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系列197,小佛說史原創(chuàng)作品,請勿轉(zhuǎn)載】
太平天國十多年中有不少的太平天國“兄弟們”對“天父”和“天兄”的信仰不夠虔誠,不時有人三心二意去投靠清軍,成為背叛太平天國的人。
當然,他們投降的原因是各式各樣的:弼天豫程學啟孝順乳母,曾國藩抓住程學啟的這個弱點,利用程學啟的乳母讓程學啟投降,程學啟投降后依靠自己的有勇有謀成為李鴻章眼前的紅人;韋昌輝的族兄弟韋俊在天京事變中逃脫被誅連的危險,之后出事更是謹小慎微,努力和同僚搞好關(guān)系,奈何還是碰上了要給自己哥哥楊秀清報仇的楊輔清,韋俊無奈之下投降了清軍;捻軍首領(lǐng)李昭壽被太平天國封為“七十二檢點”,但是他總是無視太平軍的軍規(guī),多次擾亂次序、和其他部鬧事,有時候甚至貽誤戰(zhàn)機,李秀成多次想軍法處置,奈何為了不讓加入太平軍的捻軍們寒心,只能選擇包容,后來清軍將領(lǐng)勝保將李昭壽的母親抓了,李昭壽只能投降清軍,并和清軍里應外合攻陷太平軍數(shù)座城池。
今天小佛給大家講另一個投降清軍的人,他叫童容海,本名洪容海,為了避諱洪秀全的名字,被迫改姓。他于1853年加入太平軍,跟隨石達開西征。這個人可謂心狠手辣,曾經(jīng)為了自己能夠升官做燕爵,親手屠殺和自己爵位(未升職前都是豫爵)相當?shù)奶杰姽賳T,自己成為唯一的豫爵,然后寫信給洪秀全,要了燕爵。
他這樣的行為被很多太平軍將領(lǐng)瞧不起,根本不愿意和他一同打仗,他成了太平軍中孤單的將領(lǐng)。后來洪秀全為了牽制李秀成、陳玉成的兵權(quán),封了很多的王,童容海便也在這個時候被為保王,隨后童容海連軍隊一起被劃分洪秀全哥哥洪仁達分管。封王后不久,他便成為了太平天國有史以來第一個投降清軍的王。
第一次是鮑超要整編跟隨童容海投降的太平軍將士,他隨意挑選太平軍中的人和馬,引起了已投降太平軍的不滿,他們找上童容海,童容海卻無能為力,于是發(fā)生軍隊嘩變,中層軍官張得勝、陶子高帶領(lǐng)二萬余人投入輔王楊輔清軍中。
第二次是將領(lǐng)黃三元等人在廣德州嘩變,把童容海趕出了廣德州,無奈的童容海只能帶領(lǐng)親軍萬余人逃出廣德州城跑去清軍將領(lǐng)鮑超那里求收留。
或許是因為軍隊的兩次叛變,他后來沒有單獨帶兵,曾國藩則安排他和韋俊一起守寧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