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案例1:發(fā)燒了就一定要吃藥?我們家糖糖經常發(fā)燒,每次一發(fā)燒,奶奶就著急給她喂藥,我覺得小孩子吃太多藥不好,總想著盡量通過一些物理方法把溫度降下來,但是奶奶總覺得孩子一發(fā)燒就很危險了,一定要吃藥,不然好不了。
2
案例2:發(fā)燒會燒壞腦子?常聽家里老人說他們小時候好多人都是因為發(fā)燒把腦子燒壞了。我現在剛有了寶寶,特別害怕他生病,尤其是發(fā)燒,寶寶發(fā)燒真的會把腦子燒壞?
析案例
1.什么情況下發(fā)燒要立即吃藥
1)六個月以上的孩子 超過38°5要立即吃藥
六個月以下的孩子要立即送醫(yī)院,不主張自行吃藥。六個月以上的孩子,腋下溫度超過38°5要馬上服退燒藥,即使要去醫(yī)院,也要先服退燒藥,因為38°5屬于中度發(fā)熱,在去醫(yī)院以及等待的過程當中,孩子可能會燒得越來越高,引起高熱驚厥。如果體溫在38°5以下,可以采取物理降溫的方法。
2)有高熱驚厥史的寶寶 要看高熱驚厥時的體溫
既往有過高燒驚厥史的孩子,第二次發(fā)燒再次發(fā)生高熱驚厥的幾率就會很大。比如孩子第一次發(fā)燒抽搐的體溫是39°,就不能等到燒38°5以上再用退燒藥了,在體溫達到38°或者37°8就要服藥;有的孩子可能38°5就抽了,甚至更低,那可能在37°5時就要讓他吃退燒藥了。所以,既往有高熱驚厥史的孩子,就不要局限于38°5這個坎,在低燒的時候就要用退燒藥。
2.發(fā)燒會燒壞大腦的說法是錯的
1)發(fā)燒是疾病的外在癥狀 是身體的正當防衛(wèi)
孩子是否發(fā)燒不是單憑大人的感覺,用手摸摸孩子覺得燙了就是發(fā)燒,而是有一定的標準,一般用水銀體溫計測量超過37°4,就可以算發(fā)燒。但發(fā)燒只是疾病的一個癥狀,而不是病。孩子發(fā)燒是由幾類疾病引起的,比如感染類疾?。荷虾粑栏腥?、肺炎、腹瀉;如傳染性疾?。核?,麻疹……發(fā)燒是提示這個孩子生病了,是身體對抗疾病入侵的反應,是身體的正當防衛(wèi)。
2)高熱驚厥容易引起缺氧 但不至于損壞大腦
孩子發(fā)燒溫度太高,容易高熱驚厥,導致大腦缺氧。一般高熱驚厥的發(fā)作時間是三到五分鐘,甚至一兩分鐘,這種短暫的缺氧對大腦來說沒有任何影響,不過我們還是應該避免這種損害。腦細胞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細胞蛋白在42°以上才會造成不可恢復的損傷,但是基本上沒有什么病能燒到這么高。所以說“發(fā)燒后對腦子有損害,把腦袋燒壞了”是過去的說法,是沒有依據的。
3)對腦有損壞的是引起發(fā)燒的疾病
也許有家長會提出疑問,為何有的孩子在高燒過后會出現智力損傷、肢體癱瘓等后遺癥呢?這是因為引起孩子發(fā)燒的疾病是腦炎或者腦膜炎,這類疾病本身可以造成腦的損害,留下后遺癥,并非是發(fā)燒將大腦燒壞的。所以孩子發(fā)燒,要盡快找出疾病的根源,對癥治療。
支招
寶寶發(fā)燒后該如何護理? 1.注意環(huán)境溫度 不要讓體溫太熱
孩子發(fā)燒時,我們通常要求室溫控制在26°左右,如果是在悶熱的車里或者夏天家里沒有開空調,寶寶體溫超過38°5,則要脫掉過多的衣服,不要捂太多。
中國家長帶的孩子,很少會因為著涼引起發(fā)燒,很多情況下,反而是因為給孩子穿太多。像現在這個季節(jié),秋末冬初,有的家長早早為孩子穿棉背心、三層保暖,甚至是厚厚的羽絨服,其實沒有必要。孩子的運動量很大,上竄下跳,穿太多運動過后就容易出汗,毛孔都在張開,小風一吹,就會著涼。如果穿的合適,或者穿的偏少一點,運動后不會出那么多的汗,毛孔就不會張開,即使吹風也不會著涼。
2.物理降溫
1)洗個溫水澡
年齡偏小的寶寶,發(fā)燒時洗個溫水澡可幫助降溫;大一點的孩子,可用溫水擦皮膚皺褶的地方,比如腋下、肘窩、大腿窩等血管比較豐富的部位,通過血管擴張,把溫度散發(fā)出去。
2)冰袋濕敷
用毛巾裹一些冰袋枕在頭下,或者拿稍微涼一點的毛巾敷在額頭,確保頭部溫度不會太高,防止出現高熱驚厥。如果光靠頭散不去熱,可以頭上枕,腋下枕。
小科普:關于酒精擦試降溫法
擦拭時要用35°的酒精,市面上售的酒精多為75°,不能夠直接擦,使用時需要兌一半的水。酒精擦拭皮膚,原則上皮膚必須要擦紅了才有可能吸收酒精,起到退熱的作用,但有的孩子可能會因為酒精吸收過多,出現酒精中毒;而且萬一周圍有火可能會燒傷孩子,所以在家里,一般不太提倡酒精擦試降溫法。
3.飲食注意
1)鼓勵孩子多喝水
一歲以前的孩子,不建議喝鮮榨的果汁和蜂蜜水,要喝白開水。一歲之后,如果不愿意喝水,可以喝一些鮮榨的富含VC的果汁,如橙汁,對抗病毒感染有好處。也可以煮一點冰糖梨水、蜂蜜水。
2)清淡為主 多吃流質的食物
飲食上清淡為主,吃一些流制的飲食,比如粥、面條。油膩的東西不建議吃,并且要少量多餐。
延伸
你給孩子吃的退燒藥對了嗎? 1.如何選擇退燒藥
現在的退燒藥只有兩種成分最安全,一種是對乙酰氨基酚,比如我們市面上常見的百服寧這一類,另一種是布洛芬,比如美林這一類。其他類如阿司匹林,則不建議給孩子用服。對乙酰氨基酚一般用于一兩歲以下的孩子,對胃腸道基本上沒有什么刺激。布洛芬退高燒效果較好,如果孩子一下子燒到39°,吃布洛芬比吃泰諾林效果更好一些,但布洛芬的副作用可能會讓個別孩子的胃腸道不舒服。
2.如何使用退燒藥
1)注意時間: 所有退燒的藥物,服用時間都要間隔4個小時以上。不能吃完泰諾林,2小時后燒沒退下來,又趕快吃美林。如果吃完退燒藥以后4-6小時燒退下來,就不用再繼續(xù)吃了。
2)注意用量: 孩子退燒藥的服用量要按體重來計算,而不是單純依據年齡。如果是第一次或者在沒有大夫指導的情況下,就按說明書上的最大量服用,因為量太少有可能退熱效果不好,會引起高熱驚厥。在醫(yī)院,醫(yī)生會根據孩子的體重計算需要服用的量,可能會比說明書上的量偏大,但這也是安全的。
盡量不給孩子吃藥
我家寶寶發(fā)燒時我總是先給他測個體溫,不會馬上喂藥。因為感覺現在的藥物都不太安全,副作用不說,生產制造的過程我就有所不安,像之前的毒膠囊事件,我現在都還不安心……
【詳情】服藥退燒效果快
我們家寶寶不經常發(fā)燒,但是每次一發(fā)燒溫度就很高,見過隔壁家孩子發(fā)燒抽風的情況,覺得很害怕,所以他每次一發(fā)燒我們就會給他喂藥。感覺相比物理降溫,服藥的見效會更快……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