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鬼谷子管理智慧大全(三)管理藝術(shù)
          素材來源/網(wǎng)絡(luò)     編輯制作/荷花小女子
          鬼谷子管理智慧大全(三)管理藝術(shù)
          目錄
          第二部分 領(lǐng)導(dǎo)者的管理藝術(shù)
          《鬼谷子》的管理藝術(shù),內(nèi)容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個重點:第一,矛盾。鬼谷先生在《鬼谷子》開宗明義的第一章第一句話里,就要領(lǐng)導(dǎo)者,觀察陰、陽。接著就說,陰陽其和,終始其義。認(rèn)識矛盾(陰陽),運用和處理矛盾(抵巇),是管理者的第一要務(wù),這是《鬼谷子》特色中的大特色。第二,《鬼谷子》非常注重說話。怎么聽人家講話,才能準(zhǔn)確地獲得所需要的信息?
          (一)
          《鬼谷子》的管理藝術(shù),內(nèi)容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個重點:第一,矛盾。鬼谷先生在《鬼谷子》開宗明義的第一章第一句話里,就要領(lǐng)導(dǎo)者,觀察陰、陽。接著就說,陰陽其和,終始其義。認(rèn)識矛盾(陰陽),運用和處理矛盾(抵巇),是管理者的第一要務(wù),這是《鬼谷子》特色中的大特色。第二,《鬼谷子》非常注重說話。怎么聽人家講話,才能準(zhǔn)確地獲得所需要的信息?
          第三,怎樣對人家講話,才能正確傳達(dá)自己的意思?第四,領(lǐng)導(dǎo)者的最大挑戰(zhàn)是作決策,怎么樣能作好決策?第五,怎么看人,如何發(fā)現(xiàn)人才?沒有好人才做幫手,就無法行動。
          第六,怎么樣去使用人才,讓才能盡量發(fā)揮?第七,怎么樣去思慮和出謀劃策?第八,怎么樣保證完善和完全成功?以上的內(nèi)容,也都是《鬼谷子》特色中的特色。茲分別詳細(xì)討論于后。
          矛盾
          《鬼谷子》談矛盾,幾乎無處不是。不過在《鬼谷子· 捭闔第一篇》是個總論,教人怎樣去認(rèn)識矛盾。在《鬼谷子· 抵巇第四篇》教人怎樣去運用和處理矛盾。
          陰陽,是中國人最先發(fā)明,創(chuàng)造和運用的哲學(xué)概念。有人說陰、陽是二元論,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似是而非的。陰、陽是一個東西的兩個面,一體之兩面。譬如,一個銅幣,一邊是人頭像,另一邊是個花樣圖,雖有兩個方面,確是一個銅幣。一張紙的紙里和紙面。如果有人說:我只要紙面,不要紙里。于是拿橡皮拼命擦,擦到紙面完全沒有了之時,就只剩一個洞。沒有了紙面子,同時就也沒有了紙里子。陰與陽,表面的理解是兩個東西,實際上,陰離不開陽;陽也離不開陰,兩個本來就是一個。而一個卻又是兩個。一加二,又等于三。
          《易經(jīng)· 系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币粋€陰,一個陽,就是“道”。“道”:就是一陰,一陽。研究陰陽的學(xué)問,就是道學(xué)。老子說:“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保ā兜赖陆?jīng)》第四十二章)。就是:道一發(fā)動,就馬上發(fā)生一(陽)。一(陽)動而出,二(陰)隨而入。陰陽之和,為三?!叭f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jīng)》第四十二章)就是太極。也就是正、反、合的辯證形式?!叭弊兓療o窮,萬物滋生。雖然變化無窮,卻有變化的規(guī)律可循。因此,道,就是宇宙的規(guī)律。萬物負(fù)陰而抱陽,宇宙萬物都在矛盾之中。矛盾的變化的規(guī)律就是宇宙萬物的規(guī)律。
          鬼谷先生說:“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為陽,曰始。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誅,為陰,曰終?!?div style="height:15px;">
          先生列了出來陽和陰的部分內(nèi)容,還有許多的內(nèi)容,我們自己可以陽的第一內(nèi)容是:生命(先生叫它做:長生),陰的第一內(nèi)容是:死亡。其他都界乎生與死之間。猶太教有一個上帝,是生命的代表,它生生不已。為創(chuàng)造而創(chuàng)造,為始。猶太人把它人格化了,它的思想行動都跟人一樣。只是它沒有形體,讓人看不見,摸不著。在它的創(chuàng)作之中,有一個最重要的對頭,叫做:魔鬼,是死亡的代表,為終。很明顯這是陰陽的對立面。問題出在:上帝和魔鬼被猶太人樹立成絕對的死對頭,絕對不可兩立。于是上帝、魔鬼不斷互相抗?fàn)帯?zhàn)斗。一定要斗得你死我亡??蓱z微弱的人類就夾在中間,左右為難。這是矛盾的對立。故事繼續(xù)編下去,到有一天,上帝勝利了,把魔鬼關(guān)了起來,一千年。可是一千年過后,不知何故,魔鬼又被放出來。直到地球毀滅,上帝就完全勝利,把魔鬼再度關(guān)在火湖之中。于是世界之上,享受永久和平。人類再沒有眼淚、疾病和死亡,住的地方是黃金鋪地,瑪瑙砌墻。這是對只有陽,完全沒有陰的期望和描寫。佛教《阿彌陀佛經(jīng)》也有這種期望。
          人的期望是一回事,不能算錯,不過就陰陽的規(guī)律性來說,就不合理了,所以幾千年來,就只不過是個期望而已。西方在基督教的思想壟斷下,人的思想就只有矛盾的對立和斗爭,尋找不到“沖氣以為和”的可能。矛盾既斗爭,而又統(tǒng)一的思想是只有中國才有的。到萊布尼茲見到了中國太極圖后,才在歐洲出現(xiàn)正、反、合,矛盾統(tǒng)一的辯證法。這是哲學(xué)純思維的方法論,把人格化的上帝和魔鬼統(tǒng)統(tǒng)關(guān)起來,西方人們的思想才從天堂地獄的假設(shè)中,解放了出來,有了實證科學(xué)的依據(jù)。 鬼谷先生在《抵巇篇》(以下引本篇原文,不再標(biāo)明。)給矛盾取了 一個專有的名字,叫做:“巇”。他解釋說:“巇者,罅也。罅者,澗也。 澗者,成大隙也?!笔菈Ρ诘募?xì)小裂縫。罅,是器物的裂縫。澗,是大山 的裂縫。大隙是大大的裂縫。先生的這個解釋,第一,是用裂縫來解釋矛盾在現(xiàn)實事物的現(xiàn)象。第二,從極細(xì)微的小小裂縫,開始擴(kuò)大。譬如, 瓦罐的裂縫,最初沒有人能注意得到,但裂縫逐漸擴(kuò)大,以至于整個瓦罐分崩析裂,不能再使用。俗語所謂:沙缸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山澗間的木石,以及整個一座大山,也可能分崩析裂。就是大地,也有崩裂的日子。所有矛盾的演進(jìn),是從微不足道到達(dá)不可收拾,逐步擴(kuò)大的。先生說:“經(jīng)起秋毫之末(極其微?。?,揮之于太山之本(大山那么大)?!本鸵匀说纳鼇碜霰确?,也是一樣。人自己以為非常健康的時候,可能在身體的某一處,就開始出現(xiàn)一點點、毫不察覺的小問題。這個小問題,逐漸擴(kuò)大,到了有一天,它可能演變成惡性的大腫瘤。妙手無法回春,生命就此結(jié)束。再如,一對夫妻慶賀結(jié)婚后,夫妻之間,言來語去,不加檢點,開始產(chǎn)生裂痕,非常微小。但彼此都認(rèn)為在濃密的愛情下,一切可以帶過,不必特別注意。于是不知不覺中,裂痕擴(kuò)大,變成裂縫,所謂“墻毀于隙,木毀于節(jié)”。終于發(fā)展到侮辱仇恨,不可收拾而離婚了事。又如,美國的安然公司(Enron Corp),誰都不能相信,資本那么雄厚,背景那么堅強(qiáng),經(jīng)營那么大的壟斷跨國大企業(yè),卻因內(nèi)部腐敗,裂縫不斷擴(kuò)大,管理者一味盲目擴(kuò)張,表象非常發(fā)達(dá)紅火,卻在一夜之間垮臺。矛盾在事物中的發(fā)展,都有其一定的過程,必定是從小到大,從輕微到嚴(yán)重,
          這是一個規(guī)律。事物的矛盾,是從陽向陰轉(zhuǎn)化,從生向死過轉(zhuǎn)化,從正向反轉(zhuǎn)化,這也是一個規(guī)律。
          怎樣對待矛盾?先生說了一個“抵”字?!暗帧庇袃蓪右饬x,第一是去觀察發(fā)現(xiàn),即使是最微小的裂縫;第二是去合適地處理它們。
          觀察發(fā)現(xiàn)矛盾,先生說:“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獨保其用,因化說事。通達(dá)計謀,以識細(xì)微?!边@是說:天下萬事萬物,在運動中,逐漸向自己本身相反的方向轉(zhuǎn)化。一般人,渾渾噩噩,不求甚解。但領(lǐng)導(dǎo)者必須洞察事理,發(fā)揮其獨到的能量,保證事物的發(fā)展情況都在嚴(yán)密監(jiān)視、掌握之中。因而形成理論,擬好對策,計劃謀略,即使矛盾在微不足道的層次,也不能輕于放過。
          先生說:“物有自然,事有合離。有近而不可見,遠(yuǎn)而可知。近而不可見者,不察其辭也。遠(yuǎn)而可知者,反往以驗來也?!本褪钦f:凡天下事物的合或離,都是不證自明的自然之理。對于它們的合還是離,就在我們眼面前的,我們卻沒有發(fā)覺。可是我們卻能意識到離我們遠(yuǎn)的事物發(fā)展的情況。為什么呢?因為,在近處的事物,我們太熟悉了,天天看著它,反倒容易忽略。譬如一個小孩子,天天看著他,就不覺得他在長高。有人離開了三個月回來,一眼就看見那孩子長高了許多。我們很容易把習(xí)以為常的理論忘記掉了。那些不在跟前的事物,我們根據(jù)歷史規(guī)律和經(jīng)驗,反倒好像看到了一樣。這里,先生叫我們掌握好矛盾的理論,時常提醒自己去查驗歷史的規(guī)律和經(jīng)驗的知識。無論在近處,或是在遠(yuǎn)方的事物發(fā)展情況,都能隨時了然于胸中。這是智慧人的做法,更是好的領(lǐng)導(dǎo)者所必需。
          先生說:“自天地之合、離、終、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闔。能用此道,圣人也?!本褪钦f:宇宙一切事物,都逃不出合、離、終、始的轉(zhuǎn)化,就必定有矛盾。有矛盾,就必有裂縫可尋。宇宙間不是沒有矛盾,而是人們未能及時察覺它們的隙縫而已。所以先生說,不可不察!而且要用捭闔的方法去察,捭是主動和周詳;闔是秘密地專門去尋找人家不注意的地方。會懂得這樣去做的,就是好領(lǐng)導(dǎo)!
          其次,是在察覺發(fā)現(xiàn)了矛盾后,怎樣去合適地處理它們。墻毀于隙,
          先生用墻作為比喻,其方法如下:
          (1)抵而塞。(把裂縫堵塞起來,不使繼續(xù)擴(kuò)大)
          (2)抵而卻。(把裂縫修補(bǔ)起來)
          (3)抵而息。(延緩分裂的速度)
          (4)抵而匿。(把裂縫粉飾遮蓋起來)
          (5)抵而得。(把不可救藥的墻,全部拆掉,重砌一道新墻)
          (6)或抵如此,或抵如彼。(視裂縫情形,分別局部處理,這部分如此處理,那部分如彼處理)
          (7)或抵反之,或抵覆之。(讓這部分恢復(fù),那部分拆除)先生舉例說明:“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諸侯 相抵,不可勝數(shù)。當(dāng)此之時,能抵為右?!?div style="height:15px;">
          就是說:五帝相繼,在那個時代里,不是沒有矛盾,而是他們抵而 塞之,堵塞了矛盾,他們可以和平傳承,天下太平和諧。到了三王的時 代,夏桀無道,惡到了極點,不可救藥。于是有成湯革命,推翻夏桀, 從新建立一個嶄新的國家——商朝。后來發(fā)展到了紂王,無道到了極點, 于是有西岐的姬昌(文王)、姬發(fā)(武王),父子兩代的努力,革了商 朝的命,重新建立一個嶄新的周朝。商湯王、周文王和武王,是謂:三 王。殷商,姬周的“抵而得之”是中國歷史上,最初的革命。周朝發(fā)展 到了一定的時期,體制崩裂,諸侯割據(jù)疆土。每一個諸侯國,國內(nèi)國外 的矛盾重重,彼此相抵的實例,不計其數(shù)。最后全部被秦國取代。秦國 取代全國之后,那道墻又開始裂縫,不過三十六年,墻又倒了??傊?界之上同樣的情況,周流不息。無時無刻,人們(領(lǐng)導(dǎo)者們)不在忙于 “抵”。那些能“抵”的,不論是“抵而塞之”,還是“抵而得之”,能“抵”就了不起(為右,為上)。到底世界上,矛盾的實際情況是怎個模樣?先生以社會現(xiàn)象為例,加以說明。他說: ● 天下分錯。(分裂、錯亂,失去秩序,攪混一團(tuán))
          ● 上無明主。
          ● 公侯無道德。
          ● 小人讒賊。
          ● 賢人不用。
          ● 圣人竄匿。
          ● 貪利、詐偽者作。
          ● 君臣相惑。
          ● 土崩瓦解而相伐射。
          ● 父子離散,乖亂,反目。
          舉凡上列情況,都像種子,從萌芽到長大。也像一道墻,從細(xì)小的裂縫,以至于倒塌。領(lǐng)導(dǎo)者的責(zé)任是見到“萌芽”和“巇隙”,就馬上要運用合適方法去“抵”,去處理。
          先生說:“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事無可抵,則深隱而待時。有可抵,則為之謀??梢陨虾希梢詸z下。能因能循,為天地守神。”就是說:陰陽矛盾是宇宙的自然,自然而然,是人力無法改變和抗拒的事實。正如人類,任何人都有的公平結(jié)果:“出生入死?!保ā兜赖陆?jīng)》第五十二章)然而,先生在這里說,領(lǐng)導(dǎo)者是負(fù)有使命的人,并不是一般我們?nèi)绻麜簳r把眼睛閉起來,想一想:天地間是一個大平臺,眾人熙熙,千千萬萬的人,不分男女老幼,熙熙攘攘都朝一個方向奔走。在他們遙遠(yuǎn)的前面是一個大絕壁懸崖,后人推前人,大家都擠著,跳下了絕壁懸崖的萬丈深淵。沒有人曾回上來過,因此沒有人能知道下面到底是個什么情況??墒敲總€人都能意識得到,那就是一去不返的死亡的淵藪。卻又沒有一個人能夠調(diào)轉(zhuǎn)頭來,不朝那個方向奔走。大家看到這一幅圖畫之后,不知作何感想?因此,有的人說,在還未到達(dá)深淵之前,快點尋歡作樂,享受這短暫的人生。(美國人時常掛在嘴邊說:Life is short,let’s party 人生苦短,及時尋歡。)可是就在享受之時,可能更加快了奔走的速度。(最近,美國有一個非常令人震驚的發(fā)現(xiàn):十五歲到二十歲之間的少女,因?qū)g作樂的結(jié)果,兩個少女之中,就有一個感染HPV的濾過性病毒。二十一歲到五十九歲的婦女,平均四分之一,感染了HPV 病毒。這種病毒導(dǎo)致陰道及子宮頸癌。由于是病毒感染,無藥可醫(yī),只有等待疫苗。有人接種疫苗之后,陰戶卻長出一個大菜花模樣的東西來,痛苦得生不如死。)
          又有人說,人生不過就是:作死、找死(指世俗的尋歡作樂)、等死,而又怕死而已!矛盾如果是從陽向陰轉(zhuǎn)化的過程,人們何需領(lǐng)導(dǎo)者,只需要神父、牧師告訴大家:你雖然命運和別人一樣,不過你有一個希望,可能有個神靈,可以特別照顧你,在你到達(dá)絕壁懸崖,跳下去之后,他會把你提出來,安置到一個叫做天堂的所在,永享福樂。條件是你必須信他不準(zhǔn)懷疑,同時還要給他錢。只是到“天堂去了的人”也沒有再回來,告訴人,真的是去到了沒有?和那個“天堂”又是個什么情況?這是聰明人在絕望中編出來的希望,也是他們謀利致富的一個行業(yè)。
          鬼谷先生是實事求是的,他認(rèn)為人們急需的是好領(lǐng)導(dǎo)。因為他在無可抵的時候,他就隱藏韜晦,等待時機(jī)。到了有可抵的時候,他就挺身 出來,出謀劃策,該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真的為大家締造福祉。好的領(lǐng)導(dǎo)者,有能力因勢利導(dǎo),讓最大多數(shù)的人,盡量在最長的時間里,真正地享受最大的幸福。我們可以再回過頭想,如果有個壞領(lǐng)導(dǎo),如桀如紂,所有在我們面前的都是魑魅魍魎,我們的冤苦,無處可訴,我們生不如死,可又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我們是在現(xiàn)實的地獄之中。然而,只要好領(lǐng)導(dǎo)一出現(xiàn),我們立刻就有了生機(jī)和真實的希望。歷史的經(jīng)驗不是這樣告訴我們的嗎?鬼谷先生不相信人們?yōu)l臨深淵,不再有機(jī)會回轉(zhuǎn)。先生說:“陽動而行,陰止而藏。陽動而出,因隨而入。陽還終始,陰極反陽?!弊钪匾氖亲詈笠痪洌宏帢O反陽。矛盾的最大表現(xiàn)是:由生命進(jìn)入到死亡。但是,如果我們用“我們的死亡”去“殺死”死亡。我們的生命就得以更新長存。“陰”要陰到“至極”,就是數(shù)學(xué)里的“負(fù)”ד負(fù)”=“正”。在哲學(xué)里是:以死制死。鬼谷先生的宇宙觀,宇宙是循環(huán)的、無盡的,這也是矛盾的一個重要規(guī)律。湯武革命所代表的是:全部摧毀,再重新建造。不過,有的時候,可以不必是全部摧毀,而是局部。譬如某一個部門特別腐化,如果任由它腐蝕,則禍可塌天。如果領(lǐng)導(dǎo)能有勇氣魄力,不顧牽絲攀藤,盤根錯 節(jié),大刀闊斧,砍掉重建,立即就能起死回生。這就是:壯士斷腕,以死制死。其實,為了維護(hù)整體利益與生存,局部整頓是隨時必需的。放任就是領(lǐng)導(dǎo)無能!所以人們需要的是好領(lǐng)導(dǎo),而不是神父、牧師。因為好的領(lǐng)導(dǎo),能因能循。他因勢利導(dǎo),讓最大多數(shù)的人,盡量在最長的時間里,真正地享受最大的幸福。他是主動的,他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所以先生說他是個“能因能循,為天地守神”的人,他絕不開空頭支票!
          這個宇宙里如果沒有人,就是死寂一片。天地和人是不能分開的。誰能為天地立“心”,誰就是為生民立“命”。為生民立“命”,也就是為天地立“心”,為天地“守神”。誰能做到?只有天地之使的領(lǐng)導(dǎo)者!不管宇宙間有什么了不起的矛盾,只要有好素質(zhì)的領(lǐng)導(dǎo)者,同時知道怎
          么觀察和處理矛盾,世界就自然保和安泰!
          怎樣去聽人家講話
          人是會講話的動物,講話的里面還有人的思想、感情意志牽涉在內(nèi)。同時,人是會說謊話的動物。俗語說:要知心腹事,但聽背后言。人們躲在人背后說話,不怕隔墻有耳,比較放心大膽,容易吐露真情。一般來說,人在人面前說話,總帶著戒心。所謂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盡吐一片心。
          當(dāng)然,也不能排除有人故意裝成是在“背后講話”,利用“要聽人家背后之言”的心理,編出一套似是而非的謊言去詐騙對方。譬如,蔣干過江,要來說降周瑜。周瑜假裝不知,留好久未見的老同學(xué)同床抵足而眠。一面卻吩咐黃蓋,在夜半時分,進(jìn)帳來叫醒周瑜,報告緊急軍情。周瑜起床之前,故意叫了兩聲:子翼,子翼。蔣干根本沒有睡著,聽說有人來報緊急軍情,正中下懷,想要聽個夠,就以假應(yīng)假,裝作沉睡,并且輕輕地打鼾。等周瑜出帳,他就起來竊聽。幾句聲音大一些,幾句聲音小一些,只聽到什么蔡瑁、張允,什么急切未能下手的斷斷續(xù)續(xù)。加上他前時在周瑜帳中,東翻西找,偷到一封蔡瑁、張允要以曹操人頭做獻(xiàn)禮,向東吳投誠的假信。所有的假情報加在一起,斷送了優(yōu)秀水軍都督的性命,導(dǎo)致曹操大軍的失敗。聽到了人家的背后言,得到的卻是送命的報酬。西諺說:人是最可惡的動物。天下本無事,沒有那些一個比一個聰明的惡人就沒有事!
          一個總的原則是:人不愿意說出對自己無利有害的話。即使在審案的時節(jié),堂上叫犯人,從實招來。用盡了威逼利誘的種種手段,有時還是得不到實情。現(xiàn)代間諜,往往在被人識破之時,只要把牙一咬,咬破了預(yù)藏的毒藥,立即死亡,什么重要情報也隨之而逝了。世界上無論什么政治、軍事、經(jīng)濟(jì)大機(jī)密,都是人的杰作。真里有假,假里有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五花八門。譬如,日寇侵略中國,也是捏造口實,發(fā)動盧溝橋事變。要打人家,還非先說一大篇謊話不可。人,真的是會講話的動物,會講謊話的動物,最可惡的動物嗎?問題是:人家要說謊言來害你,你沒有辦法阻止,是他不對,還是你不對?跟著謊言的下一步,就是行動,你坐著挨打挨殺,是他不對,還是你不對?唉!君子不可不自強(qiáng)不息!
          人是會說話的動物,也是會說謊話的動物,更是好(喜歡)說話的動物。特別是那說謊話者,更好說話,因為他們確信:謊話說了十遍就 會變成真理。有人好說話,就有人會聽話。鬼谷先生認(rèn)為:觀察發(fā)現(xiàn)矛盾,取得正確信息,第一件事,就是要從人家的口中得到真情。鬼谷先 生在《鬼谷子· 反應(yīng)篇第二》中稱這種情形做“釣語”,就是要盡量把人家的話套出來。如果套出來的話語,合乎事實的話,就真的得到了實際可用的信息了。先生說:“其釣語,合事。得人實也。人家的話里,分解出對自己有利的信息來?即使對方故意含糊,不肯說得清楚,也非要他說出實情不可。同時,即使他轉(zhuǎn)彎抹角,也能揣摩出來他的實情。要會聽話,不致被謊話欺蒙。先生分別在《鬼谷子》的許多篇幅里都涉及過這個題目,但在《鬼谷子· 反應(yīng)篇第二》中,列出了總的要訣,詳細(xì)地教導(dǎo)我們,茲分別闡述于下:第一,歷史原則。先生說:“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反以觀往。復(fù)以驗來。反以知古,復(fù)以知今。反以知彼,復(fù)以知己。動、靜,虛、實之理不合,來今反古以求之。事有反而得復(fù)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就是說:古來,那些做大事的人物,都與大道(大道無形)同在,行事為人都是依照大道規(guī)律而動作。他們用過去的經(jīng)驗,根據(jù)歷史的規(guī)律,來驗證、知曉現(xiàn)在的事物。同樣地,對于知彼知己,一動一靜,一虛一實的道理,也都是根據(jù)大道運行。因此他們對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透熟,什么都逃不出他們的耳目。聽人家說話,一旦發(fā)現(xiàn)與現(xiàn)今情勢有不相符合的地方,立 即回到歷史的實例中尋找理路。這樣從古至今,由今驗古,在反復(fù)的過程中,認(rèn)清事物變化的實質(zhì),是領(lǐng)導(dǎo)者必須做的,不可不注意!這句話是個總論,包含了所有的要點。 首先,鬼谷先生要領(lǐng)導(dǎo)者注意歷史。
          人,也是歷史的動物。什么是歷史?歷史就是以前人們行為的記錄。人類一直盡可能地保留歷史記錄,說起來,中國人特別注意歷史記錄的保留,自遠(yuǎn)古以來,歷代都有特設(shè)、特選的史官。一般來說,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當(dāng)史官的人,自恃很高,專以下筆公正為職志。頭可斷,血可流,決不肯把筆桿歪了。所以中國的歷史,是是非非,號為:信史。中國的歷史保留得最豐富、最完整、最可靠。人用思想、感情、意志來行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萬事萬物都可變,而人的行為方式和原則,千古難變,除非人變成了另一個種類。所以,以智慧稱著的猶太所羅門王有一句名言:日光之下,無新事。就是說:凡是現(xiàn)代人做的事,以前的人都已經(jīng)做過了。中國人有:前車之鑒的俗語。還有《綱鑒》是把歷史上的有名故事,匯攏起來,讓人容易對照,以史為鑒。
          如果人們熟悉,蔣干過江的歷史故事,就不會輕易相信人家的“背后之言”。其實周瑜那幾套,只能瞞哄得過像蔣干那樣的渾人。像魯肅、諸葛亮根本沒有在場,就都了如指掌,絕不可能會去上那個當(dāng)。先生要領(lǐng)導(dǎo)者們一定要熟悉歷史,精于研究歷史,記住歷史。如果記憶不十分清楚,就要隨時隨地、不厭其煩去翻歷史的書,查找對證。別人輕易上當(dāng),無甚緊要。領(lǐng)導(dǎo)上當(dāng)可就不得了。
          論者或謂:談怎樣辨別人家的話語,怎么扯到歷史這個大題目上去了呢?而且要領(lǐng)導(dǎo)者都去熟悉歷史,談何容易?其實,領(lǐng)導(dǎo)者連歷史都不懂,連人是怎樣行事為人的都弄不通,他怎么能當(dāng)領(lǐng)導(dǎo)?司馬光寫了一本《資治通鑒》的書,就是領(lǐng)導(dǎo)者起碼應(yīng)該熟讀的歷史摘要。像《讀者文摘》一樣,平時常翻一翻,就能得益匪淺。如果,領(lǐng)導(dǎo)者有空就去打麻將、打球,這就悲哀了。從前有的領(lǐng)導(dǎo)者們,自己不愿去翻書,就定期找人來講給他聽,讀給他聽。他可以一面做運動,一邊聽,一邊領(lǐng)悟,不清楚的地方還可以重復(fù)再問,輕松實際,這未免不是個好榜樣。
          西洋的有些領(lǐng)導(dǎo)者,每周都要上教堂(即使是裝樣),至少還有一點機(jī)會,聽到了一些歷史教訓(xùn)和原則。第二,靜默原則。關(guān)于靜默原則,先生說:“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因其言,聽其辭。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yīng)必出?!?“動作,言、默,與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見其式。皆以先定為之法則。” “己欲平靜,以聽其辭,察其事,論萬物,別雌雄。雖非其事,見微知類。” “古之善反聽著,乃變鬼神以得其情,其變也而牧之審也?!?div style="height:15px;">
          就是說:人家說話,我一定要靜默、冷靜,人動我靜。冷靜,則心無二用,仔細(xì)辨別他所說的話,從里面品出他的意味和玄機(jī)。舉一反三,見微知類。如果一下覺得他所說的話里面有破綻,不合乎事理,邏輯上犯了錯誤。就要立即反應(yīng),痛予駁斥,運用各種可運用的幽暗、陰私、悲苦(鬼),或美妙、灑脫、歡樂(神)的詞語或比方,以煽動對方情感來作為導(dǎo)向,破壞對方的冷靜,要引誘或逼他講出更多的話來。同時從他的話里可以體察出對方思想和情感,所依托的是什么。針對他的敏感點,以嬉笑怒罵各種方式,使對方完全失去主動。能夠運用這些方法的,必須自己“先定”。先定,就是自己先有一定的主見,成竹在胸,紋風(fēng)不動。而主動運用嬉笑怒罵,就是要對方跟著我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絕對不可跟著人家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誰跟著別人轉(zhuǎn),就會迷失。言多必失,他越支吾,就越犯錯誤。越犯錯誤,就越不能自圓其說。越被動,就越胡說,終于是通盤失敗。如果做不到這些,至少也要他達(dá)不到他要喋喋不休的目的。
          從前,希臘也有所謂詭辯學(xué)派。他們運用的最高技巧就是抓住人家所說的某一句話或某一個論點,然后從邏輯上駁他,他就完全成為被動。天南地北地狠狠駁斥。越駁他就越著急,以至于冷汗浹背,語無倫次,自己掉在自己的陷阱之中,當(dāng)眾出丑。
          1980 年,美國大選,各路英杰在最后一次大辯論會中,只剩卡特和里根對壘。差不多兩個小時的辯論中,里根用了三次:Here you go again.
          每次談一個論題,轉(zhuǎn)眼卡特就失去主動,跟著里根的嬉笑怒罵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等到卡特轉(zhuǎn)到把自己的腳放進(jìn)口中(He puts his foot in his own mouth. 美國俗語——自己后語否定了前言,自相矛盾,自己吃蹩)時,里根那邊就輕松幽默的指著他說:Here you go again. 意思是:你自己又弄糟了。那一次的大會,可能是空前絕后的精彩辯論會,會場中是禁止鼓掌喝彩,可就是禁不住,因為聽眾太激動了。一個是光明燦爛;一個是愁云慘霧。誰勝誰負(fù)當(dāng)場即見分曉。
          第三,象比原則。
          先生說:“欲開情者,象而比之?!薄把杂邢螅掠斜?。其有象比,以觀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辭也。以無形求有聲?!薄耙韵髣又?,以報其心。見其情,隨而牧之?!薄白兿蟊龋赜蟹崔o,以還聽之?!?div style="height:15px;">
          象與比,是鬼谷先生獨創(chuàng)的名詞。象是一幅圖像,就是說話的人,所說的任何事情,都像一個故事。一個故事,如果在電影或舞臺上演出,就是一個個的畫面。總的來說,就是一幅圖像。別人在那里說,聽者的頭腦里就在呈現(xiàn)一個個的畫面。如果畫面動人,能把人感動得把持不住,無論是悲是喜。在演講會里,聽眾自覺不喝茶,不抽煙,不竊竊私語,不交頭接耳,就證明,所投射的畫面動人。
          比是比擬,比例援引。人在看見了畫面之后,就一定有所感觸。就把腦子里儲存的資料,搬出來,一一比照,于是產(chǎn)生一種理解。詮釋了出來,便是理論。理論再和理論作比較,經(jīng)過一連串的繁忙過程,可能得出一個或多個結(jié)論。這些結(jié)論,可能就是說話者所希望得到的效果。
          因此,說話的人所給予的圖像越清晰動人,可能所獲得的效果就越理想。說話的人的言語,可能是口中說出來的有聲言語,同時也可能是肢體或表情的無聲言語,都一樣可以在別人腦中產(chǎn)生圖像,因而產(chǎn)生意義。如果言者所供給的圖像,能得到聽者肯定的反響,先生說,就像投鉤釣魚,張網(wǎng)攫獸一般,這里投餌,那里上鉤。如響斯應(yīng),百發(fā)百中。先生說:“己審先定以牧人,策而無形容,莫見其門。是謂:天神。”人稱:演講,演講是要連演帶講。如果演講得絕妙,他投射的圖像鮮明易懂,能夠激起聽眾的同感,立刻就能得到熱烈響應(yīng),產(chǎn)生效果。別人會把這個演講者當(dāng)做:天神。如果言者說了半天,沒有獲得理想的效果,先生說:就需要“變象比”,立即再敷呈另一類的圖像,再來觀察反應(yīng)。整體來說,如果遇到了高明的言者,那么,聽者就會隨著他的思路走,自己就自然沒有多大的選擇余地了。 譬如,耶穌是一位很會說話的人。歷代評論家都說:耶穌從來不說 長篇大論的枯燥理論,讓人不懂又厭煩。他向來都是說些淺顯易懂的小 故事、小比喻。不要小看這些小故事,它們蘊藏著說不完的大理論,端 在聽者如何去理解和詮釋。詮釋者接著詮釋了兩千年都還是言不盡意, 以此證明耶穌的偉大。這樣說來,他的言語法則完全是附合《鬼谷子》 的象比原則,因此,他的聽眾都很被動。
          有一次,一群人捉住一個正在行淫的女人,推到他的面前,問他:按照摩西的律法,這個淫婦應(yīng)該用石頭砸死。那你說,我們現(xiàn)在該怎么辦?由于耶穌整天傳講要饒恕人的慈愛之道,如果說,這個女人應(yīng)該饒恕放掉,他就犯了摩西律法,他自己就該死。如果他說,應(yīng)該按照摩西律法辦(為什么行淫的男子就不捉來),他平日的主張就自動破產(chǎn),從此就要銷聲匿跡。這是一刃雙鋒,怎么都逃不掉的網(wǎng)羅。耶穌卻不馬上回答,他彎下腰去,蹲在地上畫字。也許他寫的是:奸淫,撒謊,偷盜,貪心,或罪孽等字。然后緩緩直起腰來,說:“你們誰沒有罪孽的,就向她丟一塊石頭吧?!彼倮^續(xù)彎腰在地上畫字。于是那一群人,從老到幼,一個一個的都走掉了,最后只剩下那個女人。耶穌對女人說:“去吧,以后不要再犯罪了?!保ā都s翰福音》第8 章)這個故事是:耶穌先用肢體語言,彎下腰去,是代表謙卑。人若不謙卑,就不會自己反省。他在地上畫字,就是在這群人腦中畫圖,他在向他們投射圖案,提醒他們自己犯過的罪孽。靜靜地讓他們反省。等到時機(jī)成熟,他叫那個從來沒有犯過罪孽的人去丟頭一塊石頭。這樣就不違反摩西律法。可是那些人從老到幼一個個地走開,是表示人活得越久,所犯罪孽越多,所以老的先走。最后,他告誡女人,也讓她走了。維護(hù)了他自己的主張。面面俱到,履險如夷,讓人抓不到害他的把柄。這種說話的技巧是高明的了。聽者只得順著他的思路走,自己沒有多少選擇的余地。
          除非聽眾之中,能有人懂得象比原則,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再提出一個相反的圖像,把人們的思路引導(dǎo)到另一個方向去,耶穌可能就要一敗涂地了。譬如,大家人多,令他們盡量鼓噪,喧鬧攪亂,不給耶穌有個安靜的環(huán)境,他就不容易順利向人投射圖像,眾人也不容易接受他的投射?;蛘咴谒岢隽恕皼]罪的人才能投石”的命題時,就有人出來痛駁他說:摩西的律法沒有“沒罪之人才能投石”的規(guī)定,你擅自歪曲摩西律法,罪該萬死。或者眾人都不走,人多勢眾,非逼他親口說出:是否遵從摩西律法的規(guī)定,是?還是不是?不容許節(jié)外生枝,環(huán)顧左右而言他。這群人來勢洶洶,目的是很鮮明的,可惜技巧不足,落得虎頭蛇尾,鎩羽而歸。基督教用這件事,以耶穌智慧無比,證明他是神的兒子(天神)。
          第四,反釣原則。
          先生說:“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瞼。欲高,反下。欲取,反與?!?div style="height:15px;">就是說:這是策略的運用,利用人的逆反心理(Reverse Psychology),你要他向東,他偏向西。你要他向西,他偏向東,一定要跟你反一反。于是你假裝叫他向西,他正好落在你要他向東的策略里,還自鳴得意。這是:從相反的方向,釣取信息。要他說,而你不要聽,你越靜默,他就越喋喋不休,以為你認(rèn)輸,怕了他。他要和你逆反著來,讓他卻在不知不覺之中,中了計。言多必失,一旦敗露,就再難取信于人。這些在外交會議上都是重要取勝策略。不過,此計必須因人而設(shè),如果遇到了“面條式”的人物,挑起了前面,塌了后面。挑起了后面,又塌了前面。挑起了中間,前后兩頭塌。這種人雖有逆反心理,卻使不出來。對他,就白白浪費了策略,等于殺雞用牛刀。
          第五,知己原則。先生說:“若探人而居其內(nèi),量其能,射其意也,符應(yīng)不失。”“故知之始于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察言也,不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言為心志。有謊言,必先有謊心。耶穌說:“人心里充滿的,就從口中說出來?!保ā恶R太福音》第12 章)先生說:聽人家說話固然重要,但由于他的話不一定就是他的心聲。不如先知道他的心思,要比只聽他的言語更實際。因此,先生提 出“探人”這個命題來。探人,就是勘查這個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志。前面也曾提到過,必須探出對方思想、感情、意志的依托。如果要探人,就要跑到那人的里面去??墒侨瞬荒芷呤?,怎么能鉆進(jìn)別人的肚子里去?其實,這不過是先生的一個比喻。要明了別人,就要拿人心比自心,拿自心比人心。先明了自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是怎么想的,人家也會這樣想。如果自己能設(shè)身處地,在某種情況下,就會有這種想法,那么,庶幾乎,別人在同樣情況下,也會這樣想。這是最簡便的方法去掌握別人的心思。先掌握了人家的心思,再聽他的言語,驗證他的心思。這樣,聽話聽走耳,因失察而導(dǎo)致錯誤的機(jī)會就小多了。在察言的速度上也會快捷得多,不會貽誤時機(jī)。及時抓 住人家真實情況的要點,及時出策應(yīng)對,就是:符應(yīng)不失。不失符應(yīng),就是成功,禍福故掌握在自己手中。然而,人的心和口很多時候,為 了貪利、避害,都是不相一致的。所以先生要人注意;其察言也,不失。不要太大意,因為相信自己,而過于相信別人。當(dāng)人們?yōu)榱俗陨淼睦?,就去揣測與自己利害有密切關(guān)系者的心思,專揀對方喜歡聽的話講,使聽話的人心里高興,放松警戒。這一點在歷史中的實例,不勝枚舉。這一點對領(lǐng)導(dǎo)者來說,是最致命的一著。因為世界上,沒有人喜歡聽不隨心的話。特別是那些奸巧偽詐的人最會使用這一著,使領(lǐng)導(dǎo)者不知不覺進(jìn)入他的罝網(wǎng)之中。中外古今,所有的失敗者,雖然失敗理由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納忠諫;專聽讒言。忠諫是人最不愛聽的言語;讒言是人最受用的言語??墒怯腥缌⒏鸵娪爸?,聽忠諫則成功;聽讒言則失敗,絲毫不爽。下面是一個公式: 成功者= 聽話+ 聽扎心的話(忠諫)-不聽甜言蜜語(讒言)失敗者= 聽話-忠諫+ 讒言
          中國歷史上最鮮明的例子,莫若唐太宗李世民,他的偉大是由于他曾經(jīng)創(chuàng)造過中國第二個黃金時代的貞觀之治。而幫助他成功的是兩個很關(guān)鍵的人物:一個是他的妻子獨孤皇后;一個是他的大臣魏徵丞相。他們的事跡很多,魏徵差不多每天都挑李世民的錯,口說,還手寫。把李世民厭煩得火冒三丈。茲舉一例,有一天,李世民在玩小鳥(李世民總是喜歡玩些什么東西),正好魏徵來了,老遠(yuǎn)就看見他在玩小鳥?;实垡豢?,來者是魏徵,嚇得來不及把鳥放回籠子里,就趕快把小鳥藏在袖子里。魏徵假作不知道,就坐下來跟他談東談西,一直磨到他袖子里沒有了動靜才走。李世民好不容易把魏徵對付走了,掏出小鳥一看,已經(jīng)悶死了。悶死了他心愛的小鳥,這個氣可大了。馬上回宮,氣喘吁吁。皇后看他臉色不對,就問他怎么了?他狠狠地說:非要殺掉這個鄉(xiāng)巴佬不可,我忍無可忍了?;屎笳f:是誰呀?他說:還有誰?不就是那個魏徵嘛?;屎蟛蛔髀暰瓦M(jìn)去了。等下出來,換上了朝服大妝,把他請到上方定,冉冉下拜?;噬险f:你這是干什么?她說:恭喜皇上,賀喜皇上?;噬险f:我有什么喜?都快氣死了?;屎笳f:喜就喜在您有個魏徵?。?div style="height:15px;">不久后,魏徵死了,太宗痛哭說:天給我一個魏徵,就是給我一面鏡子。我的臉上、身上,哪里有了污穢,對鏡子一照,馬上就照出來,我就能立即把污穢擦去。現(xiàn)在魏徵死了,天把我的鏡子收走了。魏徵終日對皇帝忠諫,真的像一面鏡子。后來獨孤皇后也死了,李世民就完全變了一個人,倒行逆施,唐太宗差點亡國,子孫滅絕。同樣一個李世民,忠諫的人在,就有貞觀之治;忠諫的人死了,就要亡國。這個鮮明的對比,實在是太驚人了。
          在平民百姓的場合,《朱子家訓(xùn)》中有所謂:三姑六婆,鼓起如簧之舌,勾奸賣奸,好好一個家庭就被拆散,甚至片瓦無存?,F(xiàn)代登門挨戶推銷的金字塔式非法傳銷,電視、收音機(jī)不實銷售廣告,傳教,也都是有“專家”專門“探人”,研究透了人家的心思,然后編好了針對人家心思的說辭,再加上一個磨勁。日久天長,不怕你不入他的羅網(wǎng)。
          先生說:“己不先定,牧人不正,用事不巧,是謂:忘情失道?!?div style="height:15px;">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自己沒有既定的主見,就很難正確地與人打交道,一個冷不防,就會落入人家的圈套。把自己是誰和世間道理弄迷糊了。是謂:忘情失道!結(jié)局總會是:羞愧、遺憾、悲慘!
           美景美圖
           精品美文
           音樂空間
           音畫圖文
           職場技巧
           感悟哲理
          星座運情
          生活智慧
          史海鉤沉
          健康智慧
          書畫古玩
          網(wǎng)頁特效
          電腦技巧
          在線書架
          精美相冊
          您已閱覽  
          秒   感謝光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領(lǐng)導(dǎo)者高效能管理智慧
          鬼谷子智慧:關(guān)系有了裂痕,要抵而塞之;
          鬼谷子講領(lǐng)導(dǎo)者如何利用矛盾,抓住機(jī)會
          鬼谷子領(lǐng)袖智慧:層出不窮連環(huán)計,讓人插翅難逃
          鬼谷子智慧:身為領(lǐng)導(dǎo)者一定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榮辱皆忘
          國學(xué)講堂:蘭彥嶺《鬼谷子之絕學(xué)》(14集全)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