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被黑洞吞噬的物質(zhì)依舊存在?科學家提出一個奇怪的理論,他們認為,被黑洞吞噬的物體不禁存在而且還被復制了一遍,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起看看吧。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名科學家提出一項黑洞的“毛毛球理論”。該理論宣稱黑洞邊界并非致命,它不會摧毀任何接觸它的東西,而是會產(chǎn)生一種復制品。而更為主流的理論則認為黑洞被一層“火墻”包圍,這堵火墻將摧毀任何試圖穿越的物體。
根據(jù)馬瑟博士的理論,如果更為流行的黑洞“火墻”理論是正確的,那么宇宙全息理論就必然是錯誤的了。一篇最新的研究論文宣稱,站在黑洞表面將會創(chuàng)造出一個“幾乎完美”的“另一個你”。
這一詭異理論指出黑洞的邊界,將不會摧毀任何接觸它的東西。事實上,根據(jù)它的說法,黑洞要比我們原先設(shè)想的溫和的多——事實上如果有朝一日地球被一個黑洞吞噬,我們甚至都不會注意到這件事的發(fā)生。
提出這一理論的是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薩米爾·馬瑟(Samir Mathur)博士。他所提出的這一理論與當前關(guān)于黑洞邊界的主流觀點相悖,一般科學家認為黑洞存在“火墻”邊界,將會摧毀任何試圖穿越它的物體。
但馬瑟博士表示,任何接觸黑洞的物體不會被摧毀,而是會產(chǎn)生一個幾乎完美的“復制品”并繼續(xù)一如往常的存在下去。對此,有人評論道:“他們并不把黑洞當成殺手,而是某種溫和的復制機器之類的東西?!?/span>
在2003年,馬瑟博士首次產(chǎn)生了這一有關(guān)黑洞的“毛毛球理論”(fuzzball theory), 意思是他認為黑洞并不具有一個截然的,而是“毛糙”的邊界。在當時,馬瑟表示物體并不會真的“落入”黑洞,但是會落到黑洞的表面之上。這一理論導致的后果之一便是宇宙全息理論的支持。全息理論認為,就像我們信用卡上對的安全芯片那樣,我們身邊也存在著另外一個維度,或許是第四維或是更高的維度,只是我們無法看到它的存在。
這個“表面”上包含著可以描述我們所在三維世界的全部所需信息,具體而言就是有關(guān)我們宇宙的全部信息。如此,全息理論宣稱,包含了對任何三維物體——比如你正用來閱讀這篇文章的設(shè)備——描述的數(shù)據(jù)信息都儲存在這個我們看不到的“表面”上。
而根據(jù)馬瑟博士的理論,如果更為流行的黑洞“火墻”理論是正確的,那么宇宙全息理論就必然是錯誤的了。2003年以來,馬瑟博士一直在努力試圖改進其黑洞“毛毛球理論”。當時,物理學家們對此感到不屑一顧,因為他們認為所謂的“完美復制品”或全息理論的觀點,都是不可能的。
而現(xiàn)在馬瑟博士已經(jīng)進一步完善了自己的這一理論并在Arxiv在線網(wǎng)站上發(fā)布了自己的論文,在這篇論文中他稱這種黑洞對物體的復制是“并非完美的”。
這種不完美性是關(guān)鍵,因為它將不僅允許復制的發(fā)生,還將并非所有黑洞都是相同的這一重要事實考慮在內(nèi)。馬瑟博士表示:“不存在完美的黑洞,因為每一個黑洞都是不同的?!?/span>
在宇宙學上,非完美性是非常重要的。事實上,之所以我們身邊的一切能夠存在本身便是大爆炸時的非完美性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唯有如此,引力才能將物質(zhì)聚集在一起并形成恒星,行星和星系。
但馬瑟表示,后續(xù)還需要去做更多的工作才能最終判斷這一“毛毛球理論”或“火墻理論”究竟孰是孰非,他說:“這個問題其實非常簡單:你接受不完美嗎?”
神奇的黑洞,真的能復制一切物體嗎?聽起來好離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