全,李淵許諾李世民平息楊文干叛亂之后立為太子,這樣的決定既出于鼓勵李世民出兵平叛之目的,也是對李建成謀殺同胞兄弟極為不滿的反應(yīng)。 但是畢竟都是自己的兒子,作為一位父親也不必太過嚴(yán)苛,又因李建成謀殺李世民而導(dǎo)致的楊文干叛亂事件,李淵將其歸因于皇子之間的打鬧,將太子身邊的幾個官員流配邊疆草草了事,幕后的操控人李建成卻相安無事。這種態(tài)度促使李建成更加變本加厲,絲毫沒有收斂,反而借機(jī)在李淵面前不斷誣陷李世民。
“世民既行,元吉與妃嬪更為建成請,封德彝復(fù)為之營解于外,上意遂變,復(fù)遣建成還京師居守。惟責(zé)以兄弟不睦,歸罪于太子中允王珪、左衛(wèi)率韋挺、又策兵曹參軍杜淹,并流于嶲州”
大圖模式 唐朝立國之時,國際局勢動蕩,突厥不斷犯邊作亂。有大臣向李淵建議遷都,李世民正言勸阻: 你如果示弱這些作亂的民族會更加欺辱你。同時向李淵陳述平定邊患的決心: “不出十年,必定漠北,非虛言也! ”李建成串通李淵妃嬪,共同在李淵面前誣陷李世民名為御寇,實則總攬兵權(quán)意欲篡奪皇位。
“突厥雖屢為邊患,得賂即退。秦王外托御寇之名,內(nèi)欲總兵權(quán),成其篡奪之謀耳 “
李淵也沒有說什么,就在城南打獵,讓自己三個兒子跟隨,太子將自己的胡馬讓給李世民騎乘,胡馬性烈好蹶,幾次三番將李世民掀翻在地,此時的李世民也是無奈,只能哀嘆到聽天由命。李建成聞聽之后,就讓妃嬪上言到李世民說自己是天命所歸,為天下之主。
李淵大怒,召李世民,責(zé)問道: “天子自有天命,非智力可求 汝求之一何 急邪 ”李建成多次設(shè)計構(gòu)陷李世民陰謀奪權(quán),李淵對李世民逐漸 “猜嫌益甚”。
武德九年 ( 626 年) 六月,李建成夜召李世民飲酒而鴆之,李世民心絞痛,吐血數(shù)升。李建成再次痛下殺手,企圖毒殺李世民,李淵讓李世民去洛陽避禍自保,安撫李世民道: “建成年長,為嗣日久,吾不忍奪也。觀汝兄弟似不相容,同處京邑,必有紛競,當(dāng)遣汝還行臺,居洛陽?!?div style="height:15px;">
李淵在二子之爭中袒護(hù)李建成,不忍奪其太子之位。李建成始終認(rèn)為,李世民是自己登基稱帝道路上最大絆腳石,只有除之方能后快。李建成、李元吉素知李世民身邊多驍將、智略之士,就想用金銀收買他身邊的人才,在引誘不成的情況下,他們向李淵進(jìn)讒言,將尉遲敬德下獄,程知節(jié)、房玄齡、杜如晦等放逐。
政治斗爭局面對李世民越來越不利,李世民離死亡已經(jīng)不遠(yuǎn)了,在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人大力扶保之下,李世民先發(fā)制人在玄武門發(fā)動兵變,一舉誅殺李建成、李元吉。當(dāng)年八月,李世民即皇帝位,是為唐太宗。
玄武門之變,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兄弟相殘爭奪皇位的典型事件,也是唐朝歷史上王室成員爭權(quán)斗爭的開端。唐太宗憑借發(fā)動宮廷政變,從哥哥手中奪來帝位,兒子們步其后塵,再次陷入王位爭奪的政治漩渦之中。唐太宗繼位后,長子承乾立為皇太子,但是 可惜長子殘疾,魏王李泰有才。承乾因身殘而倍感自卑,嫉恨魏王泰,派刺客暗殺李泰,而魏王李泰仰仗唐太宗寵愛暗懷爭奪太子之位,偷偷拉幫結(jié)派。太子承乾、魏王李泰拉幫結(jié)黨,一時間朝堂文武分為兩派,形成了黨爭,這引起唐太宗的警覺。
貞觀十七年 ( 643 年) 正月,丙寅,唐太宗告誡群臣道: “聞外間士民以太子有足疾,魏王穎悟,多從游幸,遽生異議,徼幸之徒,已有附會者。太子雖病足,不廢步履。且 《禮》: 嫡子死,立嫡孫。太子男已五歲,朕終不以孼代宗,啟窺窬之源也。“唐太宗十分清楚廢長立庶會直接導(dǎo)致庶子們覬覦皇位,明爭暗斗,直至骨肉殘殺,他向群臣公開表明了維護(hù)太子承乾的鮮明立場,太子承乾雖有足疾,但不至于無法走路,太子承乾兒子已經(jīng) 5 歲,按照周禮規(guī)定,嫡長子死還可以立嫡長孫。
唐太宗這樣說的目的,無疑就是告誡魏王泰等庶子即使承乾當(dāng)不上皇帝,還可以讓承乾的兒子讓繼承王位,他是不會皇位傳給庶子。唐太宗的表態(tài)使李承乾保住了太子之位。
但是李承乾命運不好,是年三月,齊王李祐造反牽連到李承乾的私人衛(wèi)士紇干承基,紇干承基 上書告發(fā)了太子謀反之事。唐太宗下令長孫無忌、房玄齡、蕭瑀、李世責(zé)力與大理、中書、門下查案。經(jīng)查屬實,太子李承乾被廢為庶人,參與謀反的漢王元昌賜死家中。這樣讓魏王李泰又燃起了太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