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蔥白皙整潔思今天10:13
封建等級制度是指:各地封建主之間依附土地占有和人身依附關(guān)系而形成的一種等級關(guān)系。這種制度,大多建立在君權(quán)神授思想的基礎(chǔ)上,利用宗教建立等級關(guān)系,以擴大自己的控制范圍,在古代,被許多國家的多數(shù)君主采用,以管理和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范圍。
所以,古代中國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凡是在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物,都有一定的家庭背景。
而且,各階層之間的流動性也很差,一個家族幾輩子都固定在一個階層,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如果,一個人在短時間內(nèi),能夠往上突破一個階層,就已經(jīng)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了,突破很多個階層就是一個非常杰出的人物了。
大圖模式 在歷史上,還真有一些人不斷突破自身限制,將自己的階層提高到了最高點。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從最底層的乞丐一路突破階層限制,直到做了至高無上的皇帝。這在整個世界歷史上都是十分罕見的傳奇,別說在古代,一個乞丐完成這樣的逆襲是非常困難的事。即使是在現(xiàn)代社會,要想實現(xiàn)這樣的逆襲,也是有著很大的困難的。
與朱元璋相似,從底層社會一直做到一國國君的人,還有兩位比較有名:一位是漢高祖劉邦,一位是大趙天王石勒。漢高祖劉邦的身份稍微要比朱元璋強一點,最起碼是一個村干部,算是有一定身份的人。而石勒的地位應(yīng)該算是最低的,他曾經(jīng)做過奴隸,后來,才起義做了皇帝。
像他們?nèi)齻€這樣,從底層不斷向上逆襲的例子并不多見,整個中國歷史上也沒有幾個人,能得到善終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正是因為根深蒂固的等級觀念,社會的不認可與他人異樣的眼光,給了這些想要逆襲的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擾,甚至,給他們的性格也帶來了很多的缺陷。
比如:殘酷、自卑、敏感等等。
大圖模式 其中,朱元璋就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朱元璋就是一個非常敏感和殘酷的人,對百姓很好,對仇人和他認為的敵人很是殘酷。朱元璋是一個很有天賦的人,年輕的時候,他做過各種各樣低賤的差事,在饑荒的年代,總算是歷經(jīng)艱難活了下來,也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經(jīng)驗,成為了一個交際手腕非常高超的人。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元朝末年社會動蕩,這給朱元璋完成階級逆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遇。當然,這也是一個一往無前的賭注,據(jù)朱元璋后來的回憶,他也承認,如果不是元朝后期的動亂,自己不會有這么好的機會,踏踏實實做個良民安安穩(wěn)穩(wěn)的生活,這一切都是被逼出來的。
一個好漢三個幫,成大事者歷來如此。
朱元璋身邊有許多幫助他的謀士和將領(lǐng),都是他打天下的忠實執(zhí)行者和謀劃者。在軍事上,朱元璋就沒服過誰,后來,主席也對朱元璋做過這樣的評價,說:“朱元璋是天生的軍事家,除了李世民之外,當了皇帝還有著軍事天賦的人,就數(shù)朱元璋了?!?div style="height:15px;">

大圖模式 在政治方面,朱元璋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一般的輔助之臣都不如朱元璋。歷史上,所謂的劉伯溫、李善長等人,其實,并沒有傳言的那么厲害,他們?nèi)荚谥煸暗恼瓶刂拢舱且驗橛羞@樣的自信,朱元璋對于自己手下的臣子,向來都是十分嚴厲的。以至于,在處理他們的問題的時候,朱元璋也是非常冷酷的。
然而,朱元璋畢竟是一個從底層做到至高無上帝位的人,他的身上也有著極強的小農(nóng)思想的烙印。他把大明朝完全看成是自己的家,時刻提防朝中大臣對自己這個大家的威脅。對于一切威脅明朝統(tǒng)治的人,朱元璋都是盡可能的一一清除,不管這人有多大的功勞,也不管他是如何的幫助自己,一旦有威脅,寧可錯殺一千,不能放過一個。
比如:朱元璋的女婿,仗著自己是皇親國戚,大肆貪腐。朱元璋知道后,認為這種行為就是挖大明朝的墻角,二話沒說就把他給處死了。連自己的女婿都會有如此下場,其他官員就更不用說了。在太子朱標去世之后,朱元璋更是擔心這些老臣會不服皇太孫朱允炆的統(tǒng)治,于是,就編織了很多子虛烏有的罪名,把他們一一除掉了,完全不顧及以前的情誼。
大圖模式 當然,在有的時候,朱元璋還是會采取一些非暴力的手段來奪取大臣們的權(quán)力。有一次,朱元璋邀請文武大臣進宮赴宴,其他的人都沒有感覺到什么異樣,只有劉伯溫一人感覺朱元璋這次邀請大家,肯定是有其他的事情。果然,細心的劉伯溫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那就是:凡是有爵位的人用的都是瓷器,普通大臣用的則是金屬杯子。
看到這里,劉伯溫立刻就明白了,這不就是當年趙匡胤用過的辦法嗎?讓掌握國家大權(quán)的人,主動上交權(quán)力,以此表示,這些大臣該享享清福了,也好讓皇帝放心。劉伯溫知道,天下已經(jīng)得到了安定,一些“勞苦功高”的人,是該退到幕后享福了,也好讓皇帝委派新的大臣,使其有更多的機會施展才能。這是一次機會,若他們不肯讓權(quán),皇帝可能就要大開殺戒了。
因此,在宴席過后,劉伯溫就主動向朱元璋請辭。朱元璋經(jīng)過幾次推脫后,順勢答應(yīng)了他。在最初的幾次人員清掃中,劉伯溫算是保住了性命,至于后來被殺,完全是胡惟庸的私人報復(fù)。
大圖模式 皇帝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讓世人都為之膽怯,不管是傳承的皇位,還是白手起家奪得的皇位,一旦有人威脅到自己的權(quán)威,那必定是一番誅殺,這樣的事情,在歷朝歷代都是發(fā)生過的。那些位高權(quán)重之人,那些有功之人,只要他們有威脅,皇帝必是會卸磨殺驢的。
【《晉書》、《明史·卷一·本紀第一》、《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列傳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