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苦英雄愛美人,特別是蠻夷更愛美女。因此,美女在古代就是政治的犧牲品,在各國之間交易!
漢朝的和親政策始于漢高祖,成為同匈奴緩和矛盾的一慣做法,從漢武帝到漢元帝共有三位公主被嫁到外邦,合稱“西漢和親三公主”。
公主嫁到外邦是什么體驗(yàn)?zāi)兀?/p>
首先是生活習(xí)慣不不適應(yīng),從小生活在高貴的皇宮大院,忽然要到塞外體驗(yàn)生活,吃膻味十足的羊肉,吹西北風(fēng),任你再嬌縱,也得脫層皮;其次是語言不通,外邦與漢族語言不通,溝通不便,孤苦伶仃;最不能適應(yīng)的是外邦猛男,西域匈奴男性體型健壯,舉止粗魯,這些金枝玉葉的公主每天只能以淚洗面。
漢朝的皇帝雖然知道公主的這些苦處,卻從沒憐惜過,只有一位引起了漢元帝的憐惜,她就是王昭君。
漢元帝竟寧元年(前33年),呼韓邪單于再次來到長安,威脅要和親,說白了就是要個(gè)公主做老婆,漢元帝無奈,但卻舍不得公主,決定選個(gè)宮女代替,于是傳下話:“誰愿意到匈奴去,皇上就封她為公主?!?/p>
宮女誰也不愿意去塞外,有個(gè)宮女叫王嬙,入宮后改名王昭君,毅然報(bào)名到匈奴去和親。
不久,呼韓邪單于就和王昭君在長安成了親,來答謝漢元帝時(shí),漢元帝眼都直了,王昭君太美麗了,后宮佳麗三千,與她一比黯然失色。漢元帝哈拉子流多長,非常舍不得,但圣旨已下,無力回天。
王昭君走后,漢元帝查閱起宮女的圖冊(cè)來,翻開一看,畫上的王昭君只是模樣有點(diǎn)像,容貌根本沒畫出來。原來宮女們進(jìn)宮想見到皇帝,要先讓畫工畫像,再挑選,有個(gè)畫工叫毛延壽趁機(jī)勒索宮女,王昭君不送禮,他就畫得很一般。
漢元帝氣的七竅生煙,命人以欺君之罪將畫工毛延壽的手砍下來,眼睛挖出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