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哄寶寶睡覺的場景是不是這樣的:
寶寶還小的時候,哄睡就如同每天必經(jīng)的劫難,折磨得家長身心俱疲;
寶寶長大之后,好不容易讓他安心上床了,就叫嚷著要喝水、要上廁所、太熱了、背上癢癢要撓撓......
學(xué)了很多科學(xué)的哄睡技巧,為什么對自家的“睡渣”寶寶不見效?
有沒有辦法能真正搞定孩子的睡覺拖延癥?
其實,并不是因為科學(xué)的哄睡技巧沒有用,而是我們在使用技巧的時候,沒有調(diào)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再全面的睡眠程序,再科學(xué)的哄睡技巧,最關(guān)鍵不在于家長在哄睡的時候做了什么,而在于在孩子面前,我們給他傳達了什么樣的態(tài)度和情緒,讓他感受到了什么。圖片來自Pexels
大多數(shù)被孩子不愿意睡覺折磨的家長,不是以放松的心態(tài)來哄寶寶睡覺,心里想的是其他的事情:孩子不早點睡著工作就做不完了,估計今晚又要一晚上陪這個祖宗了,今天的休閑娛樂估計又要泡湯了…懷著這些想法隨著時間過去,家長會越來越煩躁,孩子也會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哄睡也就更難了。既然如此,那我們?yōu)槭裁床粚ψ约赫f,“今晚我就專心一點,先搞定哄寶寶睡覺這一件事,其他事情都可以先放一放?!?/span>這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和孩子的狀態(tài)都輕松多了。進入了正確的哄睡狀態(tài)了,我們再來說說哄睡的技巧,注意這些細(xì)節(jié),完全可以輕松解決睡覺拖延癥。圖片來自Pexels
提前給孩子
營造良好的睡眠氛圍
我們每個人的睡眠是受褪黑素影響的,而褪黑素一般是從睡前2小時開始逐漸分泌。
如果想讓孩子能夠在9點前上床,那就別讓孩子在睡前玩過于興奮刺激的活動,提前2個小時就要開始慢慢給孩子營造睡眠的氛圍。
圖片來自Pexels
并且家里的光線太亮也會影響,特別是手機、平板、電視的藍光會很大影響褪黑素的分泌,盡量不要在睡前給孩子玩。
讓孩子在睡前保持平靜,不會有太大的情緒波動,這往往可以提高我們哄睡的效率,讓孩子的睡眠質(zhì)量更好。
培養(yǎng)固定的睡前程序
睡前程序就是孩子在臨睡前要做的事情,家長在給孩子安排的程序,最好可以保持固定,讓孩子能夠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睡前習(xí)慣。例如:睡前洗澡-刷牙-上床講故事-晚安。
睡前程序的步驟不需要一模一樣,只要適合自家寶寶就行,一旦開始了一種程序步驟,最好要全家都配合保持一致,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睡前習(xí)慣,也可以更快的睡著。
圖片來自Pexels
在寶寶上了床之后,盡量不要讓他總是來回走動,一會去喝水,一會又去上廁所,一會又要去拿玩具;全部要在房間外解決的事情,都可以先解決完再上床,來來回回的走動最不易讓孩子睡著。
但睡前程序并不是壓榨我們的任務(wù),而是輔助寶寶可以改變睡覺拖延的技巧,家長們要保持一個良好平和的心態(tài),耐心地引導(dǎo)寶寶,這也可以讓孩子更快睡著。
哄睡要靈活變通
保持良好心態(tài)
其實孩子睡覺的時間和程序,不是一定要按照規(guī)定的框架進行。我們需要對待不同的孩子用不同的解決方案,靈活變通,保持良好平和的心態(tài)。
當(dāng)我們發(fā)現(xiàn),寶寶總是在床上磨磨蹭蹭半個小時以上,并且非常不愿意安靜入睡,那我們就別和孩子再僵持局面,可以適當(dāng)把時間延后些,給孩子機會去消耗精力,回來后哄睡的過程會輕松許多。
家長在剛開始引導(dǎo)孩子睡前刷牙、聽故事入睡的時候,孩子不會乖乖聽完故事就睡覺,這時候千萬別給孩子“我要生氣了”的壓迫感,在這種壓力下,孩子會更難以入睡。
圖片來自Pexels
聰明的家長也會先觀察,孩子在什么時候會更容易入睡,并慢慢讓孩子在睡前習(xí)慣睡覺的流程,養(yǎng)成良好的睡前習(xí)慣。若你發(fā)現(xiàn)孩子可以連著三四天,甚至一周,在上床后半小時內(nèi)睡著,那我們也可以計劃將睡覺時間提前一些。但是切勿操之過急,逐漸提前10分鐘或者15分鐘,讓孩子可以適應(yīng)變化的時間,乖乖入睡。
圖片來自Pexels
哄睡這件事,聽起來簡單,做起來特別困難!面對有睡覺拖延的孩子,家長的耐心很重要。和對孩子的教育很類似,專注做好這件事情需要耐心細(xì)心,腳踏實地,慢慢的也可以追上“理想”的腳步。希望這一篇殷切的叮囑,可以給面對孩子睡覺拖延而崩潰的家長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