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以赭墨染柳樹的枝干,連柳條都要以小山馬筆蘸赭墨勾一遍。
②以赭墨染中景叢樹及遠景山頭樹的枝干,并順便染橋柱及側(cè)面較不受光處。
③以長流筆蘸花青、藤黃、石綠的淡混合色,為柳樹打底。由樹頂向下用筆,不必一根根染柳條,只是做大片的平涂,靠下方以清水暈開。使整棵柳樹像是撐著幾把淡綠色的傘;上方色深些,下方漸淡。
④前一步的底色干了之后,以小山馬筆蘸較濃的花青、藤黃、石綠混合色,再中鋒勾一次柳條,不必依原來的墨線勾,而是添加些新的。前方厚重處可以特別多蘸些花青來勾,使得柳樹更有層次。
⑤永花青、藤黃、墨的混合色,染柳樹干的彎轉(zhuǎn)深重處,使樹干的色彩不再是赭,而于赭中帶青。
△在點染遠處的山頭樹時,可以用較濕的筆,向上多點一些,看來更蔥郁而有層次。
⑥以長流筆釀花青、藤黃、石綠的混合色,從遠山頭開始染起;每染一個山頭,不待干,就以極淡的墨赭色向下接染,造成山頭泛綠,山腰以下為赭色調(diào)的效果。
⑦以極淡的墨青色濡長流筆,再以筆尖蘸較濃的,筆尖朝上,大側(cè)鋒染最遠處的山頭。等前面染的色彩都干了,再以石綠,略調(diào)些白粉(廣告白顏料即可),使石綠色變得更亮。而后以這個淡色加染中、遠景的山頭。
⑧加一株桃花,先用小號的狠毫筆蘸濃墨中鋒畫枝,再以長流蘸白粉,筆尖蘸胭脂點花;而后用④的色彩加桃葉。使桃柳相映,畫面更見神采。
最后:題款、鈐印。
△第三階段完成
柳樹的畫法極多,為了供畫友們參考,附上大師黃君璧一幅少有的工筆作品——《荷亭清夏》。圖中前景的主體也是柳樹,但為較濃密,且以勾葉法畫成的夏柳,讓畫友比較與春柳在重量和畫法上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