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棋打砸廚房,動靜確實鬧得很大,充分體現(xiàn)了司棋彪悍的一面。奇怪的是,動靜鬧得這么大,毀了那么多食材,司棋竟然沒有受到懲罰,是王熙鳳護短嗎?如果這樣想,那就太小看了這一事件在全書中所起的作用。
任何一個事件的發(fā)生,都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獨立的,都有前因后果的必然性。因此,要分析事件的性質(zhì),一定要結(jié)合前后文,充分了解事件發(fā)生的背景,才能看到本質(zhì),得出真相。
管理亂象叢生,司棋打砸廚房是抄檢大觀園的前奏
司棋打砸廚房,發(fā)生在第六十一回。從第五十五回,王熙鳳因小產(chǎn)病倒探春代理管家開始,賈府那些被王熙鳳的雷霆管理而不敢發(fā)作的下人們,逮住了這個機會,各種矛盾頻繁爆發(fā)。再加上賈母王夫人等因給老太妃送殯不在家,真正管事的人只有平兒,這些人更有了鬧事的膽量,這就讓讀者看到了賈府底層仆人們真實的生存狀態(tài)和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
有人的地方,都是江湖,江湖不論大小,都會自動形成幫派。賈府最明顯的幫派對立,就是婆子與丫頭之間的矛盾:以怡紅院為首的丫頭們恃寵生驕,對婆子們要么無視要么踐踏,而婆子們本就有青春逝去不受重視的心理失衡,再被踐踏,就激發(fā)了仇怨。
這種矛盾對立,在管理者缺位時,逐一爆發(fā)出來:從芳官與干娘因洗頭而吵架,再到鶯兒和春燕因折柳而與春燕娘發(fā)生沖突,還有芳官等幾個小戲子因薔薇硝而與趙姨娘打成一團,最后在抄檢大觀園時,以趕走晴雯芳官婆子們?nèi)〉脛倮娼K。
司棋打砸,只是這一系列矛盾鏈條中的一環(huán),是抄檢大觀園的前奏。
柳嫂子的站隊行為,激起了公憤,被司棋打砸時,沒人同情她
司棋打砸廚房,動靜鬧得那么大,平兒也不來過問一下嗎?這就涉及到一個管理原則了。對于管理者來說,不可能事無巨細都關注到。榮國府三百多人,每天都會有矛盾發(fā)生,即使如王熙鳳般精力充沛,也做不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事事都知道。因此,有一個通行的管理原則,只要沒有上升到違反法律法規(guī),那就一律遵循“民不告、官不究”的原則。只有有人告狀,把矛盾帶到管理者面前,管理者才會過問這件事。
柳嫂子被司棋怒砸,無人告狀,因為作為事主的柳嫂子理虧,不敢告,而那些旁觀的婆子們更是幸災樂禍,不會去告。
柳嫂子原本應該是婆子隊伍里的人,但她卻站到了芳官隊伍里,用公物討好怡紅院的丫頭,這屬于背叛行為,背叛了那些婆子們。司棋的行為,對她們來說,真是大快人心,又怎會去告狀呢?
這也正是柳嫂子失策的地方,甚至可以說她愚蠢,把女兒的未來,寄托在毫無實權且到處樹敵的芳官身上,不惜得罪基層的婆子。因此,當她們母女被當成偷盜嫌疑被抓時,林之孝家的馬上就把她的職位給撤了,可見林之孝家的也對她沒什么好感。
一個失去群眾基礎的人,勢必會得到“墻倒眾人推”的后果,晴雯和芳官都是這樣,柳嫂子也是這樣。
司棋雖然也是丫頭,但她特立獨行,不站隊,既不屬于丫頭的陣營,也不屬于婆子的陣營。她的打砸行為,也不是仗勢的行為,是她彪悍的性格所致。她的彪悍,讓她不怕事,也不顧忌后果,惹到她了她就會發(fā)作,屬于天不怕地不怕的女漢子。
因此,柳嫂子被司棋打砸,是必然會發(fā)生的。夜路走多了,總會碰到鬼,柳嫂子逢高踩低,那些沒靠山的小丫頭受著她的欺負只能忍氣吞聲,終于讓她撞到了司棋的槍口上。
理虧的柳嫂子,除了自己收拾殘局,哪有膽量敢去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