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人類最后發(fā)現(xiàn)的一塊大陸。根據(jù)維基百科的數(shù)據(jù),南極洲的面積約為1420萬平方公里,人口在1000~5000人之間(隨季節(jié)變化),主要是各國的科研人員和游客。
南極洲是地球上最寒冷、干燥、多風的大洲,亦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生存環(huán)境十分惡劣。如果不借助專業(yè)的設備,大多數(shù)人在南極洲可能活不過一天的時間。隨著人類的不斷了解,發(fā)現(xiàn)南極洲蘊含著豐富的自然資源,特別是化石能源。這里的石油儲存量約為500億~1000億桶,天然氣儲量約為3萬億~5萬億立方米,另有大量的煤炭資源。
不過,根據(jù)《南極條約》,除了科學研究外,禁止在南極洲開采礦產資源,禁令有效期從1998年開始,持續(xù)50年的時間。
《南極條約》還規(guī)定,南極洲僅用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軍事活動,并且凍結各國一切的領土索求,以避免各國在激烈爭奪的過程中,破壞了南極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目前,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等54個國家簽署了《南極條約》。但是,有7個國家在簽署《南極條約》的同時,仍然保留了對于南極的領土主權要求。
第一,澳大利亞南極領地在7個對南極有領土要求的國家中,澳大利亞的領土要求是最多的,達到了589萬平方公里,可謂是獅子大開口。我們知道,澳大利亞本土的面積也就約769萬平方公里。
此外,澳大利亞還宣稱,南極領地向外延伸200海里,是屬于自己的海洋專屬經濟區(qū)。
在這塊土地上,一共設有11個南極科考站,包括中國的中山站。
目前,只有新西蘭、英國、法國和挪威這四個國家承認澳大利亞的南極領土要求。日本則強烈反對,因為日本捕鯨的重要產區(qū),就位于澳大利亞的專屬經濟區(qū)內。
第二,阿黛利地阿黛利地是法國對于南極洲的領土要求,面積約為43.2萬平方公里,主要是高原的冰蓋。法國人認為,這塊地方是法國探險家朱爾·杜蒙·居維爾在1840年最先發(fā)現(xiàn)的,他以自己妻子阿黛利命名了這塊土地,所以法國對此地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第三,羅斯屬地1841年,英國探險家詹姆斯·羅斯最先發(fā)現(xiàn)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羅斯屬地,將此劃為英國領土,約為45萬平方公里。1947年,新西蘭從英國獨立后,繼承了羅斯屬地的所謂主權。
第四,彼得一世島和毛德皇后地彼得一世島的面積約為154平方公里,毛德皇后地約為270萬平方公里,這是北歐國家挪威對于南極的領土要求,
1821年,俄羅斯探險家法比安·別林斯高晉最先發(fā)現(xiàn)齡彼得一世島,他以沙皇彼得一世的名字命名了這個島嶼。挪威人首先發(fā)現(xiàn)該島是在1929年。另外,毛德皇后地也是俄羅斯人別林斯高晉最先發(fā)現(xiàn)的。
第五,阿根廷南極屬地阿根廷南極屬地的面積約為96.5萬平方公里,是阿根廷對于南極的領土要求,并將此劃歸為該國最南部的火地省。
第六,智利南極領地智利與阿根廷一樣,都是十分靠近南極洲的國家。在智利的行政區(qū)劃中,這塊面積約為125萬平方公里的領地屬于南極自治市,該市又隸屬于南極省。
第七,英國南極領地英國南極領地的面積約為170萬平方公里,是英國對于南極的領土要求。相對南極的其他地區(qū),這里的氣候較為暖和,很多國家都將科考站設在了此地,包括中國的長城站。下圖就是這七個國家對于南極領土要求的分布圖,可以看到,除了左下角的一小塊,整個南極大陸都被他們瓜分完了。
覆言認為,從短期來看,這七個國家的主權要求都是象征性的,目前還沒有哪個國家有能力對南極進行大規(guī)模的開發(fā)和利用。對于絕大多數(shù)的國家來說,甚至連建設科考站的實力都沒有。
我們知道,在整個地球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南極發(fā)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如果南極的生態(tài)遭到破壞,不管是亞洲、歐洲,還是美洲、非洲,都將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所有國家都應該嚴格遵守《南極條約》,保護好南極這塊人類最后的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