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神是整個命局中的樞鈕,他有扶弱抑強,調(diào)和局中五行,使其中和的巨大作用。所以大運行至用神生旺之處非富即貴,必然發(fā)跡。如果行克制用神,或臨用神死絕之方,使用神失去扶弱抑強,調(diào)和五行的作用,命局就全部破壞,必生禍患。如官星為用神,行傷官運克去官星;財星為用神,行比劫運克去財星;傷官為用神,行印綬運克去傷官等,皆有禍患。輕者是非,重者喪身,絕無幸免,百無一失。
其次,就要結(jié)合月令人元司令來看。大家知道,立春寅月,先有7天戊土,然后7天丙火,其余15天才是甲木,他們是從丑土慢慢過渡至寅木的。當丙火主事之日,無論怎樣,火比木要旺。
由于用神是綜合判斷的結(jié)果。綜合判斷又是根據(jù)八字的不同組合,運用八字各行在月令的各種狀態(tài)下進行正確運算過程。這樣了解原命局各五行的旺哀程度,就成了進行生克制化判斷日干實際旺衰的先訣條件。長期以來,旺衰程度難以把握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1、沒有一個統(tǒng)—的旺衰標準;
2、不了解月令真神的作用;
3、生克順序和方法掌握不準確;
如意子者根據(jù)實踐的經(jīng)驗,從理論上將五行旺衰的程度劃分為下面幾類:
旺的程度分為: 1、偏旺; 2、太旺;3、旺極。
中和的程度為: 1、中和偏下;2、中相;3、中和偏上。
衰的程度分為: 1、偏弱; 2、太弱;3、弱極。
這里真誠地告訴讀者,在具體推斷時,旺衰程度的判斷是憑一種感覺,這是長期以來在細致認真地分析八字,在實踐中逐步培養(yǎng)的一種感覺。它來源于先賢們無數(shù)次的成功與失敗。對上面的分類,換一個角度還可以按下面的方式歸類:
1、偏弱
2、中和(中和能夠調(diào)和到中和的旺與衰)常理
3、偏旺
4、太旺
5、偏枯(有時能調(diào)和到中和,有時能調(diào)到從格)
6、太衰
7、旺極
8、純粹(俗稱從格即從弱或從強)變理
9、弱極
其實,它們相鄰兩者之間是很難劃清界線的,再要加上大運的流動因素,組合上又有許多變化。如意子也不敢說,任何一個命局的五行旺衰程度都能判斷準確。本人不想給各種旺衰程度下死定義,只想通過下面實例,使大家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去理解,自覺地去體驗各種旺袁程度的實際意義,逐步培養(yǎng)準確判斷的那種感覺。
例一偏弱:
乾造:乙酉 甲申 己巳 丁卯
漢武帝劉徹命造。已生申月,傷官秉令,年支酉金,以陰助陽,年月甲乙官殺并透,通根時支卯木,全局克泄交加,全靠丁已印綬化官殺,制食傷,生弱身中和全局,故為用神。十五歲己亥年,亥卯合木生火,大運亦壬午,用神得運歲生扶,繼承父位,面南登基。六十九歲癸巳年,大運丑土,運歲局已西丑三合金局食旺財強,歲干癸水財星得助,恃旺克去丁火用神,被刺受驚,一病不起,延至次年二月駕崩。
例二從旺:
乾造:戊申 庚申 庚申 庚辰
韓琦命造。干支三庚三申,戊辰助金,格成從革專旺,取戊土印綬生身為用,庚申比劫助身為喜。二十歲丁卯年,大運壬戌,丁卯雖忌,與壬戌天地相合,二忌皆去,格局取清,殿試揭榜眼入仕,官直至儀國公。六十八歲乙卯年,大運丙寅,一則財星壞印,二則木犯金旺,病逝。
例三從勢:
乾造:癸巳 乙卯 己亥 癸酉
春土脫虛,亥卯成局,年時二癸生殺,已火被癸財克制,酉食被癸亥化盡,從勢有力。壬子水運,旺財滅印化食生殺,殺勢極旺,科甲連登,直仕至黃堂。辛亥一運,殺勢有力,再擢觀察,無不得意。庚戌運金強土時旺逆其殺勢,宦海生波,不得不辭官歸鄉(xiāng)。