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嫌貧愛富”一直是這個社會大部分人的基本思維,貧窮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富裕時得到眾人的吹捧,歷史上,不乏其例,像清朝有一個書生,家境貧寒,親戚們個個避之而無不及,生怕他上門借錢借糧食,可是,有骨氣的書生,愣是不求人,一路努力讀書,終于考中了進士,而那些親戚朋友聽說后,紛紛前來祝賀,真應了那句古話“貧居鬧世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個個一副令人惡心的嘴臉,著實感到無恥。
古人常說“世事難料”,永遠沒有富裕的家庭,也永遠沒有貧窮的人,可謂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只要肯努力,相信最終都能開創(chuàng)一番事業(yè)的。就像今日筆者帶來的這件軼事,富家大小姐嫌棄窮書生,不愿嫁給他,讓自己的丫鬟代替,可不曾想,多年后,書生高中狀元,且官職越升越高,昔日的丫鬟也被封為了一品誥命夫人——
清朝嘉慶年間,湖南安化有一位遠近聞名的才子,名叫陶澍,小小年紀便能出口成章,深得鄉(xiāng)鄰們的稱贊。當時的陶家,家境貧寒,靠勤勞的雙手吃飯,不過,因此,陶澍深悉農民的不易,他自幼讀書便非常的刻骨,知道想改變貧窮的家庭,唯有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
在陶澍長大后,家人便托人幫忙介紹了一門親事,女方家姓黃,是一門大戶人家,家境富裕,而且黃小姐相貌端莊大氣,亭亭玉立,當然,陶家也是書香門第,陶黃兩家倒也門當戶對??墒?,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shù)赜幸晃恍諈堑拇髴羧思业淖拥?,也一同看上了黃小姐,并攜重金上門去提親。
當時,黃小姐一看到吳家出手如此闊綽,又是大戶人家,相反得知陶澍家境貧寒,種地為生,頓時嫌貧愛富的心思而出,想著將與陶澍的婚約給推掉,而后嫁給了吳家的公子,畢竟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黃小姐,自幼嬌生慣養(yǎng),不愿過清苦的日子,以正常的眼光看待,倒也情有可原。可是,當時黃家和陶家已然有了婚約在身,一旦退婚的消息傳出后,也影響聲譽。
因此,黃家的父母倒也深明大義,覺得既然婚約在身,必然只嫁陶澍一人,可是,黃家小姐卻不干了,愣是吵著要退婚,嫁給了吳家公子。最終,實在拗不過女兒的脾氣,黃家父母只好妥協(xié),可婚期逐漸臨近,要如何向陶家交代呢?這讓黃父很是棘手,又深感對不住。一時間,左右為難,不知如何處理。
這時,一旁侍候的丫鬟,卻站了出來,說自己愿意代替黃小姐嫁給陶澍,如此,黃小姐便能如愿的嫁給吳公子了,此乃一舉兩得。不會讓黃老爺備背上背信棄義的罵名了。黃家父母聽后,頓時覺得此主意不錯。于是乎,黃老爺便將事情告知了陶澍,請他多擔待,陶澍聽后,盡管內心十分憤怒,可卻無法。陶澍深悉現(xiàn)在的自己,尚未有功名,家境又貧窮,怪得不黃小姐的退婚。因此,陶澍只好答應了黃老爺?shù)慕ㄗh,娶了黃府的丫鬟為妻。
嘉慶7年,年僅23歲的陶澍考中了進士,被朝廷授予了庶吉士,擔任翰林編修,不久又升監(jiān)察百官的御史職位。此后多年,陶澍憑借這出色的政績和能力,受到了皇帝的器重,上級的賞識,先后被提升為布政使、巡撫、最后官職兩江總督,加太子少保。而昔日的黃家丫鬟,也一躍成為了一品誥命夫人,享受無限的尊榮。
誰也想不到,當年的一個窮酸書生,到如今的封疆大吏,黃小姐的算盤打得很響,卻是一個失敗的決定。不得不說的,黃小姐嫁給吳公子后,起初日子過得還不錯,可不久,向來橫向霸道,玩世不恭的吳公子,在一次與人發(fā)生口角時,被人給打死了。吳公子死后,吳家便逐漸敗落了,黃小姐因此寡居多年,一人孤苦無依,生活異常的艱難。
后來,獲悉了黃小姐的情況后,盡管對昔日的退婚之事心存芥蒂,可陶澍依舊拿出了錢財,是時不時的接濟一下黃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