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機支付的盛行,很多人去銀行存錢、取錢的經(jīng)歷都變少了,點開支付寶,就可以直接完成一系列原本要親自去銀行才能完成的操作。
特別是網(wǎng)上理財產(chǎn)品的增多,很多人都習(xí)慣性的把余錢放到手機理財中,而不是去銀行存定期。因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銀行的定期存款不論是收益性還是流動性都很差,并不值得推薦。
但事實上,這是大家的一個誤區(qū)。銀行工作人員用幾點告訴你,為什么還是有人會選定期存款。
1、安全性
現(xiàn)在的理財產(chǎn)品層出不窮,可收益越高的往往伴隨著風(fēng)險越大,并不適合普通人投資理財。真正低風(fēng)險的只有四類:國債、定期存款、貨幣基金以及R3級別以下的理財產(chǎn)品。
這其中,后兩者雖風(fēng)險低,但卻并不能承諾絕對的保本保息。
所以出于安全性考慮,國債和定期存款都是首選。
2、收益性
理財無非是為了有收益,那自然是哪里利息高,保本還能賺,那就投哪里。
先說說定期存款,當(dāng)然,如果是傳統(tǒng)的國有大銀行,那定期存款的利率確實不高,但是很多地方的中小銀行,一年期的利率能達到4.1%,比一般R2及以下的理財產(chǎn)品都高了。畢竟這些理財產(chǎn)品一年的收益率也僅在3%-4.5%而已。
而貨幣基金就更不用說了,從2018年收益率就開始下跌,跌出3%是常有的事兒。
至于國債。國債雖然年利率有4%和4.27%。但畢竟期限長,多的那點高利息還不知道跑不跑的贏通貨。
3、流動性
比起國債來講,銀行定期存款的流動性算是人性且合理了。為什么這么說呢?
首先,定期存款的存款期限可以選擇,存期最小為3個月,最大為5年,可根據(jù)個人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期限。
其次,如果在存入期間實在急用,是可以定期轉(zhuǎn)活期取出來的,只是收益減少了一些而已。所以定期存款的流動性雖然沒有貨幣基金隨時可以存取這么方便,但是在流動性這一塊,也算是不錯了。
4、省錢性
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定期存款會比貨幣基金更容易省下錢來。
錢如果存在余額寶里,隨時存隨時取,不僅可以直接掃碼支付,而且凍結(jié)了也能馬上解凍。所以在手機里根本存不住錢。
而那些把錢存進銀行定期的人呢?
一般不遇到大事情,是不會有人愿意把定期轉(zhuǎn)活期取出來的。再加上,定期轉(zhuǎn)活期也得去銀行,就算想取出來也會因為嫌麻煩而放棄。
所以銀行定期存款更容易存到錢。
通過上面的幾點不難看出,只要定期存款的銀行不是幾大國有銀行,那定期存款在各類投資理財方案中算是相對合適的投資方式。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明明麻煩,可還是有很多人寧愿舍棄手機中的基金理財,也要跑到銀行去定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