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觀近鑒宋朝人·126·好人好官:李萬超
李萬超(904-975),并州太原人,《宋史·卷二百六十一·列傳第二十》有傳。
《宋史》本傳記,萬超幼年喪父,生活貧苦,就做小買賣奉養(yǎng)母親。后唐清泰三年(936),后晉高祖石敬瑭在太原起兵反叛后唐,33歲的萬超,應招參加了石敬瑭的軍隊。萬超參軍后作戰(zhàn)累次獲勝,被提拔為下級軍官“軍?!?。后晉開運元年(944)三月,鎮(zhèn)守青州的平盧淄青節(jié)度使楊光遠舉兵反叛后晉,跟隨時任宣徽使的李守貞征討楊光遠。萬超奮勇作戰(zhàn),第一個登上青州城墻,被敵軍拋出的飛石擊中頭部,昏迷了很長時間。開運二年正月,跟隨大將杜重威參加后晉與契丹的“陽城之戰(zhàn)”,被亂箭射穿手掌,但萬超神色自若,拔出箭矢,繼續(xù)戰(zhàn)斗,因功升任“肅銳軍”指揮使。
契丹攻入中原,占領(lǐng)后晉都城汴梁,滅亡后晉。當時萬超率領(lǐng)“肅銳軍”駐扎潞州(治今山西上黨),潞州主帥張從恩計劃棄城,投歸契丹,后晉前驍衛(wèi)將軍王守恩正在家中為老人服喪,張從恩把潞州之事委托給王守恩跑了。
不久契丹使臣來到潞州,獨掌潞州政,王守恩無所參預。萬超奮然對部下說:“我輩就像老虎口中的食物,茍且偷生,命在旦夕之間,現(xiàn)在我想殺了契丹使臣,保全潞州城,不僅可以保命,也足以建立功勛。你們能跟隨我嗎?”眾人都歡呼跳躍:“敢不惟命是從!”計議已定,萬超率領(lǐng)“肅銳軍”大聲鼓噪沖入府衙,殺死契丹使臣,推舉王守恩為帥,寫出奏表,向起兵抗御契丹的后漢高祖劉知遠報告,請求歸順。劉知遠允從王守恩、萬超的請求,派大將史弘肇統(tǒng)兵率先渡過黃河,進軍潞州。到了潞州,史弘肇面見萬超,對萬超說:“潞州得以光復,是您的力量。我想殺了王守恩,以您為潞州主帥,可以嗎?”萬超回答史弘肇:“殺契丹使臣,推舉王守恩為帥,是為了江山社稷計。現(xiàn)在如若殘害王守恩,自取其利,不是我一向的心志?!笔泛胝芈牶螅J為萬超是非常難得的奇人,向劉知遠上表,任命萬超為先鋒馬步軍都指揮使,跟隨自己向汴梁進軍。史弘肇、萬超率軍路經(jīng)澤州(治今山西晉城),澤州刺史翟令奇堅守拒命,不附后漢。萬超騎馬奔到城下,勸解翟令奇:“現(xiàn)在契丹北逃,天下無主,并州劉公仗大義,定中土,所到之處望風披靡,落后服從的都會被滅族,您何不早做計劃。”翟令奇被萬超說服,開門迎接后漢軍入城。入城之后,史弘肇命令萬超暫留澤州,管理澤州事務,稍后,劉知遠任命萬超為澤州刺史。后漢乾祐元年(948),萬超的老上級、時任河中節(jié)度使李守貞據(jù)守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濟)反叛,后漢樞密使郭威率軍出征,任命萬超為“行營壕砦使”,負責圍城筑寨。李守貞之叛平定,萬超改任懷州(治今河南沁陽)刺史。
郭威取代后漢,建立后周,后周廣順二年(952)五月,郭威親征不服后周、據(jù)守兗州的后漢泰寧軍節(jié)度使慕容彥超,萬超再任“都壕砦使”,兗州城破,萬超因功升任洺州團練使,后參預后周攻取秦、鳳二州戰(zhàn)役,改任萊州團練使。郭威去世,后周世宗繼位。顯德三年(956),萬超跟隨世宗征伐南唐淮南地區(qū),因功改任蘄、登二州團練使,在蘄、登二州,萬超有“善政”,即取得了良好的政績。萬超在任登州期間,朝廷下詔,重新登記田畝,以平均田租,前任牟平縣令馬陶的戶籍在文登縣,隱瞞土地畝數(shù),不如實登記。萬超得知后,下令抓捕馬陶,準備先將其斬首,然后奏報朝廷。馬陶害怕被殺逃亡,登州境內(nèi)從此上下嚴肅謹慎,政令暢通。
宋初建立之初(960),萬超回朝,受任沒有實際職任的“右武衛(wèi)大將軍”,升左驍衛(wèi)大將軍。宋太祖開寶八年(975),萬超去世,享年七十二歲。
《宋史·列傳第二十》傳后之“論”照例沒有對萬超給予評論。但觀鑒萬超一生為人做事,我們可以看出,萬超是個孝子,小時候家境貧困,做小買賣奉養(yǎng)母親;在潞州倡議殺契丹使者,推舉官位更高的王守恩為帥,在史弘肇提出殺王守恩以自己為帥時表明自己做事是為了江山社稷,害人取利,不是自己的心志;做地方官,則能懲治隱瞞財產(chǎn)以少繳國家賦稅的官吏,取得良好政績。“好人好官”之評,萬超當?shù)谩?/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