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0年9月,蒙古軍戰(zhàn)敗于艾因賈魯,主帥怯的不花被俘殺。
旭烈兀此時正在前往去中國的路上,行至伊朗,艾因賈魯戰(zhàn)役失敗消息傳來,旭烈兀決定留在伊朗,不再前往中國。
在伊朗,旭烈兀建立了“伊爾汗國”的名義控制波斯,阿塞拜疆,小亞細亞的部分土地。
伊爾汗的意思是“附屬的汗”,“臣屬的汗”,以此表明自己維護大蒙古國團結(jié)統(tǒng)一之意。
旭烈兀下一步的計劃是整軍經(jīng)武對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再度開戰(zhàn),以報艾因賈魯之仇。
盡管旭烈兀想要再度開戰(zhàn),但是他的一個堂兄弟此時正在對他磨刀霍霍。
這個兄弟就是金帳汗國的大汗-別爾哥。
別爾哥的黑暗上位史
別爾哥是金帳汗國的第四任大汗,金帳汗國第二任大汗-拔都在1255年去世后,他兩個信奉基督教的兒子-撒里答,兀喇黑赤先后被蒙哥汗指定為新任大汗,但奇幻的是二人在一年之內(nèi)先后去世。
隨著兩個侄子相繼死亡,拔都的弟弟-信奉伊斯蘭教的別爾哥繼承了哥哥拔都的汗位。
關(guān)于別爾哥的黑暗,奇幻上位史,史上多語焉不明。很多史料都是一筆帶過,好似是正常的汗位交接,不過這里的疑問是,兩個年輕的侄子在一年內(nèi)相繼死亡,未免一些太奇幻了。
今天,就從頭扒一下,縷個脈絡(luò)。
1255年,拔都汗去世,蒙哥汗聞此噩耗痛不欲生
怯,因為拔都汗是他最忠誠的支持者。
維護后拔都時代金帳汗國的穩(wěn)定和對他的忠誠就成了當務之急。
拔都的長子-撒里答此時正在汗庭供職,擔任怯薛守衛(wèi),于是蒙哥舉行了隆重的冊封儀式,撒里答繼任金帳汗國大汗。
冊封儀式過后,撒里答啟程回國。
史上關(guān)于撒里答的記載很少,甚至連他的年齡都沒有詳細記載。
撒里答的離奇死亡
不過從拔都汗的年齡來推算,撒里答時年20余歲,年輕有為,應該是汗國最佳的繼承人。
撒里答離開汗庭向自己的國家進發(fā),然而路程只走了一半之際,年輕的撒里答突然去世,蒙哥汗大為驚詫。
關(guān)于撒里答之死,無論是志費尼還是其他史家都語焉不詳,一筆帶過。
不過伊斯蘭史學家術(shù)扎尼在他的著述中曾提過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實際上就點明了撒里答死于叔父別爾哥的黑手。
當撒里答經(jīng)過別爾哥的駐地時,他避免與別爾哥見面,別爾哥派人問撒里答為何不見自己的叔父。
撒里答回答道:“你是伊斯蘭教徒,我是基督教徒,基督教徒見到伊斯蘭教徒是不幸的”。
別爾哥聽后痛哭,將自己鎖在氈房里三個晝夜,向穆罕默德祈禱:“主??!,如果穆罕默德教和伊斯蘭教法是真的,就讓我向撒里答討回公道吧!”
第四天,撒里答死了。
伊斯蘭史學家們認為:撒里答褻瀆了伊斯蘭教,他的死是真主降罪的結(jié)果。
不過,拋開這種荒謬不談,當時別爾哥帳下有三萬精銳的穆斯林部隊,別爾哥本人也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他的軍隊嚴格遵守穆斯林的戒律,不飲酒,隨身攜帶祈禱用的跪毯,時間一到就專注祈禱。
這樣一支強大的軍隊有能力幫助信仰一致的別爾哥登上汗位,那么他們會容忍一位異教徒大汗嗎?
所以,撒里答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死了。
蒙哥汗再次冊封拔都四子兀喇黑赤為新的金帳汗,可是不到一年,兀喇黑赤也死了。
這下子,拔都其余的兒子們再也不敢繼承汗位了,于是拔都汗的三弟別爾哥繼承了汗位。
金帳汗國的伊斯蘭化
兩位年輕的直系繼承人就這樣魔幻地死了,蒙哥汗無奈之下只得承認別爾哥為新任金帳汗。
別爾哥雖然是金帳汗國伊斯蘭化的倡導者和推動者,不過他畢竟還是黃金家族的子孫,金帳汗國還是大蒙古國的一部分,還是要堅守成吉思汗的宗教平等政策的,不敢大規(guī)模地進行宗教改革。
他的身邊圍繞的多是伊斯蘭法學家,神學家,他修建了幾所清真寺并搗毀了撒馬爾罕的基督教堂。
除此之外,還不敢有太大的動作,他的服飾,禮儀習慣還是傳統(tǒng)的蒙古人。
“稀疏的胡子,蒙古人的臉龐,頭發(fā)分披于二耳后,一耳墜寶石金耳環(huán),身穿絲綢長袍和尖頂帽子及綠色鑲嵌寶石的金帶,腳穿粗紋紅皮靴”。
別爾哥的國內(nèi)建設(shè)
比爾哥在國內(nèi)建設(shè)上做得非常出色。
首先在羅斯諸國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最全面最細致的全面人口普查,以便于征稅。
其次在伏爾加河支流赫圖加河建立了一座名為“薩萊”的城市作為自己的都城,為區(qū)別拔都建立的薩萊,這座城市被稱為“別爾哥薩萊”(即日后的斯大林格勒)。
伊兒汗國與金帳汗國的戰(zhàn)爭
在1253旭烈兀西征的時候,拔都還在位,他派藍帳,白帳的親王子弟率軍參加了旭烈兀的西征,雖然別爾哥未親自參加,但他給旭烈兀寫信,希望旭烈兀不要傷害哈里發(fā)的性命,畢竟哈里發(fā)是伊斯蘭世界的象征,而且別爾哥又是穆斯林。
但是旭烈兀在攻下報達之后,將哈里發(fā)一家全數(shù)殺死。
另外按照蒙古傳統(tǒng),打下的土地需要在兄弟們之間分配,別爾哥滿心希望想得到富庶,繁榮的阿塞拜疆。
待到蒙哥汗去世,旭烈兀建立了伊兒汗國,阿塞拜疆成為伊兒汗國的領(lǐng)土。
別爾哥大怒,借口旭烈兀殺死哈里發(fā)一事向旭烈兀發(fā)難:“他不該屠殺那么多報達無辜居民,他不該不和大汗商量就殺死哈里發(fā),我要向他追償無罪者的血”。
公元1262年8月,兩個蒙古帝國黃金家族的成員在伊兒汗國的邊境相遇了。
金帳汗國一方以別爾哥的侄子-納海率3萬金帳汗國軍隊與伊兒汗國大汗-旭烈兀對陣。
納海是金帳汗國第四代繼承人中的佼佼者,但在老成持重,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堂叔旭烈兀面前還是嫩了些。
旭烈兀將納海打的大敗,旭烈兀在渡過捷列克河追擊納海時,未料到那年竟是一個暖冬,冰面碎裂,大量的伊兒汗國士兵掉入河中。
納海趁機收拾金帳汗國軍隊,反攻旭烈兀,旭烈兀抵擋不住,士兵被殺和落水者不計其數(shù)。
這次戰(zhàn)事之慘烈,連別爾哥都看不下去了,他祈禱到:“讓安拉懲罰這個用蒙古人的劍殘殺蒙古人的兇手吧!”。
旭烈兀畢竟身經(jīng)百戰(zhàn),他迅速組織起防線固守邊境,別爾哥也無法再進一步。
就這樣,兩個黃金家族的親戚為了戰(zhàn)勝對方,紛紛尋找外援。
別爾哥的金帳汗國與馬穆魯克王朝合縱,旭烈兀的伊兒汗國和拜占庭帝國及十字軍國連橫,都妄圖借助外人的手消滅自己兄弟。
1267年,挑起這場兄弟內(nèi)斗的元兇-別爾哥在征伐伊兒汗國的途中去世,由于他本人無后,所以汗位又回到拔都一系,拔都次子禿罕的次子-忙哥帖木兒繼承了金帳汗國的汗位,而兩兄弟之間的戰(zhàn)爭仍然在他們的后代延續(xù)。
1265年,伊兒汗國建立者-旭烈兀死于馬拉蓋,14世紀末伊兒汗國亡于帖木兒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