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是一個很優(yōu)秀的,所以事事都要求比較嚴格,但往往過于嚴格,也會適得其反。有時候可能會讓孩子的性格變懦弱,從而以后會讓孩子受到欺負。
在我看來,孩子的性格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著很重要的關系。如果你還在做這以下幾件事,趕緊改,別讓孩子以后恨你!
有的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事事都要為孩子做決定,讓孩子沒有一點主見。就連每天穿什么衣服都要給孩子安排好。時間久了,就會讓孩子養(yǎng)成一種依靠父母性子,沒有父母就什么都做不成。
這兩天去逛街的時候,在父親節(jié),大老遠就聽見一個母親大聲批評指責孩子:你怎么那么笨呢?吃個東西都能吃一身,你還能干什么?孩子低著頭一聲也不吭,走進了解一下,其實發(fā)現(xiàn)寶媽就是因為孩子吃東西不小心把衣服弄臟了而吵孩子。
這么小的一件事情,寶媽就發(fā)那么大的脾氣吵孩子,尤其是在公共場合上,就會讓孩子沒有面子。
別說小孩子,就是我們大人有時候吃東西也會不小心弄到身上,所以根本沒必要那么厲害的批評孩子,尤其還是在公共場合,這會讓孩子特別沒有自尊,讓他以后在人前也不敢吭聲,時間久了就會形成懦弱的性格。到時候再有別人欺負孩子。
那就不要怪孩子軟弱,就要怪你的教育方式有錯,會造成孩子性格懦弱。
小娟是我一個朋友,她從小就被父母特別的寵愛,保護得特別好。小時候要摔倒的話,他媽會第一個沖上去,把孩子抱起來,不讓孩子自己爬起來。有的家長就會讓孩子自己爬起來,要讓他知道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起來。
小強也是這樣的,孩子從小就沒有受過什么挫折,在他大學畢業(yè)的時候,她找工作,找了幾家都是剛干兩天就回來了,但是他的父母也沒有說什么,一句話也沒有說他,反而還在安慰他,說是公司不好。
后來我問小強為什么不干?為什么那么頻繁的工作,還沒干兩天就又不干了,小強說,要不就加班,要不然就是太累了,受不了那個氛圍。
從此也可以看出來,我們還有我們當家長的,不要過度的保護孩子這讓他在以后步入社會的時候,沒有承受壓力的能力,很容易被社會所淘汰。
所以有的時候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適時地選擇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不要事事為他做決定,也要控制自己的控制欲,不要過度的控制孩子,讓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能夠自己做主,讓他有一定選擇能力,有一定的抗壓能力。做一個性格堅強靠自己而不是一個軟弱有問題只會找媽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