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2019.12.06
2020年,紫禁城將迎來600年誕辰
回望600多年前,永樂元年(1403年)農歷正月十三,禮部尚書李至剛提出北平應立為京都。永樂皇帝當即非常高興地答應了下來。
在這之后的幾個小時里,將北平升為北京,成為大明王朝第二個京都的一道圣旨昭告了天下。
永樂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下旨始建紫禁城,歷時14年,一座偉大宮殿終于在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
從1420年落成到1911年清帝遜位的約五百年間,共有明清兩代二十四帝在這里指點江山、治理天下,前朝、后宮三大殿中的龍椅成為帝王手握天下權柄的標志,而在這張龍椅周圍和宮殿的中央,卻是一座座威嚴莊重、富麗奢華的器物,擺成一種陣勢,烘托著皇權的至高無上,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景泰藍。
以太和殿為例,在這個皇帝召見朝臣、處理國家大事的金鑾殿(太和殿又稱金鑾殿)內,雕龍髹金的皇帝寶座前陳設有成雙成對的寶象、甪端、仙鶴、香筒和四個香爐。
太和殿龍椅兩邊陳列著掐絲琺瑯太平有象、甪端每當皇帝升殿,這些陳設都燃點檀香,香煙縷縷繞于宮殿內外,似云、似霧,神秘莊重。
又稱太平有象,由銅胎掐絲琺瑯制成,象背馱一寶瓶。大象高大威嚴,體軀粗壯,性情溫順,四腿粗大,穩(wěn)如泰山,象征著社會安定、政權穩(wěn)固,所以取意“太平有象”。大象上的寶瓶中盛著五谷或吉祥之物,表示五谷豐登、吉慶有余。大象馱寶瓶而來,寓意給皇帝帶來了豐收和吉祥。
傳說中的神獸
據說它通曉四方語言
日行18000里
象征皇帝圣明公正
太和殿寶座兩側陳設的是做工精美的
銅胎掐絲琺瑯甪端
甪端
神獸
在古代傳說中是神鳥
起死回生、青春長壽之功
設寶座兩側,寓意永?;实埤報w康健
萬壽無疆,帝王江山社稷能流傳萬代
永世長存,亦由銅胎掐絲琺瑯所制
仙鶴
香爐的一種
清代皇宮內固定陳設之一
因頂子為亭子式,所以也叫香亭
銅胎掐絲琺瑯香筒,做工精湛
內可燃放檀香,青煙從鏤空筒身飄出
云煙繚繞,香筒寓意太平
安定、大治之意
香筒
除了位于紫禁城中央的太和殿之外,在清宮劇中出鏡率最高的內廷正殿乾清宮,是明代和清初皇帝居住、處理政務的地方。
乾清宮大殿內的景泰藍陳設
其陳設為清康乾時期的原貌。殿內正中的三級高臺上設金漆龍紋寶座,座前有書案,后為金漆龍紋屏風。兩側陳設銅胎掐絲琺瑯甪端、香筒、仙鶴燭臺,臺前香幾上承琺瑯質鼎式香爐,整體顯得金碧輝煌,莊嚴肅穆。
此外,紫禁城所有各殿內陳設都有嚴格規(guī)定,清代皇家專門制定了《欽定宮中現行則例》,以規(guī)范紫禁城內十二宮正殿內的陳設。
如今,我們走進紫禁城,不僅為巍峨壯觀屹立600年的天子宮殿贊嘆不已,為各大宮殿里御前陳設景泰藍心生敬畏,也為故宮180萬件象征中華文脈的故宮館藏無限神往。紫禁城的偉大不僅屬于過去、屬于現在,也屬于未來,是中華民族永恒的象征和記憶,而景泰藍也從600年前的皇家御用逐漸走向大眾的視野……
微信登錄中...請勿關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