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羅在他的《瓦爾登湖》中說:他看到他同鄉(xiāng)的年輕人,他們是不幸的,因為他們不得不去繼承農莊、房屋,谷倉、牲口和農具。
Wokao!這叫什么話!老天怎么不把這不幸降臨我身上?
看完梭羅的《瓦爾登湖》,才知道原來梭羅是極簡主義的倡導者,跟我們中國道家提倡的“大道至簡”一個意思。
我們發(fā)現,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富足,我們擁有的越來越多,但有些人卻越來越不快樂。
我們想要這個、想要那個,不斷地買買買以填充空虛,家里的東西越來越多,房子不小卻顯得凌亂擁擠。
不僅對物質的占有欲永不滿足,人們對地位權力、朋友社交、虛榮浮華有太多的欲望,在聲色世界生活中虛耗著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我們也漸漸迷失在其中,尋找不到方向。
這就是為什么在這個物質和精神世界都極為豐富的當代,還有那么多年輕人不快樂。
你的不快樂在于想要擁有的太多,那些都不是必要的,太復雜和太多的重負只會讓我們活得很累。
想要更多,就得經常忙得焦頭爛額,加班到很晚,每天回家還有一堆雜事要做,經常感到筋疲力盡。
梭羅畢業(yè)于世界聞名的哈佛大學,他完全可以和很多人一樣選擇去闖蕩花花綠綠的世界。
但他沒有,他選擇了心靈的自由和閑適,選擇了在瓦爾登湖過著極簡的無憂無慮的自給生活。
他之所以認為那些繼承了農莊的同鄉(xiāng)年輕人是不幸的,是因為一旦繼承了土地、牲口,那這些人就成了土地的奴隸,注定只能忍辱過活,成為被生活重擔壓得透不過氣來的沒有精神生活的可憐人。
在瓦爾登湖,他悟出了一個道理?!?strong>如果一個人,能滿足于基本生活所需,便可以更從容、更充實地享受人生。一個人放下得越多,越富有?!?/p>
越是成功的人,越知道如何精簡,越知道時間和精力應該如何分配。不被無所謂的事物所擾,將精力用在真正有意義的事物上。
極簡生活,是由外向內,再由內向外的一場尋找內心平靜的自我修行。
就是在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進行自我檢視,尋找自己不快樂的根源。
將生活中沒有必要的,耗費精力的事情摒棄,認真地把握所擁有的一切,獨立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脫離了盲從,脫離了浮躁,不再受欲望控制,不再被雜念影響,不再因他人而擾亂思緒,才能有足夠的能量去做自己。
極簡的真正目的,就在于此。
不期待,也不去擁有太多的物質,僅僅夠生活,能夠讓自己舒適就好。
在買東西的時候多考慮,我是否真的需要它,只買、只留下真正有用的。
你無需去買昂貴品種的花,大自然中的青草、綠枝盡是你可以發(fā)揮創(chuàng)意的素材。
不去追求復雜的人際關系,生命有限,不要把無關的人請進自己的生命里。
把自己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留給自己關心的人,留給懂自己的人,留給自己的家人。
那些狐朋狗友,虛情假意的朋友,給你帶來負能量的人,盡早遠離就好。繁雜的人際關系,只能讓我們的生活一地雞毛。
讓自己真實而快樂地生活著。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當你到達一定層次后,就會覺得那些所謂的虛榮都是毫無意義的,真正有意義的是做自己,獨一無二的自己。
虛榮不過是一場鏡花水月,并不是真實的,唯一真實的是自己,自己強大的內心和實力。
精簡了物質,精簡了社交,精簡了愛好,就精簡了生活,留下來的是必需品。
不必再為了選擇而浪費時間和精力,忘記自己的真實意圖。
少一點物質占有,多一些精神體驗。提升審美意境,內心回歸平靜。
不害怕錯過什么,也不擔心失去什么,這才是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