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深埋在中國人文化心理最深處的符號。
融創(chuàng)中國從宋代山水畫的意境,到明清園林的審美情趣,發(fā)現中國智慧和中式之美,探尋傳統(tǒng)文化、東方哲學的美學根本,用桃花源系產品實現人們心中的中式夢想。
桃花源的建造不僅是一場東方文明的復興,更是兼收并蓄的東方精神生活的回歸,用亭臺樓閣、山水園林,將中國人帶回到中國式的生活里。
融創(chuàng)中國用系列專題“桃花源記”分篇記錄桃花源中的山水、植栽、鋪地、門窗以及其中所蘊藏的詩情畫意與匠心工藝,將濃縮其間的中國五千年文明付于字里行間。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一個桃花源
就是一個美不勝收的大千世界
傳承非遺文化,復興中國大美
“咫尺之內再造乾坤”,
2013年,蘇州市中心金雞湖、
獨墅湖“雙湖”湖心島嶼之上,
融創(chuàng)蘇州桃花源首度將東方傳統(tǒng)生活美學
重新呈現于大眾視野中。
蘇州園林作為世界文化遺產,
代表了中國文化、中國居住的最高水準。
蘇州桃花源,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國匠香山幫,
在斷代背景下搶救而來的當代名園,
已超越人居意義,達到傳播與弘揚世界文明的高度。
它以蘇州“平江古城”為藍本,
傳承“水陸并行、河街相鄰”的千年蘇州規(guī)劃精髓,
凝聚中國古典園林精髓,
匯聚工匠大師技藝與智慧的結晶,
集湖、園、巷、宅、院于一身,
如一部厚重而鮮活的中國通史,
展示著無與倫比的中國智慧。
立體桃花源,見山見湖
復興千年金陵盛景,重現“南都繁會”,
于國家級森林公園群山環(huán)抱中,
佛手湖深湖半島之上,
呈現了一個山地間的立體桃花源。
南京桃花源,
融“山林地、江湖地、城市地”于一體,
利用坡度高差、地形特征,
將一棟棟中式建筑依坡而建,庭院參差多態(tài),
戶戶因地制宜,
開門見山,推窗見湖。
世界的東方美學博物園
在繁華的國際都市上海,桃花源也正漸展開。
上海桃花源并不是一次對蘇州園林的復制,
它用海納百川的胸懷和氣度,
以經典布局對撞最國際化的上海,
為上海呈現出一幅最具東方傳統(tǒng)生活意味的圖景。
上海桃花源內隨墻門、將軍門、垂花門、
相互穿插,生出意趣無窮的變化;
貼合人體輪廓和曲線設計的美人靠、
以“五板五木”銜接而成的屋檐戧角,
造型樣式豐富多變的蘇式花窗......
它是21世紀的今天,
深埋在中國人文化心理審美取向與精神歸宿的復蘇。
田園詩歌,自然畫卷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p>
萬畝翠竹間的融創(chuàng)玖溪桃花源,
于山谷或河海之間,溪流之畔,
以天空為頂,以山水為骨,展開一幅自然畫卷。
玖溪的世界層層疊疊,空間疏密有致,
入口處由云松島主景、
自然壘墻和引人入勝的竹林組合而成,
緩行原生的竹林間,峰回路轉,豁然開朗。
玖溪桃花源是一首田園詩,
居此可在花田和菜地間躬耕,“斜風細雨不須歸”,
或在陶然亭觀清風明月,體味琴棋書畫。
4A級景區(qū)里的桃花源
“過雨園林綠漸濃,晚霞明處暮云重?!?/p>
4A級景區(qū)徐州鳳鳴海中的融創(chuàng)鳳鳴桃源,
三面環(huán)山一面鄰水,
無論晴雨、朝暮、四季輪轉,皆有不同景色。
因落址于兼具北雄南秀風光的徐州,
鳳鳴桃源蘊江南之秀美,兼北方之壯麗,
在產品設計上融合蘇州園林和北方本地民居的特點,
以“一軸八景”融合南北園林精粹,復現山林之勝。
為保證景觀視野的通透,將風景資源最大化,
鳳鳴桃源將最小瞰湖距離做到了200米。
居于其間,出,可賞湖光山色,
歸,可觀滿園風光。
生態(tài)島上的度假小鎮(zhèn)
“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
在世界生態(tài)島崇明島上,海上桃源正在生長。
海上桃源集萃融創(chuàng)高端產品血統(tǒng):
蘇州桃花源式的水墨合院、
玉蘭公館式的“民國風”逸境疊墅與洋房。
水墨蘭亭,一院江南。
院內是“一門兩院三巷一園”的詩畫江南,
項目之外,則可享受周邊完備的度假配套,
與家人一起在生態(tài)農場采摘種植,
體驗悠閑恬靜的小鎮(zhèn)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