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雙一流”建設以來,我國高校的實力體系有了新的分布。高校經費的變化則是最能直觀反映高校實力體系的一大參照,古人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經費是大學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石,高校經費的多少,也事關高校的教學和科研。
高校經費一般來源于財政撥款、事業(yè)收入(包含學費(非學歷教育)及培訓收入、科研收入)、其他收入(校友和社會捐贈收入、科研成果轉化收入)等。相比各高校年初發(fā)布的預算數(shù)據(jù),決算數(shù)據(jù)更能反映高校實際的經費收入情況。
清華“首富”,廣東真“壕”
2020年作為首輪“雙一流”建設的收官之年,是至關重要的一年。2021年7月份,在教育部公布2020年度部門決算數(shù)據(jù)后,各大高校陸續(xù)公布了本校2020年度部門決算收入,軟科集整理了近700所高校的相關數(shù)據(jù),供大家參考。
需要說明的是,上年結余是一個常規(guī)跨年經費安排,為了更清晰地分析各大高校的年度經費決算收入情況,我們剔除了上年結余。在已搜集到的2020年度決算公布的高校中,經費最多的為清華大學,高達213.4億元;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廣州醫(yī)科大學(含附屬醫(yī)院)、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復旦大學決算收入均在百億及以上。以下是部分高校2020年度經費決算收入表。
那么,首輪“雙一流”建設周期中(2016-2020年)高校的經費收入情況如何呢?哪些高校的經費收入最為可觀?又有哪些高校獲得的經費支持提升幅度最大?我們同時收集到了部分高校近5年的經費決算收入數(shù)據(jù),進而觀察“雙一流”對高校發(fā)展產生的影響。
存在部分高校某年度決算數(shù)據(jù)未公開或未搜集到的情況,如工信部直屬高校等,因此,僅展示一部分高校的完整數(shù)據(jù);年平均增長率計算方法為【N次根號下(2020年數(shù)據(jù)/2016年數(shù)據(jù))】-1,N=4,即末年-首年的數(shù)值。
在近5年部分高校決算總收入中,“雙一流”高校的清華大學一騎絕塵,經費收入達965.7億元,可以說是中國高?!笆赘弧?。而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經費決算收入均超600億,收入差距不相上下。復旦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同濟大學、吉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四川大學等經費決算收入在300-400億元左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則以292.2億逼近300億俱樂部。此外,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工信部直屬高校,因信息不完整暫未列出,但僅從2020年度經費決算收入數(shù)據(jù)就可見它們也是財力雄厚。
總體來看,近5年經費決算收入超百億元的高校,大部分是“雙一流”高校,但也有一部分“雙非”的身影,它們的發(fā)展速度值得我們關注。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廣州大學、華南農業(yè)大學、廣東工業(yè)大學、揚州大學、浙江工業(yè)大學經費收入均超百億。作為經濟大省的廣東,其大手筆投入的高等教育經費真是令其他省份望塵莫及。
同時我們也看到,江漢大學(99.0億元)、南京工業(yè)大學(97.1億元)和山西大學(96.1億元)近5年來經費決算收入直逼百億,尤其是中部地區(qū)的江漢大學和山西大學,其未來的發(fā)展讓人期待。作為湖北省、武漢市共建高校,江漢大學在經費方面得到了雙重支持,發(fā)展?jié)摿o限。近日,在江漢大學合并組建20周年之際,該校的省部共建精細爆破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并獲億元獎勵。
同樣作為山西省“雙一流”種子高校的山西大學也獲得不小的支持力度,2018年山西省財政下達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fā)展資金,給予省級23所本科高校經費支持,尤其重點支持了山西大學部省合建和太原理工大學“雙一流”建設,給兩校率先發(fā)展提供了資金保障和政策支持。2021年1月4日,山西省省領導在山西大學座談時明確表示,省委、省政府將整合各方資源,支持山西大學爭創(chuàng)“雙一流”,在科技創(chuàng)新方面成為全省重要“方面軍”。期待作為三晉大地百年文化科教重鎮(zhèn)的山西大學,在“雙一流”建設的路上實現(xiàn)新跨越。
中西部成績,可喜可賀
如果單看經費總收入,存在基數(shù)差異,因此,5年來,各大高校的經費漲幅也是最受關注的一面,它們能夠較直觀地反映“雙一流”建設以來,高校的經費收入變動情況。
從上表可見,2016-2020年“雙一流”高校的安徽大學、新疆大學、東南大學、云南大學經費決算收入的年均增長率均超20.0%。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財經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寧波大學等部分高校年平均增長率均超10.0%。
在“雙非”高校中,南方科技大學經費決算收入年平均增長率高達33.3%。從2016年的15.1億元至2020年的47.7億元,5年時間漲了兩倍多,漲幅驚人。深圳大學經費決算收入年平均增長率達23.6%,廣州大學、江漢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重慶郵電大學、湖北大學經費決算收入的年均增長率均在15.0%以上。經費收入關乎一所高校的發(fā)展,經費收入的增加,直接影響高校的科研、師資以及學生培養(yǎng)等重要方面,在新一輪“雙一流”爭奪戰(zhàn)中,這些地方高校同樣也是“雙一流”強有力的候選者。
從上文可見,誠然,中西部地區(qū)在高等教育格局上的劣勢還無法完全改變,受制于地方經濟發(fā)展程度等因素的制約,經費的投入方面短時間內無法和東部發(fā)達地區(qū)一爭高下。但從近5年來高校經費年平均增長率來看,中西部高校的安徽大學、新疆大學、云南大學、貴州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均表現(xiàn)優(yōu)秀,也都爭得了一席之地。
安徽大學作為安徽省屬高校頭部高校,近年來經費決算收入有了明顯的增加,從2016年的10.1億元增至2020年的23.1億元,翻了一番還多,雖然基數(shù)相對于東部高校而言仍有待增加,但足可見安徽大學在“雙一流”建設期間備受重視,已然駛入了發(fā)展的快車道。2021年5月24日,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發(fā)布《推動結構優(yōu)化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共同行動方案》,其中提到,在經費投入上,安徽省政府將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支持鼓勵地方政府積極參與高校建設,在資金、政策、資源等方面對高校結構優(yōu)化和辦學能力提升給予支持。期待安徽大學在政策的支持下,走得更遠。
圖源:安徽大學官方公眾平臺
西部地區(qū)的云南大學年度經費決算收入也有了顯著的提升,從2016年僅有的13.6億元增至2020年的28.2億元,增幅相當明顯,且5年經費總決算超百億,其“雙一流”建設成果也是相當驚人。
2018年6月,云南省政府發(fā)布《關于支持云南大學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意見》,其中提到,2018—2020年將投入不少于25億元的專項資金,支持云南大學建成立足祖國西南邊疆、面向南亞東南亞的綜合性、國際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學,此項政策措施毫無疑問為云南大學的發(fā)展助力。云南大學在人文社科領域的實力逐年突顯,在“雙一流”建設期間,云南大學在社科基金年度項目上的立項數(shù)達246項,全國排名第7。
總體來說,雖然存在基數(shù)差異,但在首輪“雙一流”建設周期內,經費決算收入規(guī)模較大的高校仍然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qū)。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中西部“雙一流”高校大多呈上升之勢,普遍獲得了更加充足的經費支持。在擁有了更多經費支持后,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引進或是科研經費等方面,高校都有了更多謀篇布局的空間,這恰是為學校未來的發(fā)展打下基礎。
如今,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名單呼之欲出,在各高校如火如荼開展“雙一流”建設的熱潮中,哪些高校又將為我國高等教育布局帶來驚喜,讓我們共同期待。
本文不代表《財經》觀點,轉載已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